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獵豹新文章:我不是專家或大師又何妨!
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article_id=4721373
從這兩個表可以讓投資人知道很多事情
1、 從2001年以來,股市走了5年的多頭,漲幅至今121%,與NASDAQ的長期漲幅122%一模一樣,跟上海A股的漲幅126.7%、香港恆生指數漲幅129%、日本漲幅122%………幾乎是相當一致,所以台股沒有什麼補漲空間。那些說台股沒有表現的人根本是喊爽的或是喊來卸責的。
2、 從2000年以來,每年指數的高低點振幅是越來越低,這與臺股漸漸進入成熟市場有極大的關連。而到了2006年振幅有略為放大,但我無法藉此判斷台股是否已經擺脫了指數振幅收縮宿命的格局。
3、 就假設台股擺脫了振幅收縮的格局,變成上下起伏較大好了,就假設明年有2003年的振幅好了,因為03年與07年一樣都是大選前一年,執政黨作多加上一些無關投資的政治預期心理,那如果明年的振幅拉到2138點好了,來試算看看明年上萬點的可能性多大,10000-2138=7862點,也就是說用樂觀的振幅去算的話,如果明年要上萬點,則明年的低點是7862點,哇!那06年僅剩的十個交易日要狂漲324點,而且明年元月還不能回檔呢!也就是說從現在到元月上中旬大約二十個營業日起碼要拉500-600點,否則整個假設的架構通通破壞掉,以上週(12/4/-12/8)的周KD拉到歷史新高看來,未來三到四周要能有如此的拉升,恐怕要有相當大的利多與想像力。
4、 那我又假設另一種更具想像力的假設,假設明年的上下振幅可以達2002年2639點的空間好了,依舊假設明年高點是萬點好了,振幅2639點,則明年的低點是10000-2639=7361,距離現在的指數位置不遠,或許有些許機會走這種模式,只不過這樣的假設幾乎是從元月份就要開始一路起漲不回頭奔向萬點才有可能會合乎這種假設;也就是說今年年底的收盤價,明年不會也不能跌破,而這種可能性在台股從未發生過,台灣從來沒有發生過一年到頭的指數沒有一天跌破前一年收盤價的歷史。
5、 過去15年台股的指數,最強的一年當中,其最低點都會比前一年收盤低個5%,如果今年就以7300-7400點左右封關好了,那明年即便再大的多頭,都會回測5%,也就是7000點,那我用更富想像力的假設,明年臺灣恢復新興國家股市的活潑好了,一年起伏3000點(這已經是1995-1998年的振幅水準了),明年才會攻上萬點。
6、 從三種假設來看,明年能否攻上萬點,從指數的歷史發展與經驗來說,可能性真的不大,而從台股是否具有補漲空間而言,相較於美日中等股市的表現,台股的過去長線漲幅可以說是與國際接軌與相符,補漲之說也沒有根據,總不能要追上那些產油國或生產原物料國家的股市吧!
近期最熱門的萬點預測一一出籠,從過往的經驗而言,預測指數是不可行的,誰有把握能夠全盤掌握未來一年內的國際變化、總體趨勢與產業變革,甚至誰能預言出未來一年內碰到什麼樣的突發狀況,負責任與愛惜名譽的分析人員都不至於去幹出這種蠢事,誰會去做這種很容易槓龜的預言而事後遭人恥笑呢?或許以前沒有人會去注意各個媒體名嘴大師國師到底看走眼了到多離譜的程度,不過以後有新興的WEB2.0的力量,太離譜的分析很容易在網路世界遭受合理但無情的批判!無論如何,為何還有一堆的預測者願意冒風險去作大膽的假設呢?這家「萬點株式會社」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膏藥?這家「萬點株式會社」的經營項目是什麼?這家「萬點株式會社」的參與者又是哪些呢?
一、 外資的小金童玉女:外資研究圈裡頭難免有些比較小牌,薪水獎金比較低的(即使是比較低,都有年薪七百八百萬之譜),他們為了想要一炮而紅,總要提出一些讓人驚奇的言論與報告,萬一真的讓他們賭對了,就很有可能成為外資界的一哥或一姐,年新立刻三級跳到千萬以上,分析能力立刻進入所謂的排行榜(真的有這種東西,不要笑!);像1999年2月高盛證券的網路天后柯恩女士不就是發表了一篇談本夢比的網路股分析,因而一炮而紅,連私人飛機都被配置了一部呢!誰還再乎一年後網路泡沫夢醒時刻,百分之九十五的網路股從此消失在大家生存的地球上呢!
二、 媒體大亨們:如果媒體寫的東西都像總幹事或獵豹分析師般的枯燥無味,講一堆總經財報基本面,或提一大堆警語提醒讀者的話,那這份媒體誰要買來看了?閱讀財經媒體的讀者其心態都已經有「偏多」的既定想法,去買媒體來閱讀不過是要一求明牌或方向,二求心理慰藉,三求集體認同;豈不是喊的越聳動就能帶動更大的銷售量,進而帶來更大的廣告收益甚至影響力。
三、 銀行理專:這就不用提了吧!理專如果告訴你明年台股可能是盤整的話,那你還會透過他去買商品嗎?
四、 收會員的老師大師們:不值得我去討論。
族繁不及備載,這家「萬點株式會社」的營業項目就是如此,兩年不開張,開張就要轟轟烈烈,祝他們生意興隆。
來探討更嚴肅的架構,從2002年以來至今,台灣股票的長多與一些每個階段的熱門族群,這些個股與類股的長期多頭到底是如何發生的?還有五年來每波漲升的內容與關鍵為何?
2002-2004年:漲升的族群是面板,友達從16元漲到80元,其根本的主因是聯友與達碁的合併與彩晶的提早出局,加上中國的競爭對手無法加入,以及日本SONY與SHARP策略性的放棄面板的大量生產,轉而扶持台灣廠商來壓抑對手韓國三星而造成的面板世紀大行情。
2003-2005年:PCB:公元1999年華通因為錯估形勢蓋了一座耗資近百億的大園廠,事後INTEL因為總總因素(其背後故事曲折離奇,但非本文重點,我就不談了。)沒有下單給華通,造成華通發生了好幾年的嚴重虧損,以至於其他PCB廠在2000-2002年間沒人願意大幅擴充產能,一旦到了03-05年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狂潮之際,PCB產業竟然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供給缺口。
2003-2005年:封測:因為臺灣當局極力阻擋高階封測廠赴大陸投資,以致於連續幾年封測的產能無法擴充過快,而當時日月光中壢廠的一把大火,竟然燒出封測的供給缺口,造成封測相關公司在那幾年走出了一波大多頭。
2002-2004年:航運:這個族群更是傳奇,當2000-2001年網路泡沫後,幾乎大部份的航運公司都不敢積極打造新船,到了02年底開始,由於金屬原物料開始觸底反彈,一些船公司的老闆竟然看準了廢鐵的飆升行情,開始拆掉了一些舊船拿去原物料市場出售,加上當時印度拆船業興起且成本低廉,拆船竟然比接單載貨還好賺,於是一條條的船進入拆船廠,到了03年底開始竟然造成了航運業的船隻大量不足,開啟了航運股的兩年大多頭。
2005-2006年:覆晶基板:05年初INTEL開始規劃雙核心CPU的架構,由於雙核心需要用到較高階的基板-也就是FC,於是當時世界前兩大的FC廠將產能挪給INTEL去使用,而當時他們預估INTEL的產能相當大,所以擴產能的方向不願意擴在中低階FC,而日本的IBIDEN與新光電氣當時也不敢接一些INTEL以外的長期訂單,怕INTEL的訂單萬一湧進時會措手不及,整個故事就是如此,卻意外地造成中低階基板與部分高階FC的大量供給缺口,讓台灣幾家基板廠因而接單接到手軟。
2002-2003年的南部房地產:02年引進的AMC,以大破大立的手法將南佈的一些不良債權提早處理完畢,將市場的低點提早創造出來,造成南部房市的觸底翻揚行情。
2004-2006年:宏達電:在2004年間微軟推出手機的作業系統,而主要的手機大廠Moto、nokia與SE等不願意讓微軟進入這個市場,刻意地選擇忽略並將微軟排除在手機圈外,不料微軟轉個彎與台灣的供應鍊搭上生產關係,而造就出智慧型手機的大放異彩。
2004年秋天:博達、勁永、訊碟、皇統、洪士英等等弊案造成電子股人人自危,卻意外地造成電子股提早落底,走出04年末-06年初的消費性電子大行情。
2006年初:執政黨的廢除國統論,卻意外的引爆台北豪宅的驚人買氣,也顛覆了政治與房市之間的刻板關係。
回顧了近年來的一些產業變革與多空之間,其實許多人會覺得這幾年股市不好的原因有三
1、 媒體刻版印象,其原因大家都知道,攸關政治不在這個BLOG中討論。
2、 刻板的多空觀念,如2003年八月份農曆鬼月時,竟然會有營建股的飆漲與房地產的大戶買氣。
3、 多數人評斷產業都只關心到需求面,而沒有將研究的重心放在供給面,最近幾年來電子產品的需求從來沒有失去成長動能,但多數的產業其成長的幅度近年來卻是十分的固定,全球消費人口從美國擴散到歐洲日本中國甚至新興國家,造就了需求面的極度持穩,需求面不再有大起大落的表現,所以投資與研究各個產業的成敗關鍵幾乎都是供給面所決定的,供給的失衡才是造就買賣的時點的主因之ㄧ。
太平山by godchild
有哪些行業近來有失衡的現象
一、 光纖:
2000-2001的光纖投資熱潮,造成了一窩蜂投入與一窩蜂的慘敗退出,從2002-2005年間,一家家光纖產業相關業者接連的樧羽而歸,連最具製造整合實力的鴻海鳳凰計劃都無疾而終,只不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條條的光纖網路靜悄悄地鋪在海底、鋪在荒漠中,2005年開始美日歐等國家極力發展更快速的寬頻上網時,卻回過神來窺見了這些遺跡,從05年至今以國家力量來架設過去未竟之夢,紛紛地將「最後一哩」、「光纖到府」的工程一步一步地去鋪設,以迎接已經到來的WEB2.0甚至WEB3.0的時代需求。
二、 散熱產業:
這個產業更是有趣,2004年曾經輝煌過一陣子,而當初竟然被形容成雙核心的受惠產業,05-06年間,一些頭腦不清楚基礎物理沒唸好的一些大師,竟然喊出雙核心的散熱需求會大增,沒想到既然是兩個CPU,其產生的熱能其實是平均分擔,反而較以前單核心CPU時所釋放的熱能還低,加上奈米科技的運用,05-06年間散熱片、模組、導管與風扇陷入了供過於求的窘境;不過到了06年的下半年起,因為殺價以致於一些散熱元件的單價低到模組廠不需要自行IN-house,以及日本大廠不敷虧損與公司策略調整轉向下,這個行業的供給缺口逐漸彌平;Vista效應帶動繪圖卡效能增加且瓦數提高﹐目前繪圖卡搭載熱導管比率不到十%﹐明年將會提升﹐有業者認為這是Vista概念股商機當中會最早發酵的部份;另外一台NB要用到二‧五根散熱棒﹐而PSIII要用到五根散熱管,在明年NB出現上看七五○○萬台的預估以及PSIII出貨量將慢慢升溫的激勵下﹐這幾項產品將使散熱族群景氣一掃過去一年半來的陰霾。
三、 證券業:
提到這個一定令人好奇,這個產業有什麼令人興奮與期待的,坦白說,就需求面而言,的確07年的行情不見得會對証券業會帶來什麼活水,但是我發覺証券業是金融業當中整併的最徹底的一個子產業,而明年即將開放外資的融資業務,也讓這個融資業務帶來十分大的想像空間,外資的進出已經佔了台股的相當的比重,在過去幾年也無形壓縮到券商的融資空間,而一但開放外資的融資業務,券商藉著過去幾年來與外資的接單關係,應該會比本國銀行更有機會分享到這塊大餅。
四、 另外值得明年注意的行業還有音樂手機下載風潮下的磁碟空間需求、世界富人增加下的賭博商機、遊戲機世代交替下的受惠零組件、……功課還很多,大家慢慢地做吧!萬點會不會來其實根本不那麼重要吧!
太魯閣神秘峽谷 by godchild
巴拉卡公路晚霞by godchild
p.s:大家請擁躍投稿
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article_id=4721373
從這兩個表可以讓投資人知道很多事情
1、 從2001年以來,股市走了5年的多頭,漲幅至今121%,與NASDAQ的長期漲幅122%一模一樣,跟上海A股的漲幅126.7%、香港恆生指數漲幅129%、日本漲幅122%………幾乎是相當一致,所以台股沒有什麼補漲空間。那些說台股沒有表現的人根本是喊爽的或是喊來卸責的。
2、 從2000年以來,每年指數的高低點振幅是越來越低,這與臺股漸漸進入成熟市場有極大的關連。而到了2006年振幅有略為放大,但我無法藉此判斷台股是否已經擺脫了指數振幅收縮宿命的格局。
3、 就假設台股擺脫了振幅收縮的格局,變成上下起伏較大好了,就假設明年有2003年的振幅好了,因為03年與07年一樣都是大選前一年,執政黨作多加上一些無關投資的政治預期心理,那如果明年的振幅拉到2138點好了,來試算看看明年上萬點的可能性多大,10000-2138=7862點,也就是說用樂觀的振幅去算的話,如果明年要上萬點,則明年的低點是7862點,哇!那06年僅剩的十個交易日要狂漲324點,而且明年元月還不能回檔呢!也就是說從現在到元月上中旬大約二十個營業日起碼要拉500-600點,否則整個假設的架構通通破壞掉,以上週(12/4/-12/8)的周KD拉到歷史新高看來,未來三到四周要能有如此的拉升,恐怕要有相當大的利多與想像力。
4、 那我又假設另一種更具想像力的假設,假設明年的上下振幅可以達2002年2639點的空間好了,依舊假設明年高點是萬點好了,振幅2639點,則明年的低點是10000-2639=7361,距離現在的指數位置不遠,或許有些許機會走這種模式,只不過這樣的假設幾乎是從元月份就要開始一路起漲不回頭奔向萬點才有可能會合乎這種假設;也就是說今年年底的收盤價,明年不會也不能跌破,而這種可能性在台股從未發生過,台灣從來沒有發生過一年到頭的指數沒有一天跌破前一年收盤價的歷史。
5、 過去15年台股的指數,最強的一年當中,其最低點都會比前一年收盤低個5%,如果今年就以7300-7400點左右封關好了,那明年即便再大的多頭,都會回測5%,也就是7000點,那我用更富想像力的假設,明年臺灣恢復新興國家股市的活潑好了,一年起伏3000點(這已經是1995-1998年的振幅水準了),明年才會攻上萬點。
6、 從三種假設來看,明年能否攻上萬點,從指數的歷史發展與經驗來說,可能性真的不大,而從台股是否具有補漲空間而言,相較於美日中等股市的表現,台股的過去長線漲幅可以說是與國際接軌與相符,補漲之說也沒有根據,總不能要追上那些產油國或生產原物料國家的股市吧!
近期最熱門的萬點預測一一出籠,從過往的經驗而言,預測指數是不可行的,誰有把握能夠全盤掌握未來一年內的國際變化、總體趨勢與產業變革,甚至誰能預言出未來一年內碰到什麼樣的突發狀況,負責任與愛惜名譽的分析人員都不至於去幹出這種蠢事,誰會去做這種很容易槓龜的預言而事後遭人恥笑呢?或許以前沒有人會去注意各個媒體名嘴大師國師到底看走眼了到多離譜的程度,不過以後有新興的WEB2.0的力量,太離譜的分析很容易在網路世界遭受合理但無情的批判!無論如何,為何還有一堆的預測者願意冒風險去作大膽的假設呢?這家「萬點株式會社」到底葫蘆裡賣什麼膏藥?這家「萬點株式會社」的經營項目是什麼?這家「萬點株式會社」的參與者又是哪些呢?
一、 外資的小金童玉女:外資研究圈裡頭難免有些比較小牌,薪水獎金比較低的(即使是比較低,都有年薪七百八百萬之譜),他們為了想要一炮而紅,總要提出一些讓人驚奇的言論與報告,萬一真的讓他們賭對了,就很有可能成為外資界的一哥或一姐,年新立刻三級跳到千萬以上,分析能力立刻進入所謂的排行榜(真的有這種東西,不要笑!);像1999年2月高盛證券的網路天后柯恩女士不就是發表了一篇談本夢比的網路股分析,因而一炮而紅,連私人飛機都被配置了一部呢!誰還再乎一年後網路泡沫夢醒時刻,百分之九十五的網路股從此消失在大家生存的地球上呢!
二、 媒體大亨們:如果媒體寫的東西都像總幹事或獵豹分析師般的枯燥無味,講一堆總經財報基本面,或提一大堆警語提醒讀者的話,那這份媒體誰要買來看了?閱讀財經媒體的讀者其心態都已經有「偏多」的既定想法,去買媒體來閱讀不過是要一求明牌或方向,二求心理慰藉,三求集體認同;豈不是喊的越聳動就能帶動更大的銷售量,進而帶來更大的廣告收益甚至影響力。
三、 銀行理專:這就不用提了吧!理專如果告訴你明年台股可能是盤整的話,那你還會透過他去買商品嗎?
四、 收會員的老師大師們:不值得我去討論。
族繁不及備載,這家「萬點株式會社」的營業項目就是如此,兩年不開張,開張就要轟轟烈烈,祝他們生意興隆。
來探討更嚴肅的架構,從2002年以來至今,台灣股票的長多與一些每個階段的熱門族群,這些個股與類股的長期多頭到底是如何發生的?還有五年來每波漲升的內容與關鍵為何?
2002-2004年:漲升的族群是面板,友達從16元漲到80元,其根本的主因是聯友與達碁的合併與彩晶的提早出局,加上中國的競爭對手無法加入,以及日本SONY與SHARP策略性的放棄面板的大量生產,轉而扶持台灣廠商來壓抑對手韓國三星而造成的面板世紀大行情。
2003-2005年:PCB:公元1999年華通因為錯估形勢蓋了一座耗資近百億的大園廠,事後INTEL因為總總因素(其背後故事曲折離奇,但非本文重點,我就不談了。)沒有下單給華通,造成華通發生了好幾年的嚴重虧損,以至於其他PCB廠在2000-2002年間沒人願意大幅擴充產能,一旦到了03-05年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狂潮之際,PCB產業竟然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供給缺口。
2003-2005年:封測:因為臺灣當局極力阻擋高階封測廠赴大陸投資,以致於連續幾年封測的產能無法擴充過快,而當時日月光中壢廠的一把大火,竟然燒出封測的供給缺口,造成封測相關公司在那幾年走出了一波大多頭。
2002-2004年:航運:這個族群更是傳奇,當2000-2001年網路泡沫後,幾乎大部份的航運公司都不敢積極打造新船,到了02年底開始,由於金屬原物料開始觸底反彈,一些船公司的老闆竟然看準了廢鐵的飆升行情,開始拆掉了一些舊船拿去原物料市場出售,加上當時印度拆船業興起且成本低廉,拆船竟然比接單載貨還好賺,於是一條條的船進入拆船廠,到了03年底開始竟然造成了航運業的船隻大量不足,開啟了航運股的兩年大多頭。
2005-2006年:覆晶基板:05年初INTEL開始規劃雙核心CPU的架構,由於雙核心需要用到較高階的基板-也就是FC,於是當時世界前兩大的FC廠將產能挪給INTEL去使用,而當時他們預估INTEL的產能相當大,所以擴產能的方向不願意擴在中低階FC,而日本的IBIDEN與新光電氣當時也不敢接一些INTEL以外的長期訂單,怕INTEL的訂單萬一湧進時會措手不及,整個故事就是如此,卻意外地造成中低階基板與部分高階FC的大量供給缺口,讓台灣幾家基板廠因而接單接到手軟。
2002-2003年的南部房地產:02年引進的AMC,以大破大立的手法將南佈的一些不良債權提早處理完畢,將市場的低點提早創造出來,造成南部房市的觸底翻揚行情。
2004-2006年:宏達電:在2004年間微軟推出手機的作業系統,而主要的手機大廠Moto、nokia與SE等不願意讓微軟進入這個市場,刻意地選擇忽略並將微軟排除在手機圈外,不料微軟轉個彎與台灣的供應鍊搭上生產關係,而造就出智慧型手機的大放異彩。
2004年秋天:博達、勁永、訊碟、皇統、洪士英等等弊案造成電子股人人自危,卻意外地造成電子股提早落底,走出04年末-06年初的消費性電子大行情。
2006年初:執政黨的廢除國統論,卻意外的引爆台北豪宅的驚人買氣,也顛覆了政治與房市之間的刻板關係。
回顧了近年來的一些產業變革與多空之間,其實許多人會覺得這幾年股市不好的原因有三
1、 媒體刻版印象,其原因大家都知道,攸關政治不在這個BLOG中討論。
2、 刻板的多空觀念,如2003年八月份農曆鬼月時,竟然會有營建股的飆漲與房地產的大戶買氣。
3、 多數人評斷產業都只關心到需求面,而沒有將研究的重心放在供給面,最近幾年來電子產品的需求從來沒有失去成長動能,但多數的產業其成長的幅度近年來卻是十分的固定,全球消費人口從美國擴散到歐洲日本中國甚至新興國家,造就了需求面的極度持穩,需求面不再有大起大落的表現,所以投資與研究各個產業的成敗關鍵幾乎都是供給面所決定的,供給的失衡才是造就買賣的時點的主因之ㄧ。
太平山by godchild
有哪些行業近來有失衡的現象
一、 光纖:
2000-2001的光纖投資熱潮,造成了一窩蜂投入與一窩蜂的慘敗退出,從2002-2005年間,一家家光纖產業相關業者接連的樧羽而歸,連最具製造整合實力的鴻海鳳凰計劃都無疾而終,只不過,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一條條的光纖網路靜悄悄地鋪在海底、鋪在荒漠中,2005年開始美日歐等國家極力發展更快速的寬頻上網時,卻回過神來窺見了這些遺跡,從05年至今以國家力量來架設過去未竟之夢,紛紛地將「最後一哩」、「光纖到府」的工程一步一步地去鋪設,以迎接已經到來的WEB2.0甚至WEB3.0的時代需求。
二、 散熱產業:
這個產業更是有趣,2004年曾經輝煌過一陣子,而當初竟然被形容成雙核心的受惠產業,05-06年間,一些頭腦不清楚基礎物理沒唸好的一些大師,竟然喊出雙核心的散熱需求會大增,沒想到既然是兩個CPU,其產生的熱能其實是平均分擔,反而較以前單核心CPU時所釋放的熱能還低,加上奈米科技的運用,05-06年間散熱片、模組、導管與風扇陷入了供過於求的窘境;不過到了06年的下半年起,因為殺價以致於一些散熱元件的單價低到模組廠不需要自行IN-house,以及日本大廠不敷虧損與公司策略調整轉向下,這個行業的供給缺口逐漸彌平;Vista效應帶動繪圖卡效能增加且瓦數提高﹐目前繪圖卡搭載熱導管比率不到十%﹐明年將會提升﹐有業者認為這是Vista概念股商機當中會最早發酵的部份;另外一台NB要用到二‧五根散熱棒﹐而PSIII要用到五根散熱管,在明年NB出現上看七五○○萬台的預估以及PSIII出貨量將慢慢升溫的激勵下﹐這幾項產品將使散熱族群景氣一掃過去一年半來的陰霾。
三、 證券業:
提到這個一定令人好奇,這個產業有什麼令人興奮與期待的,坦白說,就需求面而言,的確07年的行情不見得會對証券業會帶來什麼活水,但是我發覺証券業是金融業當中整併的最徹底的一個子產業,而明年即將開放外資的融資業務,也讓這個融資業務帶來十分大的想像空間,外資的進出已經佔了台股的相當的比重,在過去幾年也無形壓縮到券商的融資空間,而一但開放外資的融資業務,券商藉著過去幾年來與外資的接單關係,應該會比本國銀行更有機會分享到這塊大餅。
四、 另外值得明年注意的行業還有音樂手機下載風潮下的磁碟空間需求、世界富人增加下的賭博商機、遊戲機世代交替下的受惠零組件、……功課還很多,大家慢慢地做吧!萬點會不會來其實根本不那麼重要吧!
太魯閣神秘峽谷 by godchild
巴拉卡公路晚霞by godchild
p.s:大家請擁躍投稿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