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作者:伊坂幸太郎
故事簡介:「故事發生地在仙台,整個書的節奏與劇情有點像很大條日本版的全民公敵,從類似刺殺甘迺迪的日本新任首相被炸彈爆炸刺殺案為開端,高層人士有計畫的操縱新聞媒體與政府公權力,將主角送貨員青柳雅春打造成十惡不赦的刺殺首相兇手,很難想像日本警察特務會拿散彈槍在街上掃射吧!主角面對龐大無孔不入的公權力,只能一路逃逃逃,為了對抗公權力還安排了一堆怪咖的援助,包括前女友跟她老公、愛講搖滾的送貨員前輩、大學社團好友、煙火廠老闆、還有主角的父母親也透過電視鼓勵主角努力逃下去、仙台當地有名的連續殺人魔-割男、躲在醫院享福的竊盜頭子、最後是主角曾經救過的前女星跟整形密醫,一堆平凡人跟怪咖聯合起來對抗幕後黑手。」引用自網友Learnman的留言。
我把這本篇幅很長的書的閱讀畫出四個區塊:
一、 對已逝的青春的再度探索
我認為這個才是本書的核心主題,因為我從書名找到證據:「Golden Slumbers」,Golden Slumbers是偉大的披頭四的最後一首合作的歌曲,而主角青柳與大學舊情人晴子、死黨森田、學弟阿一是昔日學生時代一起搞社團的同伴,而當年那個怪異的「速食研究社」僅有的四名社員,作者把這關係比喻成披頭四,大量借用Golden Slumbers這首歌穿插在許多章節裡,其實只要把這首歌的創作背景與歌詞做個瞭解,再搭上本書的劇情,大概就可以瞭解伊坂幸太郎的企圖,他要向藉本書向披頭四致敬。
四個人的關係與對話
主角青柳與舊情人晴子新的關係—晴子聽到多年未聽過的舊情人青柳的名字,就有如一個被拔起栓子的葡萄酒木桶,感覺到過去和青柳共渡的種種回憶傾洩而出,已經流出的零碎回憶卻形成片段畫面在腦海翻滾,好像洗好的照片,搖曳、墜落、時而翻轉。
主角青柳與舊情人晴子舊的關係—晴子留下一句「不要再活在小框框裡了!」後便離開青柳。
主角青柳與大學社團死黨森田—森田在死前以贖罪的心情告訴青柳:「逃吧!快逃吧。就算把自己搞得再窩囊也沒關係,活下去,活著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事。」受政府與警方所威脅來陷害老友青柳的森田在友情與宿命間掙扎不出來。
森田與青柳的最後一面呢喃著「Golden Slumbers」象徵著雖然面臨如披頭四的解散宿命,森田心中依舊對昔日友誼懷有肯定與依戀。
阿一算是無辜被事件牽連的角色,當青柳打算去救阿一的時候也哼起了「Golden Slumbers」,伊坂一直在這四個昔日社團夥伴的關係上加入披頭四的比喻,來增強友情在這場主角蒙難時所發揮的力量,就像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寫這首歌的心情:「能不能恢復過去的樣子!」,雖說天下有不散的宴席,但是註定是平行線的這群人,能在青柳遇到變故時又被迫交會並再度迸出青春歲月純真友情,其實已經是很幸福的,真實的人生就算能碰到一小段純真的人生與友情,也是很難維持,保羅麥卡尼企圖要維繫那樣的純真也是失敗了,所以只能在收錄「Golden Slumbers」這首歌的同一張唱片做了B面最後一首:「The END」。
二、 對無限擴權的政府和無限上綱的媒體做出最卑微的控訴
1963年11月22日,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遊街時遭到暗殺。數小時後,李‧奧斯華被當作兇手逮捕。兩天後,在移送途中被傑克‧魯比槍殺身亡,真相從此被掩埋在更深層的黑暗中,伊坂以此事件為藍本,再融合一點知名電影「全民公敵」中那股被無限擴權的政府公權力的恐怖氛圍,而寫出這本有如1984的著作。
閱讀本書必然會浮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的界線在哪裡?人民賦予政府的權力可以到多大?媒體是為民喉舌還是興風作浪?公權力究竟 可以做到何種程度?公權力可以觸及的界線在哪裡?是否可以逮捕罪犯、打擊犯罪的高貴理由,恣意的侵入人民的生活?
「不論是誰被人從後面以粗魯、挑釁的口氣喊了名字,轉過頭來的時候當然會露出這種緊繃的表情。被一個沒有禮貌的人突然拍下照片,任誰都會不高興。電視台只要擷取那一瞬間的畫面,刻意強調其負面形象,不論是不是故意扭曲,都是一種極不高尚的作法。不過,卻很有效。」 這段敘述是本書最傳神的對媒體這般「潑糞」行為的經典描述,原來影像可以被加工的被設計的甚至於被捏造的,而媒體這種利用觀眾「眼見為憑」的茫點去置造許多沒有理由只有立場的偏見,所以,專門製造糞便的媒體也該有人好好地控訴並反制去潑糞一番吧。
伊坂的佈局不僅僅是如此,他把公權力與媒體結合一起演繹出一幕比電影「全民公敵」還要可怕的效果,「全民公敵」起碼沒有用媒體利用事先羅織好的種種「印象」去訴諸輿論,讓無力思考的升斗小民掉進「這個青柳是罪犯而且還罪該萬死」的民粹。因為大家通常會掉進所謂的「印象」裡頭,譬如在台灣,電視上面喜歡操作「操台語就是沒水準甚至於是底層或黑社會」的影像,譬如投資大眾會對那些有辦法把投資的專業術語說得頭頭是道的人視為專家,而更離譜的是只要在印象上被投資人或觀眾認定是專家,那麼這個所謂的專家講的話就會被奉為圭臬。再舉一個例,當一般人看到一家餐廳大排長龍時,便會認定這家的口味一定頗受歡迎,卻根本不會細細地去觀察這些排隊的顧客有多少是所謂「假顧客」?更無法辨別哪一些是公關公司僱用來排隊的「專業顧客」?
媒體與公權力之所以操弄一般人的主因是:「世人的樂趣就是,喜歡看英雄變狗熊!」,先不去管被迫害的人是否為真英雄,當媒體補捉出一些能夠騙取觀眾信任的證據時,觀眾嗜血的動物性被驅動以後搭配英雄落難的「卑鄙快感」,能不被洗腦者幾希啊!
三、生存的道理
本書裡的主角青柳很衰很莫名奇妙變成謀殺兇手的罪人。但是他也很幸運,有一群好友、永遠信任他的父母、還有一路幫助他的路人甲乙丙。沒錯,「人類最大的武器是習慣與信賴。」,這居然是個被國家所背叛的人講的出來的話;本書並沒有學歐美相同書籍的橋段,青柳並沒有憤起而獨力去對抗濫權的政府和無腦的媒體,青柳沒有學玩火的女孩書中的莎蘭德去衝破政府與媒體的鐵網包圍,伊坂反而用一種消極的逃亡去鋪陳劇情,用根本無力與之對抗去突顯掌握無限力量的政府之可怕,
伊坂把青柳在仙台這個大都市不斷逃亡的恐懼和無助成功的描寫出來,「包含我在內,看起來不像壞人的人都是你的敵人。」受這個龐大公權力組織所利用的森田在生前對青柳說過這樣的話,這句話也定調了本書的結局和格局,既然古今中外暗殺元首的嫌疑犯(不管是不是真正的犯人)都難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死亡,如暗殺甘迺迪的愛德華兩天內就被另一個自稱有精神病的人開槍,2004年涉嫌開槍暗殺台灣阿扁總統的嫌犯,當他身份被查出時早已身故,除非要行刺元首的目的是可以公開,如一戰導火線,塞拉耶佛青年行刺奧地利王儲這種想要引發事端的「陽謀」,或張學良主導西安事件綁架蔣介石,陽謀可以被公開,陰謀當然就要想辦法「了結」,讓參與的嫌犯或成員死亡卻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如本書的森田以及用來製造青柳不利影像證據的「青柳替身」都難逃一死。
所以伊坂既然把推理的格局放大到「國家」與「元首」的境界,為了合理性當然就只能把主角定位於「為了生存而逃亡」的格局,有別於好萊塢似的「對抗霸權的孤獨英雄」,畢竟如果這樣描寫,除了會被讀者質疑合理性以外,也沒辦法讓讀者留下伊坂想要訴求的「公權力是可怕」的這種懼怕感受,因為如果青柳與一小撮人可以擊垮並糾出國家機器的腐敗,那麼這部國家機器就不會讓人害怕了,所以或許有讀者會對結局有著「意猶未盡」的不快,沒辦法,文學是最不必妥協的藝術,面面俱到、大團圓或善惡有報這些既然非人世間的常態,小說中又何必虛味地去建構呢?
青柳宅配公司的前輩岩崎說:「人生可不是這麼好混的!」
已經被政府滅口的大學同學森田說:「人類最大的武器是習慣與信任。」
在主角逃亡過程中伸出援手的變態殺人狂三浦說:「人類最大的武器是豁出去的決心。」
主角的前女友晴子在主角最後逃亡的關鍵時刻時,大喊出:「雖然已經晚了很幾年….但我這次一定趕得上。」的話後替前男友作出最後一搏。
被主角捆綁的即將退休老警員兒島說:「加油!別放棄!」
生存下去是不好混的,濫權的政府與媒體靠的人們的習慣,逃出人生泥沼的武器與對友情的信任和豁出去的決心。套用另一個宅配男岩崎的話:「這實在太搖滾了!」
四、更上一層樓的寫作功力
在第二章就利用主軸以外的角色的對話,把百分之八十的故事過程和最後的結果,用最快的「快轉」方式陳述出來,一如對話式的預告片,讓觀眾用最短的時間知道80%的劇情後再來倒述故事,當然,作者也利用讀者先見為主的偏見去誤導讀者的閱讀。
伊坂幸太郎埋伏筆的功力越來越高明且不露痕跡,如青雅在被晴子拋棄後單獨在公園發呆,望著一張在公園玩耍的小朋友的畫畫上的「優」的獎勵印章後,喃喃自語地說著「好想要一個優啊!」,而這個梗竟然可以埋到最後一頁才冒出芽來,晴子的女兒拿著玩具印章蓋在青柳的手背上,手背上被刻著「優」字,晴子透過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流露著深深地期許和淡淡的情懷,就是這個鋪陳讓我確認這是一本五顆星的書。
伊坂的創作信奉「小說中出現的槍,到最後一定得發射」的創作手法,他在本書大量地運用事先鋪好的梗,如每天路線都固定的宅配業前輩的貨車、廢棄在河邊的小汽車、青柳與森田學生時代打工的煙火工廠,一開始為了串場需要的下水道人孔蓋,被青柳救了一命的偶像女歌星….一如人生,你在人生種了什麼因就會產生什麼果,為何有這麼多人願意幫青柳呢?伊坂並沒有煽情地把故事層級提升到國家的不滿等議題上,而是訴諸感情或無厘頭的直覺(如連續殺人魔三浦與竊盜慣犯保土谷康志),當然伊坂他也清楚這樣的動機顯然過於薄弱,所以他才要不斷地用「Golden Slumbers」這首歌來強化這些氛圍。
森田喜歡用奇幻的口吻去和青雅對話,他常常掛在嘴巴的「是森林告訴我的。」,然而當書的最後尾聲中,森田真的與森林融合為一了。伊坂除了鋪一些淡淡的感傷的梗以外,用景去呼應主要角色的個性,開頭與結尾拿捏的恰好,大大沖淡本書中段的些許冗長。
伊坂這次寫作依然使用了跳敘的手法,但是比起他的其他著作如「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重力小丑」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故事隨著主角逃亡的「主戲」進行下去,伊坂不斷隨著角色的變換而插進來「過去」的副戲,雖然對於主戲角色互動的因果有着註解的作用,難免會造成閱讀上產生「跳躍」的錯亂,但是所幸這些跳躍的橋段不算太突兀,況且中間夾雜著過去的回憶也可以讓緊湊的逃亡主戲有些背景說明,好讓讀者可以更了解每個登場人物的性情與彼此關係,閱讀個幾段以後,絕大部份讀者應該就會很快習慣。
大體來說故事節奏明快,角色間與主角的緊密互動,儘管有些不可思議,但卻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再加上反諷媒體的新聞自由無限上綱與政府的公權力濫用,這本書的創作還算是「瑕不掩瑜」 。
在我閱讀之後,很想寫下一段話:「能給你一切的大有為政府,也可以在一夕之間奪走你的一切!」
評:五顆星
延伸閱讀: abedul59讀友來稿:《Golden Slumbers 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讀後感
我的評分標準
六顆星:一生的閱讀生涯內,最多只能挑出十本書評為六顆星,六顆星屬於可以傳世的殊榮。
五顆星:無論如何得排除萬難去收藏並立刻閱讀。
四顆星:就算沒有時間,也得先買來收藏再說,當然一有時間還是值得一讀。
三顆星:還OK,如果你有相當的空閒時間才看吧,或許只要去圖書館或租書店看看就好。
兩顆星:不必看不用買,而且還要廣為宣傳以免下一株無辜的樹木被砍下來印成這種書。
一顆星:請寫信給出版社,叫他們不要再出版這個作者的書了。
零顆星:How can I say that?
九月中下旬黃國華要看的書(一併會發表書評)
1.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2. 冰點
3. 雪
4 . 半自白
5. 尋找漩渦貓的方法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作者:伊坂幸太郎
故事簡介:「故事發生地在仙台,整個書的節奏與劇情有點像很大條日本版的全民公敵,從類似刺殺甘迺迪的日本新任首相被炸彈爆炸刺殺案為開端,高層人士有計畫的操縱新聞媒體與政府公權力,將主角送貨員青柳雅春打造成十惡不赦的刺殺首相兇手,很難想像日本警察特務會拿散彈槍在街上掃射吧!主角面對龐大無孔不入的公權力,只能一路逃逃逃,為了對抗公權力還安排了一堆怪咖的援助,包括前女友跟她老公、愛講搖滾的送貨員前輩、大學社團好友、煙火廠老闆、還有主角的父母親也透過電視鼓勵主角努力逃下去、仙台當地有名的連續殺人魔-割男、躲在醫院享福的竊盜頭子、最後是主角曾經救過的前女星跟整形密醫,一堆平凡人跟怪咖聯合起來對抗幕後黑手。」引用自網友Learnman的留言。
我把這本篇幅很長的書的閱讀畫出四個區塊:
一、 對已逝的青春的再度探索
我認為這個才是本書的核心主題,因為我從書名找到證據:「Golden Slumbers」,Golden Slumbers是偉大的披頭四的最後一首合作的歌曲,而主角青柳與大學舊情人晴子、死黨森田、學弟阿一是昔日學生時代一起搞社團的同伴,而當年那個怪異的「速食研究社」僅有的四名社員,作者把這關係比喻成披頭四,大量借用Golden Slumbers這首歌穿插在許多章節裡,其實只要把這首歌的創作背景與歌詞做個瞭解,再搭上本書的劇情,大概就可以瞭解伊坂幸太郎的企圖,他要向藉本書向披頭四致敬。
四個人的關係與對話
主角青柳與舊情人晴子新的關係—晴子聽到多年未聽過的舊情人青柳的名字,就有如一個被拔起栓子的葡萄酒木桶,感覺到過去和青柳共渡的種種回憶傾洩而出,已經流出的零碎回憶卻形成片段畫面在腦海翻滾,好像洗好的照片,搖曳、墜落、時而翻轉。
主角青柳與舊情人晴子舊的關係—晴子留下一句「不要再活在小框框裡了!」後便離開青柳。
主角青柳與大學社團死黨森田—森田在死前以贖罪的心情告訴青柳:「逃吧!快逃吧。就算把自己搞得再窩囊也沒關係,活下去,活著才是一個人最重要的事。」受政府與警方所威脅來陷害老友青柳的森田在友情與宿命間掙扎不出來。
森田與青柳的最後一面呢喃著「Golden Slumbers」象徵著雖然面臨如披頭四的解散宿命,森田心中依舊對昔日友誼懷有肯定與依戀。
阿一算是無辜被事件牽連的角色,當青柳打算去救阿一的時候也哼起了「Golden Slumbers」,伊坂一直在這四個昔日社團夥伴的關係上加入披頭四的比喻,來增強友情在這場主角蒙難時所發揮的力量,就像披頭四成員保羅麥卡尼寫這首歌的心情:「能不能恢復過去的樣子!」,雖說天下有不散的宴席,但是註定是平行線的這群人,能在青柳遇到變故時又被迫交會並再度迸出青春歲月純真友情,其實已經是很幸福的,真實的人生就算能碰到一小段純真的人生與友情,也是很難維持,保羅麥卡尼企圖要維繫那樣的純真也是失敗了,所以只能在收錄「Golden Slumbers」這首歌的同一張唱片做了B面最後一首:「The END」。
二、 對無限擴權的政府和無限上綱的媒體做出最卑微的控訴
1963年11月22日,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遊街時遭到暗殺。數小時後,李‧奧斯華被當作兇手逮捕。兩天後,在移送途中被傑克‧魯比槍殺身亡,真相從此被掩埋在更深層的黑暗中,伊坂以此事件為藍本,再融合一點知名電影「全民公敵」中那股被無限擴權的政府公權力的恐怖氛圍,而寫出這本有如1984的著作。
閱讀本書必然會浮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的界線在哪裡?人民賦予政府的權力可以到多大?媒體是為民喉舌還是興風作浪?公權力究竟 可以做到何種程度?公權力可以觸及的界線在哪裡?是否可以逮捕罪犯、打擊犯罪的高貴理由,恣意的侵入人民的生活?
「不論是誰被人從後面以粗魯、挑釁的口氣喊了名字,轉過頭來的時候當然會露出這種緊繃的表情。被一個沒有禮貌的人突然拍下照片,任誰都會不高興。電視台只要擷取那一瞬間的畫面,刻意強調其負面形象,不論是不是故意扭曲,都是一種極不高尚的作法。不過,卻很有效。」 這段敘述是本書最傳神的對媒體這般「潑糞」行為的經典描述,原來影像可以被加工的被設計的甚至於被捏造的,而媒體這種利用觀眾「眼見為憑」的茫點去置造許多沒有理由只有立場的偏見,所以,專門製造糞便的媒體也該有人好好地控訴並反制去潑糞一番吧。
伊坂的佈局不僅僅是如此,他把公權力與媒體結合一起演繹出一幕比電影「全民公敵」還要可怕的效果,「全民公敵」起碼沒有用媒體利用事先羅織好的種種「印象」去訴諸輿論,讓無力思考的升斗小民掉進「這個青柳是罪犯而且還罪該萬死」的民粹。因為大家通常會掉進所謂的「印象」裡頭,譬如在台灣,電視上面喜歡操作「操台語就是沒水準甚至於是底層或黑社會」的影像,譬如投資大眾會對那些有辦法把投資的專業術語說得頭頭是道的人視為專家,而更離譜的是只要在印象上被投資人或觀眾認定是專家,那麼這個所謂的專家講的話就會被奉為圭臬。再舉一個例,當一般人看到一家餐廳大排長龍時,便會認定這家的口味一定頗受歡迎,卻根本不會細細地去觀察這些排隊的顧客有多少是所謂「假顧客」?更無法辨別哪一些是公關公司僱用來排隊的「專業顧客」?
媒體與公權力之所以操弄一般人的主因是:「世人的樂趣就是,喜歡看英雄變狗熊!」,先不去管被迫害的人是否為真英雄,當媒體補捉出一些能夠騙取觀眾信任的證據時,觀眾嗜血的動物性被驅動以後搭配英雄落難的「卑鄙快感」,能不被洗腦者幾希啊!
三、生存的道理
本書裡的主角青柳很衰很莫名奇妙變成謀殺兇手的罪人。但是他也很幸運,有一群好友、永遠信任他的父母、還有一路幫助他的路人甲乙丙。沒錯,「人類最大的武器是習慣與信賴。」,這居然是個被國家所背叛的人講的出來的話;本書並沒有學歐美相同書籍的橋段,青柳並沒有憤起而獨力去對抗濫權的政府和無腦的媒體,青柳沒有學玩火的女孩書中的莎蘭德去衝破政府與媒體的鐵網包圍,伊坂反而用一種消極的逃亡去鋪陳劇情,用根本無力與之對抗去突顯掌握無限力量的政府之可怕,
伊坂把青柳在仙台這個大都市不斷逃亡的恐懼和無助成功的描寫出來,「包含我在內,看起來不像壞人的人都是你的敵人。」受這個龐大公權力組織所利用的森田在生前對青柳說過這樣的話,這句話也定調了本書的結局和格局,既然古今中外暗殺元首的嫌疑犯(不管是不是真正的犯人)都難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死亡,如暗殺甘迺迪的愛德華兩天內就被另一個自稱有精神病的人開槍,2004年涉嫌開槍暗殺台灣阿扁總統的嫌犯,當他身份被查出時早已身故,除非要行刺元首的目的是可以公開,如一戰導火線,塞拉耶佛青年行刺奧地利王儲這種想要引發事端的「陽謀」,或張學良主導西安事件綁架蔣介石,陽謀可以被公開,陰謀當然就要想辦法「了結」,讓參與的嫌犯或成員死亡卻是千古不變的定律,如本書的森田以及用來製造青柳不利影像證據的「青柳替身」都難逃一死。
所以伊坂既然把推理的格局放大到「國家」與「元首」的境界,為了合理性當然就只能把主角定位於「為了生存而逃亡」的格局,有別於好萊塢似的「對抗霸權的孤獨英雄」,畢竟如果這樣描寫,除了會被讀者質疑合理性以外,也沒辦法讓讀者留下伊坂想要訴求的「公權力是可怕」的這種懼怕感受,因為如果青柳與一小撮人可以擊垮並糾出國家機器的腐敗,那麼這部國家機器就不會讓人害怕了,所以或許有讀者會對結局有著「意猶未盡」的不快,沒辦法,文學是最不必妥協的藝術,面面俱到、大團圓或善惡有報這些既然非人世間的常態,小說中又何必虛味地去建構呢?
青柳宅配公司的前輩岩崎說:「人生可不是這麼好混的!」
已經被政府滅口的大學同學森田說:「人類最大的武器是習慣與信任。」
在主角逃亡過程中伸出援手的變態殺人狂三浦說:「人類最大的武器是豁出去的決心。」
主角的前女友晴子在主角最後逃亡的關鍵時刻時,大喊出:「雖然已經晚了很幾年….但我這次一定趕得上。」的話後替前男友作出最後一搏。
被主角捆綁的即將退休老警員兒島說:「加油!別放棄!」
生存下去是不好混的,濫權的政府與媒體靠的人們的習慣,逃出人生泥沼的武器與對友情的信任和豁出去的決心。套用另一個宅配男岩崎的話:「這實在太搖滾了!」
四、更上一層樓的寫作功力
在第二章就利用主軸以外的角色的對話,把百分之八十的故事過程和最後的結果,用最快的「快轉」方式陳述出來,一如對話式的預告片,讓觀眾用最短的時間知道80%的劇情後再來倒述故事,當然,作者也利用讀者先見為主的偏見去誤導讀者的閱讀。
伊坂幸太郎埋伏筆的功力越來越高明且不露痕跡,如青雅在被晴子拋棄後單獨在公園發呆,望著一張在公園玩耍的小朋友的畫畫上的「優」的獎勵印章後,喃喃自語地說著「好想要一個優啊!」,而這個梗竟然可以埋到最後一頁才冒出芽來,晴子的女兒拿著玩具印章蓋在青柳的手背上,手背上被刻著「優」字,晴子透過這一個小小的動作流露著深深地期許和淡淡的情懷,就是這個鋪陳讓我確認這是一本五顆星的書。
伊坂的創作信奉「小說中出現的槍,到最後一定得發射」的創作手法,他在本書大量地運用事先鋪好的梗,如每天路線都固定的宅配業前輩的貨車、廢棄在河邊的小汽車、青柳與森田學生時代打工的煙火工廠,一開始為了串場需要的下水道人孔蓋,被青柳救了一命的偶像女歌星….一如人生,你在人生種了什麼因就會產生什麼果,為何有這麼多人願意幫青柳呢?伊坂並沒有煽情地把故事層級提升到國家的不滿等議題上,而是訴諸感情或無厘頭的直覺(如連續殺人魔三浦與竊盜慣犯保土谷康志),當然伊坂他也清楚這樣的動機顯然過於薄弱,所以他才要不斷地用「Golden Slumbers」這首歌來強化這些氛圍。
森田喜歡用奇幻的口吻去和青雅對話,他常常掛在嘴巴的「是森林告訴我的。」,然而當書的最後尾聲中,森田真的與森林融合為一了。伊坂除了鋪一些淡淡的感傷的梗以外,用景去呼應主要角色的個性,開頭與結尾拿捏的恰好,大大沖淡本書中段的些許冗長。
伊坂這次寫作依然使用了跳敘的手法,但是比起他的其他著作如「家鴨與野鴨的投幣式置物櫃」、「重力小丑」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故事隨著主角逃亡的「主戲」進行下去,伊坂不斷隨著角色的變換而插進來「過去」的副戲,雖然對於主戲角色互動的因果有着註解的作用,難免會造成閱讀上產生「跳躍」的錯亂,但是所幸這些跳躍的橋段不算太突兀,況且中間夾雜著過去的回憶也可以讓緊湊的逃亡主戲有些背景說明,好讓讀者可以更了解每個登場人物的性情與彼此關係,閱讀個幾段以後,絕大部份讀者應該就會很快習慣。
大體來說故事節奏明快,角色間與主角的緊密互動,儘管有些不可思議,但卻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再加上反諷媒體的新聞自由無限上綱與政府的公權力濫用,這本書的創作還算是「瑕不掩瑜」 。
在我閱讀之後,很想寫下一段話:「能給你一切的大有為政府,也可以在一夕之間奪走你的一切!」
評:五顆星
延伸閱讀: abedul59讀友來稿:《Golden Slumbers 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讀後感
我的評分標準
六顆星:一生的閱讀生涯內,最多只能挑出十本書評為六顆星,六顆星屬於可以傳世的殊榮。
五顆星:無論如何得排除萬難去收藏並立刻閱讀。
四顆星:就算沒有時間,也得先買來收藏再說,當然一有時間還是值得一讀。
三顆星:還OK,如果你有相當的空閒時間才看吧,或許只要去圖書館或租書店看看就好。
兩顆星:不必看不用買,而且還要廣為宣傳以免下一株無辜的樹木被砍下來印成這種書。
一顆星:請寫信給出版社,叫他們不要再出版這個作者的書了。
零顆星:How can I say that?
九月中下旬黃國華要看的書(一併會發表書評)
1.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2. 冰點
3. 雪
4 . 半自白
5. 尋找漩渦貓的方法
6.使女的故事
7.天才女畫家
8.綠色奇蹟
9.最後時光
10.悲喜邊緣的旅館
11.我願意為你朗讀
12.托爾金的袍子
13.綠猴子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