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總大的部落格中看了總大對總體經濟的見解以及眾多高手的文章,讓我獲易匪淺,因此也想將次貸發生以來的一些閱讀及感想和大家分享,由於是第一次投稿,因此有錯誤的地方還希望總大及版友們多多指教。

        不知道大家對這波金融海嘯有沒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對我而言,美國這次的次級房貸風暴喚起了我對幾年前台灣雙卡風暴的記憶,我認為兩者其實十分相似,主要都是肇因於信用的過度放寬、放款審核的鬆弛以及貸款人對未來償還能力的錯誤預期。雙卡風暴下的台灣搞出了像「名片貸」這樣的產物(有張名片就能借的到錢),次貸風暴下的美國則是在幾乎不過問借款人的工作及收入救核貸放款,當大數法則的曲解及濫用,使得貸出的款項流入不具償還能力的人手裡時,壞帳的種子便於焉埋下。所不同的是,當年台灣的衍申性金融商品尚未盛行,因此影響層面較小,美國則透過資產證券化將次貸資產包裝成一堆CDO向外發行,當最源頭的資產—「次級房貸」—發生發生止贖潮時,層層包裝的衍伸性產品就如同交織出一片火網般,將次貸的烈焰由源頭往外分送。

        透過衍伸性金融商品避險,並不是讓風險完全消失,而是將風險分散,由更多的人一起承擔,如果發生風險事件的衝擊不是太大,在大家一起分擔下,會讓每個人感覺不是那麼的「痛」。但很顯然的,這次的泡沫太大,泡沫崩裂後的衝擊反而在衍伸性商品的傳遞下變得無遠弗屆。

        這波到蕭條的原凶--金融產業--其實是相當脆弱的產業,若在沒有存款準備率的限制之下,銀行可以不斷的同時增加資產與負債,而此時縮小的就是股東權益佔資產的百分比,換句話說,金融產業的股東其實不用投入太多的資金,就可以運作龐大的資產,然而這樣的槓桿程度越高,其所能承受的波動度及風險就越低,這也就是為什麼巴塞爾協定要要求銀行業的資本適足率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便一家銀行的資本適足率能夠維持在8%,一但資產減記(可能來自壞帳及投資損益)達到總資產的8%,銀行也就只剩兩條路:一是破產;一是增資(可能來自政府注資、RTC收購不良債權或外資進駐等)。

        這次的金融海嘯,散戶、銀行、產業、股東通通是輸家,真正的贏家恐怕只有美林、雷曼這些投資銀行的高階主管及CEO吧!我想講的是道德風險的問題,這些CEO持有銀行的股權比例應該不高,因此他們的目標是在短線上衝高盈餘,以增加自己高額的獎金,至於銀行是否能穩健發展等問題,恐怕對他們而言都是次要的(這麼講似乎有點不太厚道,不過這應該是現在大家普遍的觀感吧!)。這讓我想起幾年前買在30幾塊的XX銀行股票(不知道該不該把它的名字打出來,不過是以雙卡消金為主力的)。信用審核的不斷寬鬆,信用卡業務的不斷衝刺,讓XX銀行的有段時間的財報十分漂亮,但接踵而至卻是打不完的呆帳,不久前看到他們想用高定存吸收存款,第一個想到的不是把錢存進去,而是對於流動性問題的擔憂,幾年前的風光到現在的落魄,讓人有種不勝唏噓的感覺。

        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為挽救經濟焦頭爛額,不過等到情況穩定下來後,應該就是秋後算帳的時候了,到時恐怕金融業的高度管制聲浪將會大行其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