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數人的視野觀點相當狹隘,但這只是人類本性,包括投資人,絕大多數的人喜歡熟悉而厭惡陌生,擁抱已知恐懼未知,追求和諧避免衝突,這些習性無形中對我們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追求熟悉以及相似的人事地物是人類的天性,我們的心智根據此原則在運作。

 

       大部分的人會跟自己相似的人結婚、往來,對於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會產生偏見,甚至包括就業、人際關係、嗜好、閱讀(聽)、投資理財、居住….都會陷入自己熟悉與相似的環境泥沼而不知道這些所產生的侷限性。大家會限制自己的喜好,減少接觸開拓視野的人事地物、觀念和知識,多數人的大腦會專注在單一方向,於是我們也就看不清楚和自己不類似不熟悉的東西。

 

        人類都會喜歡自己,這無可厚非,因為我們瞭解自己,我們喜歡和自己很像的人共事、交往、討論甚至結為伴侶,這些行為是為了建立安全感讓自己免於恐懼焦慮與未知,這就是所謂的「人類行為的舒適圈」。問題是,在舒適圈以外的世界成為自己的盲點。

 

       金融圈喜歡錄用台清交成政高學歷財金經濟背景的主管,政府喜歡用博士教授、大台北天龍國、二大外省權貴的閣員,我們選擇朋友居住地方也會偏好和自己工作、出生、學歷乃至於種族年紀相似的條件,老闆喜歡聘用與自己類似的員工….於是,久而久之,這樣的團隊或生活,無法面對差異性,也漸漸失去多元思考。

 

        巴菲特的投資事業,毫無疑問,是成功的,我認為他的過人之處在於建立和主流華爾街思考不一樣的差異,單單他將公司設立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奧瑪哈而非紐約華爾街便可得知,他不想和華爾街走太近的企圖與想法。

 

       如果順著本性和同類的人交往共事,住在和自己社經地位吻合的區域,生活圈狹小到剩下自己的同業,無形中減少了接觸不同人、不同價值觀、不同經驗的機會,於是最後只能侷限在自己的小天地而不自知,看不到外界的多元面貌,也看不清楚正在舒適圈以外慢慢孕釀的風險。

 

       台灣的金融業、媒體圈或營建業,幾乎都是這種禀持相同想法、相似的經驗乃至於相近的背景的人,即便網路社群發達的今天,大家的fb、twiter或blog依舊只對自己熟悉的人開放。宛如現實人生陷入封閉的無限迴圈而不自知。

 

      我離開金融業已經超過十二年以上,特別是最近幾年,自己的投資績效比起當年深處於金融業中好得許多,我想最關鍵的地方在於自己的多元思考與多元生活,我透過寫作認識了許多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甚至不同階層的人,而不是天天和金融圈內人來往打探,我透過不同範疇的書籍文獻的閱讀,而不是成天捧著財經書籍或盯著財經節目,這些的多元體驗讓自己看透許多所謂當局者迷的業障,在金融業學到專業又及早離開那宛如近親繁殖的環境,多少讓自己看清楚環境的風險或機會。

 

       一直有人探討,2007-2009年的金融海嘯的形成原因,我認為最大的原因是金融業的想法與作法過於單一,很容易形成共識,在人人看多的氛圍下,提出風險被認為是怪咖,相同的,在台灣房市已經高度泡沫化的同時,提出不一樣的看法往往會被認為酸民、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異端。2012年的台股,看空看淡的人成為主流,連第四台投顧都擁抱類似的想法推出作空的明牌……

 

       處於舒適圈的人其實並非貪婪之徒,更不如說他們犯了什麼錯,多數人只是希望能夠擁有安定的生活穩定的收入,他們也都相信了找到彼此認為沒有問題的投資管道與標的,重點在於「彼此認為」四個字。

 

        有一天我問老婆:「你為什麼會選擇我當終生伴侶?」

 

       她回答我:「我要選擇一個與自己截然不同,可以開拓自己人生與生活視野的人。」

 

        一句話點醒了自己的投資觀念,別再侷限用金融人的角度看待投資,別讓自己陷入相同的環境,別讓自己的閱讀觸角、交往對象侷限在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事地物,別讓自己過度聚焦在所謂的財經專業,其實自己從小到大,累積的金融專業與知識早就足夠,不足的是金融圈以外的世界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