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切記!買銀行千萬別花自己的錢。』台北金融物語二部曲金控迷霧 黃國華

        通縮最主要的成因:史上最大房市泡沫的崩裂。

        全球金融之所以會捲進去這樣大的一個漩渦,實在與美國在2005年以前將利率維持在60年來最低,以及近年來財務與科技的結合及創新大有關係。簡單來說,美國房地產泡沫的形成與破滅雖是造成此次美國金融機構紛紛中箭落馬的主因;但若不是因為利率政策的失誤及財務工程的創新的推波助瀾,房市泡沫也不至於吹到這麼大才破滅。
  
        估計全球已開發國家房地產總值自2000年至2006年間從40兆美元增加到100兆美元。

        葛林斯班從2000到2004年放出了太多資金,吹起了房地產泡沫來解決網路泡沫,雖然他從2004年起就反向升息想要收回過多的流動資金,只是,他的升息速度過慢(每次半碼到一碼,四年下來一共升了十七次,),緩慢的過程讓房屋市場完全失去戒心,甚至因為利率上漲的高度預期心理而造成購屋者產生了「先借先贏」的逆市場心理,緩慢升息非但沒有造成冷卻的效果,卻演變成新房屋的搶建,以及房貸戶與投資客的搶借貸款,當然華爾街的那些人相當樂於見到這樣的心理。

        此外,由於房貸利率的上揚,造成許多財力堅強的房貸者不願意再借入高成本的房貸,於是華爾街找上了那些沒有議價能力甚至於還款能力薄弱的客戶,因為只有這些人才會接受高利率的借款,於是次等級信用的房貸就越來越多了。次級房貸占全部房貸的比率由2003年的10%增加到2006年的26%,而因為次級房貸不但是貸款給其實不符合條件的客戶,更因為有兩年幾乎完全不用繳款的「寬限期」,也還是有許多人沒有受到利率上升的影響,照樣申請房貸購屋。只不過兩年的蜜月期終究得結束,幸福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

       這些大量推出次級房屋貸款的金融業,雖然短時間內創造出相當亮眼的業績,但次級房屋貸款本身仍具有相當的風險。為了分擔風險,債權被重新包裝成債權擔保憑證 (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出售給投資銀行。這些華爾街的投資銀行不斷地向這些房貸業者買入各式各樣的高收益CDO。

       這些操作到了2004年以後發生了變化,美國Fed開始拉高了利率,如前文所提,更大筆的次級房貸需求與更多的CDO流入貨幣市場,擅於以短支長的避險基金發現貨幣市場短期借貸或商業本票的成本逐步墊高,CDO收益與短期借款之間的利差逐漸縮小,這時後日本銀行出現了,經過1999-2002年整併改革的日本銀行想要更積極的國際化,以及替日本國內龐大資金尋求出路,於是,不到2%的借貸成本以及搖搖欲墜的日圓匯率就變成避險基金的大肥肉,沒多久,她們發現日本的錢真的多到借不完,在2006年以前,日本央行貸款利率僅為1.5%;普通 CDO 利率可能達到12%,所以投資銀行光靠利差就賺得滿滿滿了。

        投資銀行、房貸業者與保險公司內部總有些敢冒險的高學歷天才,他們認為投資銀行的玩法太保守太拘謹,於是這些人紛紛跳出來自立門戶成立了幾萬家避險基金,這些聲名狼藉的避險基金由於本身信用遠不及美林高盛那些老東家,於是他們找上了受長期利率維持在低檔所苦以致於收益不佳的保險公司,兩者一拍即合,他們聯手用大量持有的CDO打造並捧紅了另一新產品 CDS (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違約交換),投資銀行將部位中的CDO,每年提撥一部份做為保費,若發生問題,則由保險公司理賠一定的金額。有了像AIG這種保險公司的保證下,避險基金所持有的這些CDO商品立刻被評為AAA級,於是她們不斷地將更大量的次級房貸證券化成CDO,並將CDO做各種信用分級,並把一堆CDO又組合成基金型態的結構商品。

        向日本人借錢去買CDO,將CDO包裝成結構債再賣出,如果事情只演變至此,後來的風暴就不會這麼大,剛剛提到了一個衍生性商品CDS,它改變了金融市場的遊戲生態,它引導了保險公司進入衍生性金融市場商品,以為把幾個新的大富翁帶進高風險遊戲裡,就可以降低風險,沒想到一如吳三桂引清兵入山海關,一發不可收拾;到了大概2006年,日本竟然復甦了,從2007年起日圓不再貶值了,龜毛成性的日本銀行的資金似乎不像2003-2005年那麼的豐沛。這就是我在本書中一直討論日圓的理由。

        山不轉人轉,華爾街發現了另一批更多金更阿沙力的金主,她們是販賣原物料累積一堆油元的阿拉伯、俄羅斯,以及販賣廉價勞力與貨品的中國與印度,這些國家被華爾街那些人灌了迷湯,給了一個「金磚四國」的恩客外號,就把鈔票源源不斷地買進這些越來越危險的次貸商品,於是這些CDO、CDS商品經由大型保險公司的保證(或掩飾)之下,找到了新的金主恩客,直到2007年的六月,過熱的次貸核子風暴就從投資銀行Bear Stearns這根核子反應爐心開始溶解了。

        風光了整整 5年的美國房地產終於從頂峰重重摔了下來,這條食物鏈也終於開始斷裂。因為房價下跌,優惠貸款利率的時限到了之後,先是普通民眾無法償還貸款,然後房屋貸款公司倒閉,避險基金大幅虧損,繼而連累AIG保險公司和貸款的銀行,花旗、摩根相繼發佈巨額虧損報告,同時投資避險基金的各大投資銀行也紛紛虧損,然後股市大跌,民眾普遍虧錢,無法償還房貸的民眾繼續增多….故事似乎找不到盡頭。』

        整個通貨緊縮來自於房地產的泡沫引爆,而會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卻是由於人們的無知與貪婪。

       雖然經濟學家對「泡沫經濟」的定義還莫衷一是,但至少已有下列三點共識:
       一、「市場價值遠超過其真實的價值」:
       所謂的泡沫經濟,指的是經濟中「虛擬成分」的比重超出了實際價值,使得經濟結構出現嚴重扭曲。
        二、「存在假性的超額需求」:
       在泡沫經濟下,即使價格已經很高,但由於假性的超額需求極度旺盛,使得大多數投資人仍預期價格會再升高,於是勇於追高買進,形成「過多的資金,追逐較少的商品或資產」的現象。
        三、「非理性的榮景」:
        由於公眾行為非理性的投資狂熱,加上希望一夜致富的人性貪婪,致使每個投資人都相信價格永遠不會下跌,可以更高的價格轉手賣出,深信自己不是那隻「最後的老鼠」,以致「泡沫愈吹愈大」。

        產生房市泡沫的根源有三:金融業、監管機構和評級機構。金融業是華爾街的魔法師,他們發明了理應能廣泛分散風險的證券,而實際上這些證券卻產生了超出合理水平的過多的槓桿。

        如此大的泡沫還需要有短視近利的房貸業者、不知天高地厚的購屋者和不知風險為何物的投資者參與其中。不過如果不是金融機構將個人次級房貸進行分拆重新結構化成證券的話,情況還不至如此糟糕。投資者認為這些有著五花八門簡稱的證券比其背後的貸款要更加安全。這些券商的做法看起來就像是在把一點兒毒藥放進一個大水庫裡面稀釋,以求風險的分散,而實際上,隨著毒藥越來越多(結構證券發行量大增),以及水庫的水漸漸蒸發(從長期國庫券利率低於短期國庫率利率,就可知道支應這些房貸商品的資金大多來自於短期資金),於是他們把整個水庫都污染了。

        理論上風險分散這個想法很好,不過實際上,這要取決於分散給了什麼人;從事後看來,金融業並沒有把風險分散給那些強手,而是分散給了那些承受不住風險的弱者,最後反而使動盪加劇了,如在台灣販售之雷曼兄弟發行的連動債幾乎都是由散戶承購。此外,金融業從頭到尾根本搞不清楚經由自己承銷出去或留下來成為投資部位的金融商品的風險值。

        其實,人們能從歷史學到的教訓,就是人們永遠從歷史學不到教訓。原因是當金融業的獲利看來輕而易舉時,這些人便變得傲慢。華爾街會對這些高度風險的次貸證券,及曖昧不明的衍生性金融商品胃口這麼大,與他們根本不了解這些產品的本質有極大關聯。就像LTCM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想像不到俄羅斯會違約,或是雷曼也想像不到房價會急遽下跌;或許是,他們根本也不想去了解,因為高額且快訴累積的承銷佣金與買賣利益等著他們去幹活呢。

        在一個現代的資本主義體系中,金融監理機構應該要提供防護使市場不至把經濟推向懸崖。但就全球的監管機構幾乎都沒有做到這一點。金融監理機構沒能阻止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購屋者去購買他們負擔不起或一無所知的房屋;且一而再的成為幫兇,從台灣的08年「馬上好」的氛圍更可以明顯看出,當新政者幾乎是用一種「房市榮景」的暗示成為選舉政見時,政客-建商-銀行這個鐵三角當然會將搖搖欲墜的房地產風險推向更險竣的深淵內,而金融監理機構能夠不當幫兇就已經是算很超然了。

        另人擔憂的是台灣的金融管理偏重在道德風險的控管,以07年下半年以來的次貸金融風暴和2004-2005年台灣本土的雙卡金融風暴,整個崩解之始末,人為掏空或舞弊的成因很低,大部份肇因於對風險的失控與對景氣的過度樂觀,再者對流動性的評估也過於樂觀,經過高度金融科技所創新出來的各種證券化商品,完全沒有次級市場可供交易,或者是因為評價不易,或者是因為初級發行市場的利潤遠大於辛苦維持market maker來得高,所以就很不負責任的把這些工作丟給信評公司。而信評公司早就成為拿錢辦事的「評等販售行業」了,和我的作家工作沒多大差別,一樣是寫讀者(顧客)喜歡看的文章,只是,評等公司的酬勞比版稅高上幾千萬倍。

2008.12.14發表在我的部落格

        橄欖葉後記:這一系列的通縮黑洞文章,幾乎濃縮了對2007年以降所發生的總體經濟的演化、故事與歷史,我不想做成條理式的陳列,因為這不是教科書,也提不出太多結論與解決方案,因為我只是一個小小投資人。在一長串繁雜的記憶裡,隨著時光的流逝,成長的夢幻與緊縮的現實擺盪在二十一世紀以降的總體環境,曾經發生過的事與似曾發生的事二者間的界限逐漸淡化。不幸的是現實迅速吞食著夢境。

        當人們還很年輕時,往往認為現實只有一個,而未來的夢幻與思想空間卻孕育著種種變化。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發生的現實又會變得多樣且殘酷,唯有時間才能沖淡現實的不完美,過去的夢似乎連接不起來一個又一個複雜的現實,俗,記憶中夢境的界限也就會變得越加糢糊不清,慢慢地不再作夢,漸漸地選擇遺忘現實,漸漸地放空了全部的自己,漸漸地形成全新的自己,漸健地「從底部重新出發」。 

       美國Fed召開FOMC會議,宣布決議降息 3碼,聯邦基金利率範圍來到 0-0.25%的史上新低,正式開啟了美國零利率時代的來臨,也意味著「央行」這個大店舖打烊了,我的解讀是美國的景氣竟然惡化到要實際零利率,可見問題之嚴重性,投資人不必也無法去計算這場風暴之險峻,長線的投資者可以等到零利率時代的結束才進場布局,我的邏輯相當簡單,央行為了拯救衰退中的景氣才要降息,如果哪一天央行宣布將利率拉高脫離零利率,則是央行認為景氣已經復甦,我的投資想法很單純,投資的時點用景氣位置來判斷,而不是用股價位置。

       「復甦了!再進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