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股票的分析建立在太多的假設上,所以,就實際的效用來說,大部份的普通股是難以分析的。例如,隨著利率不同,折現率也會隨之改變,股票的評價也因此而不同。又例如,公司如果有進出口交易的話,匯率的變動也會對毛利產生影響。再或者,公司所持有的有價証卷、不動產等也都會隨著時間而變動。
雖然事實是如此,但基於投機的理由,套句伏爾泰的說法:「即使沒有所謂的股票分析的方法,也要捏造一個」。
我們先看看底下二個例子(一個當年所謂成長股、另一個是優異的價值股):
1.根據吳啟銘
企業評價一書(2002年10月初版四刷)中,以現金流折現模式(DCF)來分析威盛的價值。其結果為
樂觀 悲觀 最可能
92~98年 856元 301元 507元
事後來看(現在股價約10元),這樣的分析結果當然很離譜,但若以當時的情境來看呢?
我要說的是,這個例子並不意味DCF不能使用,只是使用這個模型時有太多的假設:(1)營收成長率(2)毛利率(3)稅率(4)再投資率(5)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這些東西一直在變動,隨時會影響評價。而當我們得到更新的資料之前,股價早已把這些資訊反映了。
2.在http://www.wretch.cc/blog/aiolex/28054463 對中聯資有完整而且精彩的分析~
股東盈餘折現模式推算出合理的價格為29.19元,從2000~2006年不管哪一天買進,至今的年報酬率將介於9.69%~30.86%。
這個分析的結論有二個地方要弄清處:
(1)如果你希望套利,那麼,誰會以合理的價格來買你手中的持股?如果你打算要長期持有20年,則以此價格買進的預期報酬率,其實相當於你所使用的折現率。
(2)中聯資是景氣循環股,而過去的六、七年間是原物料向上的大循環,但接下來呢?用過去景氣向上的基礎來估算股票時,要十分地小心。
所以,我以澄清下面幾件事來做結尾~~
1.股票分析不是那麼科學也不是那樣精確,不要被自己及別人的分析給催眠了,因為股票的價值(如果有的話)不會因為你用了什麼高級的模型而有所改變。
2.要弄清處股票分析的關鍵假設是什麼,而且持續追踪並調整評價。
3.根據分析的結果操作時,要先想想萬一錯了會有什麼後果,不要讓自己承受了過大的風險。
總按: 此為網友來稿...非本人的意見,
雖然事實是如此,但基於投機的理由,套句伏爾泰的說法:「即使沒有所謂的股票分析的方法,也要捏造一個」。
我們先看看底下二個例子(一個當年所謂成長股、另一個是優異的價值股):
1.根據吳啟銘
企業評價一書(2002年10月初版四刷)中,以現金流折現模式(DCF)來分析威盛的價值。其結果為
樂觀 悲觀 最可能
92~98年 856元 301元 507元
事後來看(現在股價約10元),這樣的分析結果當然很離譜,但若以當時的情境來看呢?
我要說的是,這個例子並不意味DCF不能使用,只是使用這個模型時有太多的假設:(1)營收成長率(2)毛利率(3)稅率(4)再投資率(5)加權平均資金成本。這些東西一直在變動,隨時會影響評價。而當我們得到更新的資料之前,股價早已把這些資訊反映了。
2.在http://www.wretch.cc/blog/aiolex/28054463 對中聯資有完整而且精彩的分析~
股東盈餘折現模式推算出合理的價格為29.19元,從2000~2006年不管哪一天買進,至今的年報酬率將介於9.69%~30.86%。
這個分析的結論有二個地方要弄清處:
(1)如果你希望套利,那麼,誰會以合理的價格來買你手中的持股?如果你打算要長期持有20年,則以此價格買進的預期報酬率,其實相當於你所使用的折現率。
(2)中聯資是景氣循環股,而過去的六、七年間是原物料向上的大循環,但接下來呢?用過去景氣向上的基礎來估算股票時,要十分地小心。
所以,我以澄清下面幾件事來做結尾~~
1.股票分析不是那麼科學也不是那樣精確,不要被自己及別人的分析給催眠了,因為股票的價值(如果有的話)不會因為你用了什麼高級的模型而有所改變。
2.要弄清處股票分析的關鍵假設是什麼,而且持續追踪並調整評價。
3.根據分析的結果操作時,要先想想萬一錯了會有什麼後果,不要讓自己承受了過大的風險。
總按: 此為網友來稿...非本人的意見,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