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真假高價股-新不新有關係


   許多投資人對於高價股有兩種迷思:

   一、因為太「高貴」而買不下手:這點已經在本書「市值-股價的重量」的文章中幫投資人破除其中迷思了。

   二、凡高價股都是好公司,盲目接受外表光鮮亮麗的高股價。

   沒錯!一家公司股價若能長期維持在高價,正代表著市場給予她長期的高評價,能夠成期撐在高價位,正代表著該公司有絕佳的成長性、穩定的獲益性(營業利益率)、長期賺取現金的能力、不胡亂增資向股東要錢.....但是請務必把焦點放在「長期維持」這四個字上頭,許多台灣上市櫃公司都曾經是高價股,特別是剛剛掛牌的前面三個月的新股蜜月期,這些新上市高價股的亮眼「高價」十之八九宛如天空的流星般曇花一現,其高股價往往維持不到幾個月甚至維持不到幾天,便如墜機般地失速往下掉。

   為什麼有這種情形呢?問題出在新股上市的目的和承銷過程,多數新上市的公司都是大集團的關係企業或上下游廠商,這些集團加總年營收起碼數千億,總淨利至少也有上百億,集團掌握了各式各樣的客戶、訂單、原物料、人才、技術、專利等,想要將部分獲利較佳前景展望看好的產品與定單,轉給新成立的子公司去承作有如家常便飯,而新成立的公司的股本往往不到十億,甚至只有兩三億,想要在上市前連續兩年交出超高淨利,根本毫無難度可言,所以投資人可以常常到許多新上市公司,她們的eps動不動就可以飆到八塊十塊。
 
   再加上新掛牌公司的股權幾乎全數被大股東關係人所掌握,只要忍受短暫期間不要拿到市場倒貨,在新上市的前面幾個月內,大股東幾乎可以任意拉抬股價且毫無阻力,至於股價拉高後,大股東在高價區賣掉持股後,誰會在乎那些笨到聽信市場名嘴慫恿而進場套牢的廣大散戶呢?

     隨便舉個例子,如光寶集團所轉投資的上市櫃公司就包括了力銘、敦南、金居開發銅箔、建興電、敦揚、閎暉、朋程、F-昂寶、振維等等,這當中不乏曾經名列百元以上的高價股呢!如今的股價不勝唏噓。其他的大集團還有鴻海、聯電、金仁寶、友達、大同、華碩、宏電.....也有類似的情形。
  
   在此列舉了從95年到99年七月年這五年當中,股價曾經在掛牌後三個月內飆上百元的新上市公司,她們後來的股價興衰和其長期表現,至於為什麼取材只採用到99年7月掛牌的公司呢?那是因為我要選取新上市掛牌滿兩年的公司,讓投資人曉得絕大多數的新掛牌公司其高股價根本撐不到兩年。讓投資人認清楚,絕大多數高價股只不過是擦脂抹粉的「偽」高價股,完全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掛牌後三個月內股價曾經飆到百元以上的五十檔高價新上市股的股價興衰:

1028855354.jpg  1028855355.jpg  1028855356.jpg 1028855357.jpg 1028855358.jpg  



新上市高價股掛牌三個月內高檔套牢之慘賠表:

1028855359.jpg 1028855360.jpg 1028855361.jpg 1028855362.jpg  




   深度解讀上表的現象:

    一、五十檔高價新上市股當中只有鈊象(3293)、F-IML (3638)與凌耀(3582)目前(101年7月)還維持在百元之上的股價。

    二、五十檔高價新上市股當中有三十七檔各股,剛掛牌所創下的高價就是該公司的歷史天價,掛牌沒多久,股價便如變了心的女友再也回不來了。

    三、五十檔高價新上市股當中,絕大多數的各股,掛牌後一年的股價跌幅都超過三成,甚至還有從129元跌到19元(能緹)。

   四、倘若投資人去追逐新掛牌不到三個月的高價股,如果持股期間不去執行停損,其最大損失(也就是用掛牌三個月內最高價買進,到了最低點時之損失),有15檔新上市高價股會讓投資人損失九成以上的本金,有34檔新上市高價股會在短短幾年內讓投資人損失80%以上的本金,有46檔新上市高價股會在短短幾年內讓投資人損失三分之二本金。

   小結論:

   高價股族群中有所謂真假高價股,一時的短期業績移轉與籌碼優勢的炒作,或許可以維持短暫幾個月甚至一兩季的高價,但絕對無法撐過兩年的考驗期,投資人在篩選投資標的過程中,請將掛牌不到兩年的公司剔除掉,畢竟根據上面的實證,五年來掛牌的50家新上市高價股中,只有少數三家還能勉強撐在百元之上。

   相對那些老牌的高價股,如大立光、晶華、聯發科、華碩、精華、群聯、新普、川湖,可都是扎扎實實地維持了起碼五六年以上的高價位,雖然其絕對價位有漲有跌(如大立光也從千元跌到了四五百元),但她們高價的光環卻始終不褪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