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facebook 與 付費的gamania 一起衝業績
網路社群平台的大國崛起,到最近更進一步擴張,逐漸地大玩起IPO,而商業氣息漸濃,"人潮就是錢潮"使得"網路付費平台"在市場上成了關注的議題之一。2009年,網家的網路付費平台機制中的露天拍賣與雅虎的競爭至今,大家的關注焦點轉向了facebook與 蘋果等手機程式。
然而在台灣沒有美國的Paypal或是中國的支付寶這般大型的網際網路付費服務商,不過在2009年時,智冠公司,透過既有的遊戲付費系統的點數卡付費機制,也打進了facebook的付費平台,霎時抓住了台灣市場的目光,今年,智冠的點數卡不再是台灣內獨家的付費服務商,遊戲橘子也宣佈進入付費服務市場。
在網路社群的大肆擴張下,當我得知遊戲橘子進入這個市場後,我開始關心起這個事件。我曾經也使用過這些相關的網路平台,第一時間,我憶起mycard付費系統,可惜的是,在智冠的財報中完全看不出端倪,最多也只得到旗下子公司的細目,只好往消息面出發,假設消息可靠的話:
擷取部份新聞"李原益指出,智冠2010年營收約為78億元,其中約有85-90%來自於MyCard貢獻,換算MyCard單月營收約新台幣6-7億元,毛利率約2-3%,其中來自於直臉書的儲值約1.5億元,目前仍維持高比例的成長幅度,以1月為例,單月營收甚至會衝破1.7億元。"-鉅亨網
假設1.5億元只是銷售點數卡的金額,而既定的成本有網路社群平台所收取的三成再加上銷售時的實體通路抽成與成本約兩成,還有遊戲大廠本身的抽成五成,似乎是薄利,很薄!
假設這項(與網路社群平台合作的)付費機制的毛利率為百分之一至二,營益率為百分之一,一年由這裡實收算20億,稅後純益不到約二千萬,而智冠的稅後純益約11.9億,貢獻百分之一點多,我認為更低。
至此,我對於付費服務的期望已減,目前都還只是個夢,倒是未來這些以遊戲為主業的上市上櫃公司,是否能將自家開發的遊戲推展開來,進入這些網路平台與手機平台,我想這樣的事業(毛利也較高)會是未來成長的主動力。另外在遊戲橘子方面可以透過財報-被投資公司 樂點卡數位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在第一季新成立),來做觀察。
"美國 Union Square Ventures 投資人 Fred Wilson 在紐約 Guardian’s Activate 大會上說:「這些平台的使用者本身就是價值所在,他們本身就造就了平台的價值,讓平台得以仰賴廣告而生,這時候還想要使用者付費使用平台,根本是很可笑的想法。」"-由網路擷取,這段話讓我聯想到"到別人地盤當老大(大是文化出版)"一書也有談到微軟與google等例子的收費與免費的不同經營策略,有興趣者可以加以思考,這本書或許有幫助。
最後說說有關橘子股價的特性,前陣子,總大有一系列有關被動元件的文章,當然主要是依循著事實與新聞假象作為主軸,不過裡面有提到"被動元件類股大概每年的四月都是高點",遊戲橘子似乎也有類似這樣的性質,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以下價格不一定為收盤價,只是取個大概)
這是今年第一季時發現的(與現在有時間差),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