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後期末考 陳葆琳
購買最後期末考
生死多空之參悟與穿透
本書作者陳葆琳是雙親來自臺灣的傑出第二代移民士,哈佛大學畢業後,進入西北大學芬伯格醫學院就讀。其後在耶魯大學、美國國家癌症醫院實習期間即嶄露頭角,之後長期任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院,曾獲得無數醫學與教學殊榮。
這麼一位醫生,寫下了她認為作為一個醫生,最終最難,也永恆不只的最終測驗,其實正是在施行診斷甚至手術的關頭,一方面得在情感上保持距離,精準發揮醫生救人的職責,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懷抱健全人道心腸的人,自然會有的同理心與充沛的同情心。
這是她行醫15年後的第一本書,共分三篇,第一篇「原則」,從她醫學生時代上大體解剖課開始,談到第一次急救、第一次宣告死亡時,內心所受到的震撼以及隨之而起的種種思索;第二篇「行醫」則深入臨床工作核心,討論了醫生這一行業的本質矛盾之處:「醫療的首要目的是照顧病患,同時卻要刻意抹煞瀕死之人的人格特質」,而以己身專業意志凌駕其上。陳葆琳在第三篇「反思」想要經由「改變」上述本質矛盾的可能,重新面對「臨終照護」問題。最後以「當我們能真心關懷,才會成為真正的治癒者」,而所謂的「真心」,則是身為醫者當承認自己並非不朽之軀、承認自己與病患擁有共同的人性,在此前提之下,「視病如親」也才不致成為一句空話。
我認為這本書有著一個社會教育的價值和人生哲理的價值在其中,本書的前半段談到她在學校當個醫學生的所學與所聞,我第一次看到醫生用一種溫柔的口條讓我們知道大體解剖的種種,我們也可以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氣氛去了解實習醫生的點滴與其辛苦,就這個層面而言,這本書很值得高中老師或家裡有高中生的家長去替孩子們選購,這本書可以用平實的角度去讓孩子知道:
「這就是醫學院!看完以後請自己思考並選擇,這是不是自己一生的志業?」而不是用功利的誘惑去告訴小孩。
本書第二個探討層面真的很讓人震驚,那就是救生難道是醫生的唯一目的嗎?
「你們有沒有想過,在生命即將結束之際,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陳葆琳醫生這樣的自問著,「身為醫師、家屬與病人,我捫如何知道,何時該停止治療?改成緩何醫療?」
本書P230,陳醫師講了一個自己的臨床故事: 在陳醫師實習結束後過了一年,我告訴一位在派對喝醉酒而跌入泳池的十六歲男孩的媽媽,他的男孩可能腦死。一個星期之後,他的兒子稍有起色;雖然認知功能嚴重受損,但不再需要呼吸器。後來那位母親只要看到我進入大廳就會尾隨在後並大聲嚷嚷:「陳醫師是騙子醫生!」,竟然敢宣告他的兒子「腦死」,….三個禮拜以後,他的兒子因為心臟停止跳動而喪命,再也沒有離開醫院。
這段他的經驗讓我想到2008年1到6月,因為我在八千點以上看空景氣與股市,卻遭許多人辱罵與訕笑的心情。然而當股市跌到四千點的時候,卻也有許多親友與讀友對我不諒解,因為他們怪我當時「沒有強迫他們看空!」。
瀕臨或接近死亡是所有人都無法在短期間可以願意承認的事實,但是,人生的終點止於死亡,人的起點來自於誕生,到底醫生的天職是與死亡對抗?還是妥善地照顧一個人從生到死的過程呢?傳統的觀念下死亡彷彿成為一個醫生的挫敗代名詞,撤回治療意味的宣告失敗;真的是如此嗎?那麼!已經回天乏術的病患會不會被主流的醫藥體系給放棄呢?會不會只便成大量消耗藥品醫材的活提款機呢?什麼是有意義的生命呢?
陳醫師的疑問不免讓我對比著景氣與投資,人有生與死,景氣當然有榮與枯,投資更是有多與空,然而,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從來不曉得該如何去面對空頭的來臨,金融市場的專家更不會教導投資人在空頭市場下該如何處理自身的財富,更有甚者,不願相信景氣有其榮枯,一旦步入空頭慘遭套牢,就和那些奮勇地與死神搏鬥的外科醫師和家屬,一心想要搶救,一心想要攤平翻本,而不顧病患本身到底有沒有能力去承受「醫生對抗死神」這場戰爭的苦痛折磨,一如面對巨型景氣衰退時,停損與認輸更是一種具有大智慧的作法,陳醫師這本書一直反覆地提到類似的觀念:「放手!先聽聽病人想樣什麼東西。」
人註定會死。死亡是痛苦的,但死者不再感受痛苦,受苦的是死亡的過程,與陪伴在身邊的人。醫學進步讓許多絕症病人多存活一些時候,可是卻無法讓這條路寧靜與舒坦。我們該做到甚麼程度才算足夠?何時才是放手的時機?陳醫師讓我們知道除了醫療,醫生還應該付出更多的關懷,並且帶領末期病患及他們的家屬渡過那臨終的時刻。
為了多想陪家人或親愛的人最後幾個月,而讓瀕死的親人忍受末期癌或其它絕症的巨大苦痛,到底值不值得?只是大家捫心自問,當我們健康的當下,又因為無謂的爭吵、加班或疏離而浪費了多少可以和親人相聚的時光呢?
人終究會領悟生死,但始終看穿不透多空。
評:5顆星。
沉浸在書本的世界是耕讀生活的目的之一
09年春天是個悅讀天之選書
購買最後期末考
生死多空之參悟與穿透
本書作者陳葆琳是雙親來自臺灣的傑出第二代移民士,哈佛大學畢業後,進入西北大學芬伯格醫學院就讀。其後在耶魯大學、美國國家癌症醫院實習期間即嶄露頭角,之後長期任職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院,曾獲得無數醫學與教學殊榮。
這麼一位醫生,寫下了她認為作為一個醫生,最終最難,也永恆不只的最終測驗,其實正是在施行診斷甚至手術的關頭,一方面得在情感上保持距離,精準發揮醫生救人的職責,另一方面作為一個懷抱健全人道心腸的人,自然會有的同理心與充沛的同情心。
這是她行醫15年後的第一本書,共分三篇,第一篇「原則」,從她醫學生時代上大體解剖課開始,談到第一次急救、第一次宣告死亡時,內心所受到的震撼以及隨之而起的種種思索;第二篇「行醫」則深入臨床工作核心,討論了醫生這一行業的本質矛盾之處:「醫療的首要目的是照顧病患,同時卻要刻意抹煞瀕死之人的人格特質」,而以己身專業意志凌駕其上。陳葆琳在第三篇「反思」想要經由「改變」上述本質矛盾的可能,重新面對「臨終照護」問題。最後以「當我們能真心關懷,才會成為真正的治癒者」,而所謂的「真心」,則是身為醫者當承認自己並非不朽之軀、承認自己與病患擁有共同的人性,在此前提之下,「視病如親」也才不致成為一句空話。
我認為這本書有著一個社會教育的價值和人生哲理的價值在其中,本書的前半段談到她在學校當個醫學生的所學與所聞,我第一次看到醫生用一種溫柔的口條讓我們知道大體解剖的種種,我們也可以用一種比較輕鬆的氣氛去了解實習醫生的點滴與其辛苦,就這個層面而言,這本書很值得高中老師或家裡有高中生的家長去替孩子們選購,這本書可以用平實的角度去讓孩子知道:
「這就是醫學院!看完以後請自己思考並選擇,這是不是自己一生的志業?」而不是用功利的誘惑去告訴小孩。
本書第二個探討層面真的很讓人震驚,那就是救生難道是醫生的唯一目的嗎?
「你們有沒有想過,在生命即將結束之際,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陳葆琳醫生這樣的自問著,「身為醫師、家屬與病人,我捫如何知道,何時該停止治療?改成緩何醫療?」
本書P230,陳醫師講了一個自己的臨床故事: 在陳醫師實習結束後過了一年,我告訴一位在派對喝醉酒而跌入泳池的十六歲男孩的媽媽,他的男孩可能腦死。一個星期之後,他的兒子稍有起色;雖然認知功能嚴重受損,但不再需要呼吸器。後來那位母親只要看到我進入大廳就會尾隨在後並大聲嚷嚷:「陳醫師是騙子醫生!」,竟然敢宣告他的兒子「腦死」,….三個禮拜以後,他的兒子因為心臟停止跳動而喪命,再也沒有離開醫院。
這段他的經驗讓我想到2008年1到6月,因為我在八千點以上看空景氣與股市,卻遭許多人辱罵與訕笑的心情。然而當股市跌到四千點的時候,卻也有許多親友與讀友對我不諒解,因為他們怪我當時「沒有強迫他們看空!」。
瀕臨或接近死亡是所有人都無法在短期間可以願意承認的事實,但是,人生的終點止於死亡,人的起點來自於誕生,到底醫生的天職是與死亡對抗?還是妥善地照顧一個人從生到死的過程呢?傳統的觀念下死亡彷彿成為一個醫生的挫敗代名詞,撤回治療意味的宣告失敗;真的是如此嗎?那麼!已經回天乏術的病患會不會被主流的醫藥體系給放棄呢?會不會只便成大量消耗藥品醫材的活提款機呢?什麼是有意義的生命呢?
陳醫師的疑問不免讓我對比著景氣與投資,人有生與死,景氣當然有榮與枯,投資更是有多與空,然而,絕大多數的投資人從來不曉得該如何去面對空頭的來臨,金融市場的專家更不會教導投資人在空頭市場下該如何處理自身的財富,更有甚者,不願相信景氣有其榮枯,一旦步入空頭慘遭套牢,就和那些奮勇地與死神搏鬥的外科醫師和家屬,一心想要搶救,一心想要攤平翻本,而不顧病患本身到底有沒有能力去承受「醫生對抗死神」這場戰爭的苦痛折磨,一如面對巨型景氣衰退時,停損與認輸更是一種具有大智慧的作法,陳醫師這本書一直反覆地提到類似的觀念:「放手!先聽聽病人想樣什麼東西。」
人註定會死。死亡是痛苦的,但死者不再感受痛苦,受苦的是死亡的過程,與陪伴在身邊的人。醫學進步讓許多絕症病人多存活一些時候,可是卻無法讓這條路寧靜與舒坦。我們該做到甚麼程度才算足夠?何時才是放手的時機?陳醫師讓我們知道除了醫療,醫生還應該付出更多的關懷,並且帶領末期病患及他們的家屬渡過那臨終的時刻。
為了多想陪家人或親愛的人最後幾個月,而讓瀕死的親人忍受末期癌或其它絕症的巨大苦痛,到底值不值得?只是大家捫心自問,當我們健康的當下,又因為無謂的爭吵、加班或疏離而浪費了多少可以和親人相聚的時光呢?
人終究會領悟生死,但始終看穿不透多空。
評:5顆星。
沉浸在書本的世界是耕讀生活的目的之一
09年春天是個悅讀天之選書
二月
長路(閱讀中)
曉寺
赤目四十八瀑布殉情未遂
偽東京
zoo
丈量世界
三月份
一個人的好天氣
惡人
再見度度鳥
沙漠
鐵鼠之欖
美國眾神
勇者物語
轉瞬為風
喀布爾的書商
一刀未剪的童年
神秘的推拿師
明朝那些事兒(陸)
四月份
信
隨風飄舞的塑膠布
湖邊兇殺案
約束的場所
鴿子
中性
神保町書虫
慾望之石
都與京
女鼓手
戰前酒
深夜特急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