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閎暉(3311)自結10月合併營收達7.21億元,續創歷史單月新高,較上(9)月成長4%,年增率達31%。
美律10月合併營收6.3億元,創新高;累計1-10月營收為53.75億元。
石英元件方面,台灣晶技(3042)10月營收超越9月份的4.59億元,以4.92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較 9月4.59億元成長 7.19%, 年增率47%。
目前分類:財經新聞簡評 (408)
- Nov 07 Tue 2006 08:43
1107新聞簡評no.468
- Oct 31 Tue 2006 20:19
1031新聞簡評2
1.新普(6121)公佈第四季簡式財務預測數字,預計單季營收目標49~50億元,營業毛利為7.45~7.7億元,營業利益5~ 5.2億元,稅前盈餘目標5.62~5.82億元,每股稅前盈餘目標 3.75~3.88元,EPS為2.85~2.95元
總幹事評:新普第三季營收45.16億元,毛利6.93億元,營業利益4.72億元,稅前淨利5.26億元,全部創歷史新高,
- Oct 30 Mon 2006 08:51
1030新聞簡評
1.矽品(2325)董事長林文伯近期在法說會上,鐵口直斷今年第4季封測市場旺季不旺,不過如果接下來的感恩節、聖誕節,甚至中國農曆新年能有不錯的市場買氣,則庫存將進一步去化,若加上英特爾雙核心CPU與微軟新作業系統Vista能如期上市,明年首季可望淡季不淡。
總幹事評:矽品林董的發言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與影響力,若第四季旺季不旺,則也反映在9-10月的電子股盤整行情了,要迎接的是明年第一季淡季不淡的預期,要知道股票是提前景氣3-4個月反映的
- Oct 23 Mon 2006 09:12
1023新聞簡評no.452
1.票券公會前理事長、國票金控前董事長林華德上周六早上8時遭《蘋果》目擊,參與票券公會自辦活動,偕同妻子葉素菲在宜蘭礁溪老爺飯店旅遊住宿,票券公會主管對此低調表示,只是內部會議,至於是否邀請林華德與會,該主管不願正面回應。
總幹事評:葉小姐竟然還沒三審,大家知道博達案已經發生幾年了嗎
- Oct 21 Sat 2006 10:40
1021新聞簡評
1. 宏碁台灣區行銷副總張敬仁昨(廿)日透露,十月份的宏碁全球銷量持續加溫,業績可望超越九月的四百零二億元,再創新高,只是由於零組件(主要是處理器)供應吃緊,宏碁最近只好對全球下達「業務員酌量接單,不要有單就接」的動員令,以免來不及供貨。張敬仁強調,這是他進入宏碁二十年來,第一次碰到,相當罕見。
總幹事評:從零組件(CPU,電池CELL)的缺貨已經蔓延出一股Over-booking的氣氛;這個新聞透露出連媒體都嗅出台股短線格局要改朝換代,過去兩個月中國收成股的漲幅過大,電子股不接棒的話,這個盤就玩不下去了
- Oct 20 Fri 2006 08:40
1020不多的新聞簡評
1.減資 最怕大股東轉戰海外
總幹事評:工商時報這篇寫的不錯,以往大股東除非自己的資金實力雄厚,否則若要以大股東或公司以外的名義赴海外或於台灣新設一家類似的公司,是稍微有點困難; 上市公司用非公司名義作競業投資最出名的莫過於和艦;如今若大幅減資讓大股東增加手上現金,而且不影響對原有公司的股權控制,以後大股東連委託書都不必收購,大可藉減資取回龐大現金了,而且比配發現金股利更是增加了免稅的功用
- Oct 17 Tue 2006 09:10
1017低調日的新聞簡評
1.S&P首編中國收成指數 29檔電子比重72% 21檔非電子28%
總幹事評:中國消費者難道只買泡麵逛賣場嗎,想法千萬別太狹隘,不管認不認同中國消費的實力大與小,難道連結於中國的受益就是那些賣泡麵的搞通路的賣鮮奶的嗎, 結果晚上s&p公佈了中國收成指數,大部分還是電子股,中國的受益概念應該還是要結合歐美日的最終消費端,才會形塑出比較寬弘的視野,消費性電子有歐美日的消費市場加上一點中國消費的錦上添花,這才是我認為的真實全球經濟面, 而非那些只有focus在中國的一些賣泡麵或賣場的股票
- Oct 16 Mon 2006 08:35
1016認同、興奮與安寧寄情之新聞簡評
1.下周觀盤重點:超級財報週登場 Intel、Apple公佈獲利;美國9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和消費者物價指數即將出爐,另外還有聯準會(Fed)的9月工業生產和產能利用率報告。
2.為提升成本競爭力與因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系統代工廠商結合機殼廠不遺餘力。華碩(2357)最近合作的新加坡掛牌機殼廠奐鑫控股,近日買下位於蘇州的日本鎂鋁機殼廠,增添華碩布局鎂鋁機殼的合作想像空間。而緯創(3231)則是引進全球第1大筆記型電腦塑膠機殼廠巨騰的資金,在昆山成立機殼廠。
- Oct 14 Sat 2006 09:44
1014周六開盤的新聞簡評1
1.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周四公布反映全美景氣的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美國經濟秋初持續成長,但一度火熱的房地產市場則「廣泛降溫」(widespread cooling),各地就業市場緊繃加劇,但尚未造成薪資加速上漲。
總幹事評:這簡直是經濟學家央行官員的美好均衡境界,FED應該不會亂調整利率去干擾正常的經濟運作了
- Oct 13 Fri 2006 08:58
1013不起眼的新聞簡評
1.為鼓勵興櫃公司轉上櫃,櫃買中心計劃將不宜上櫃條款,從原有的13項縮減為9項,包括取消投資中國子公司股權須100%持有、董監及大股東股權移轉不得逾10%、所營事業不得出現大幅衰退等限制,希望有效提振掛牌家數。
總幹事評:笨蛋,問題不在這裡,過去幾年以來興櫃轉上櫃的掛牌公司何其多,但是品質讓人十分詬病,除了讓承銷商員工,股票廣告吹噓大師獲利以外,搞了那麼多一掛牌就業績衰退公司到底要幹什麼,政府相關官員都被利益團體包圍而不自知嗎,稍微有一兩家公司威脅要去香港掛牌,官員就怕成這樣, 結果為了想留下少數一兩家好的公司在台掛牌,卻引進了一堆參差不齊的公司,讓那些特定的利益團體與個人佔盡利益,遭殃的是沒有具備專業知識的廣大散戶群
- Oct 12 Thu 2006 08:50
1012沒甚好看的新聞簡評
1.跟著日圓走 台幣一次貶足
總幹事評:單日貶值一.九角,收在三三.二九元。從過去五年的實證分析,匯率大幅貶值後,一但出現回穩的時刻,就是外銷族群(特別是電子股)開始漲升的開始
- Oct 10 Tue 2006 11:52
1010碎碎念的新聞簡評
1.北韓核試爆震垮亞股
總幹事評:幫幫忙,作空也不用作到如此明顯,講坦白的,真的打起來的話,對台股可是天大的利多,阿富汗戰爭期間鄰國巴基斯坦的股市,伊拉克戰爭時鄰國科威特股市,越戰時期鄰國泰國香港的股市,記者有興趣的話去翻一翻, 而不要只靠直覺寫文章,好可惜昨天台股沒開盤,沒有便宜貨可以搶,對於這個事件,昨天至今天只有cnn認為對台股是利多,令人不得不佩服cnn的view
- Oct 09 Mon 2006 20:23
1009低調不好看的新聞簡評
1.致振 9月營收4.27億元年減27.46%,1-9月達22.07億元,年減38.37% 第三季營收8.25亦較去年同期衰退46.1%
總幹事評:四月底致振敲定承銷價後就連續衰退五個月,承銷前一些大師的推薦,當時還有媒體推估該公司今年EPS高達十元以上,該公司上半年EPS2.34元, 第三季以稅前淨利率11%推估的話,3Q稅前每股盈餘大約是1.76元,除非第四季能達6元,也就是第四季營收起碼要將近30億才能達成,當初是推估的有點離譜,以目前今年保守預估的EPS五元來看,本益比12倍是有點過高, 以同業的兆赫相較,兆赫處於營收成長與盈餘穩定的階段,目前的本益比是11倍,而致振是處於營收與盈餘衰退的階段,本益比竟然還高於前者,兩者的股價倫理一定有其矛盾之處
- Oct 05 Thu 2006 08:55
1005新聞簡評 NO.420
1.全球封測二哥 艾克爾驚爆財務危機,全球第二大封測廠艾克爾(Amkor)向債權人申請展延超過15億美元的債款,債權銀行預計今(5)日回覆。據了解,債權銀行若不同意艾克爾展延債權的要求,艾克爾有可能得聲請「破產保護」。
總幹事評:有一好就沒兩好,出貨對象為艾克爾的一些材料供應商短期可能會有應收帳款的風險,但是破產不代表關廠,指示該公司未來已經無力再擴充產能,對台灣與封測相關的上下游的長期景氣,的確是相當大的利多
- Oct 02 Mon 2006 21:49
1002新聞簡評 no.419
1.新普9月營收17.22億、年增56.41%
總幹事評:創下歷史新高,原本的歷史新高為14.81億元,第三季營收45.14億,我預估第三季稅前淨利為5.06億元,每股盈餘為3.82元(以除權後新股本計算), ,DELL的急單效應十分顯著,前三季稅前EPS應該超過8元,為百元以下股票中EPS最高的一檔
- Sep 29 Fri 2006 08:56
929新聞簡評
1.理財必須要有「資產配置」的觀念,也就是有「核心」與「衛星」部位,再依不同年齡層、風險壓力度,來調整兩部位的比重。 所謂「核心部位」,包括定存、穩定收益型商品(如債券型基金),和以追求「絕對報酬」的部位等,這些都屬於風險性較低的金融商品。至於「衛星部位」,包括單一市場、單一區域股票等屬於這類,可以逢低買一些台股與日股,不會選股者可以買etf
2.群創掛牌在即 ,股價突破60元
- Sep 27 Wed 2006 08:35
927新聞簡評
1.上海b股昨日大跌2.3%,深圳b股大跌2.6%,美國昨晚nasdaq突破5/11來收盤新高,s&P500昨晚創2000年11月以來新高
總幹事評:美國與中國的消費縱深到底誰比較大,小孩都知道,最近十多天一堆媒體與法人完全接受媒體國師的言論起舞,連昨晚都有談話性節目大談中概股,甚至點名正新,市場一面倒的氣氛不言而喻,我這兩天默默的將中概股獲利了結,轉加碼電子股,等待每個月上旬的電子短多 ,更妙的是今天各大報完全不報導昨天中國B股大跌的消息呢,為什麼呢,自己想想
- Sep 26 Tue 2006 21:58
926新聞簡評2 NO.410
1.精實新聞 2006-06-13 09:46:15 記者 李素惠 報導廣運現增2仟萬股、每股38元,訂認股基準日為7/4
廣運董事會決議95年度第一次申請9/27-10/26買回庫藏股2000張 價格區間25-57元 鉅亨網編輯中心/台北.9月26日 2006 / 09 / 26 星期二 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