本blog所有書籍連結皆含有博客來網路書店的「AP策略聯盟」連結,凡網友透過本部落格連結到博客來網站購書,我將獲得購書金額4%的回饋金。

   書名:資本主義的代價-後危機時代的經濟新思維

資本主義的代價:後危機時代的經濟新思維

資本主義的代價:後危機時代的經濟新思維
(The Cost of Capitalism)
作者:羅伯.巴伯拉
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29日


第三章 風險性融資概述

        作者在本章的一開始便提到:
       「如果你一直搞不懂為何「A」等級的擔保房貸證券的風險理當幾近零,沒有關係,放輕鬆,因為連發明這些產品的「火箭科學家」也不瞭解它們。….. 風險性融資的基本概念,過去幾十年來被發明出來的複雜財務架構雖被切割成令人難以理解的片段,但整體來看,這卻不過是一個騙術罷了。風險可以被切割開來,出售給願意接受的買家,不過,你並無法讓風險消失。」

        作者終於把問題的來源點了出來--「風險性資產」,在還沒有仔細說明之前,他就先用尖酸但是又極為正確的敘述表達出他的看法,這段話的意思和我對「金融工程」的定義有點相似,那就是:「直接金融中的金融工程所發展出來的種種工作不過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作者也很清楚地說出:「風險可以被切割,但是卻無法讓風險消失。」

       金融業與其相關的銷售單位(當然也包括媒體)的主要工作並非要分散與消除風險,他們的主要三個工作是:

         一、把金融商品的風險隱藏在極度複雜的數理模型與多如牛毛的法律陳述中,讓購買者無法從一般日常知識中正確瞭解到其中的風險所在。

         二、利用資訊的不對稱,把資產的風險從金融業自身或大戶(發行公司、公司大股東)移轉到資訊上與知識上的弱者手上。

         三、想辦法利用媒體或一些專家作出對其銷售有利的宣傳,利用弱者相信並依賴的媒介去隱惡揚善,不斷地強調收益面而不提那些被金融強手徹底移轉的風險,不然為什麼台灣發生了幾百億的「個人投資者購買連動債」的慘劇呢。

         所以,請牢記這句:「風險可以切割可以轉嫁,但從來不會消失。」

          本章舉了1990年初期、2000-2001年與2007年底以來這三段金融危機,來說明為何人們在經過經濟擴張期後,是怎麼改變他們風險承擔態度的?

       「一直2008年,大家才知道在買房子的時候,安全邊際是非常重要的考量。然而,在2006年出版的暢銷書中,有四本以上都大力稱頌漢娜那一類房地產槓桿投資策略。」

        這段敘述透露出社會氛圍的感染力量,如一本本如何購屋致富的暢銷書,一齣齣賺到大錢的談話性節目,一則則美麗動人的售屋廣告,更要命的是,身邊還不乏真的因此賺到大錢的親朋好友。

         再來讀下一段:「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假說」主要是建立在共同形成社會洞見的事物上。人們承擔風險的心意會改變。他們在作了一個和負債的使用與股票風險部位有關的理性判斷後,並不會一直堅守這個判斷。相反的,他們會隨著時間而改變想法。歷史也清楚顯示人們確實會改變心意。美好的時光持續愈久,這種將高風險策略視為明智策略的人就愈多。」

        很明顯的是,作者所要陳述的便是投資大眾往往在經歷過一段美好的上漲好時光以後,風險意識將會越來越薄弱;這種社會集體信心與總體經濟真實面的長期背離,卻往往是金融風暴的根源,以2009年台灣的狀況,代表股市與房市的信心面內容,卻嚴重地和實質的企業盈餘、就業、政府財政、GDP..等實質面出現背離。這也是台灣獨特的現象,過去十年來,大多數時間屬於「信心與景氣嚴重背離」的現象,如2002-2005年實質面表現遠高於投資信心,而2007與2009兩年卻發生投資信心遠高於實質經濟的現象。

        當信心長期處於低迷與信心處於過度亢奮的背離位置,就應該採取不同的策略,因信心不足而低估的市場,投資人應該要感到高興,因為有很長的時間可以在低檔慢慢地找尋好標的,而投資的方法就只要簡單的「等信心恢復」;然而當信心過度高漲而偏離低迷的實質面,讓資產價格不尋常地維持長時間在相當不穩定的高檔時,投資人唯一能作的就是等待兩個事情發生:「等待基本面的真正改善」,另一件事是:「等待背離的價格作出修正」。

        「明斯基的第二個觀察意見是直接從第一個意見衍生而來。當很多人開始採用高風險策略後,即使是小小的失望都有可能衍生災難般的後果。」

         當一家小戲院擠了超出它能容忍的觀眾時(如過度的風險性融資),一旦一根小火柴棒,就算只燃燒了短短一秒鐘,它都足以讓驚嚇的群眾在過小的出口與戲院間互相踐踏。

        作者在本章用了一對兄妹海爾與漢娜分別去貸款購屋的小故事,去也分別陳述風險性負債與安全邊際的運用失當,和保守理債的對比,相當易懂,有興趣的讀者就請自行去閱讀這一段小故事,說不定會比本文得到更多的思考啟發。當我看了海爾與漢娜的兩個理財與理債的故事後,我便可以清楚地瞭解作者無法三言兩語表達的世界,兩個不同的風險思考代表著現代人對財富的幻想和現實的兩個天平,而2007年底以來那個關於衰退、不安與失落的金融風暴到底結束了沒?到底要對當時的時空作出那些適度評註?而不管平息與否,災後的資本市場看起來還是有如貧瘠的農地,少有喘息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