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的時候索羅斯曾說到中國是2014全球最大的不確定性,當索羅斯這麼說的時候讓大家為之一驚,到底為什麼索羅斯會這麼說,我們現在就來談談中國本身面對的不確定性。


  中國現在面臨的問題總結來說是:資源錯配 + 信貸擴張週期逆轉。


  資源錯配的意思是,由於政府管制或政府介入的影響,讓資金投資在不恰當的地方,造成過度投資與壞帳。以下舉出一些例子來說明資源錯配的情況:

 

      ‧由於外匯與資本管制,中國資金可以投資的管道很少,在中國股市這幾年沒有起色的情況下,資金都投資到了房地產上,刺激了房地產市場的投機。但房地產投資不是生產性的實質投資,房地產投資的再多都不能讓未來更有競爭力,反而當貸款資金也投入到房地產投機時,會造成許多債務破產與銀行的風險。


      ‧中國的債券投資過去有一個”剛性兌付”神話,意思是債券類投資到期時必然會按照原合約償還,也就是借錢給別人的時候最後錢一定收的回來,不會被倒帳。而當我們借錢給別人一定都不會被倒帳的時候,我們就會很勇敢的去放高利貸,把錢借給條件很差的人。當所有人都做這樣的事情時,條件很差的人也不會倒帳,因為他可以不斷的借錢來償還早些時候借的錢,把欠的錢越滾越大。在中國的銀行可以看到許多理財商品、信託商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蓬勃發展,這樣的結果導致金融市場類積了龐大的風險,當現在政策可以接受個別債券違約以及資金環境不再像以往寬鬆的時候,以往高息保證獲利的信託商品,就變成保證高風險的商品。

       ‧當需要進行礦場開發與投資的時候,需要的資金應該是去籌集一筆資金做股權性值的長期投資,這些資金同時承擔開發失敗的風險與享受開發成功後的高報酬。但在許多信託商品中,我們卻可看到利用一筆兩年到期的資金進行礦場開發這樣的投資,等於是用短期資金來融資一個長期投資行為。這樣的長短期資金錯置,會在資金環境與投資信心改變時會引發極高風險。

      ‧當管制下的所有貸款利率都相同時,風險低的產業會覺得貸款利率太高而不願借款,而風險高產業則會覺得利率過低而勇於借款,這樣直接刺激了資本密集型產業的投資,使得資本密集產業過度投資,並且同時使得報酬率下降,最後為了增加報酬而再度增加槓桿。這樣的循環使得資金投注在風險高而且報酬率低的地方。

       ‧貸款對象是收到管制的,因此資源豐富的國企可以用低利借到許多錢,而民間企業無法在銀行借到錢只能透過高利貸貸款。因此國企就利用他可以輕易取得資金的權利,把借來資金再高利貸款給民間企業。高成本使得民間企業競爭力一開始就出於不利地位,扼殺了創新。而同時,整個社會的利潤也被不公平的分配。

 

  基本上,整個中國的經濟情況就在反應教科書上寫的,管制會造成資源錯誤的分配。過量的房地產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這已經導致報酬下滑,而且對未來留下了潛在的壞帳問題。另外,在過去的三十年裡,有大量的人口從農村走向了城市與工廠,使得生產力大幅度的提高,這大量的勞動力供應也就是所謂的人口紅利,所帶來的好處大過了資本錯配的影響。不用是明眼人也知道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經結束,這使得資源錯配的問題與風險不斷的顯現出來。


  另一個是”信貸擴張週期逆轉”,這其實是全球普遍面臨的問題。當貸款增加的時候,貸款得來的資金必然是用來消費或投資,這兩個行為都會使GDP增加,所以貸款的增加會帶來GDP的增加。而貸款增加的速度與GDP增加的速度並不一定相同,大多數的國家在過去十幾二十年信貸增加的速度都遠高於GDP增加的速度,過去10年中國信貸佔GDP從110%上升至210%以上,這個過程衍生出來的就是前述的一些問題,但信貸增加的速度不能可永遠大於GDP增加的速度,到了某個程度這樣的趨勢就會逆轉,信貸擴張的逆轉就是所謂的”去槓桿”,中國自去年2013年6月錢荒事件之後,信貸擴張週期開始逆轉。

  信貸擴張週期逆轉意味著,政策不再希望靠著資金的寬鬆(撒錢、印鈔)來支撐經濟的成長,以及認知到持續的貨幣擴張只會將問題延後並滾的更大。所以當整個社會的槓桿被吹得很大,借來的錢都投資在沒效率的地方,遇上政策收水,這勢必導致劣質債務出現問題。以下已經出現或將獲出現的狀況:

 

        ‧房企倒閉潮越演越烈,自今年3月以來,被曝光的房企資金斷裂就有10餘起,涉及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海南等多個省份。而媒體也開始頻頻出現樓價降價的消息,其中二線城市房價增幅明顯回落,並開始向一線城市蔓延,如杭州出現六八折的折扣、全國最大房企萬科加入減價、保力地產在廣州推出一成首付優惠(頭期款少繳總價一成)、時代地產旗下務業全線八八折。

       ‧今年下半年光信托基金就有2.3萬億到期,2014到期的信託資金是2012年借的,這部分資金借給了違約性高的基建公司,瑞士信貸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預期,從五六月開始每個月有5~10件的違約發生,並形成連鎖效應。

 

  中國的地方融資平台破產已經說了好多年了,或許2012的信託商品成功發售將風險延後了兩年,但是今年到期的信託商品如何再借新還舊呢?不借新還舊的話,這些借錢的企業有足夠的利潤還錢嗎?當李克強跟人民銀行都強調過個別金融產品違約難以避免,要讓市場的力量推廣利率的自由化,當政府態度轉變不再為所有的案件包底的時候,就知道破產事件在中國發生可預期的會越來越多。有看到一些分析說到中國政府會選擇性讓影響較小的案子破產,以免造成連鎖反應。這也說明了發生很多違約、破產是必然的,至於會不會造成連鎖效應,就讓我們隔岸觀火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