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也不是全然都是壞事

 

守了一年多,病毒還是突破台灣邊境防線進入社區,就戰略講,已經從決戰境外轉成巷弄攻防,難聽的話還是得說,在未來一段不算短的日子(起碼一兩年吧),我們必須學會和病毒共處。

 

大家最需要改變的是「降低人與人之間的連結」,但這對我而言,不純然全是壞事,反倒是符合自己的本性的生活

 

一、減少不必要的人情邀約

二、可以不會被長輩逼得去參加一些對我沒有意義的聚會或宗教活動

三、工作上減少沒有效率的開會

四、真的有必要出門時也不再人擠人

 

可以趁疫情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從來就不是工作上與生活上的「正面因素」,我個人的人際關係從小到老就屬於「極度稀薄」,但也混得好好的,相信大家因此甩掉大部分的人際關係後,會感到無比輕鬆愉快。

 

畢竟,甩掉無謂的人際關係,會降低他人對自己的情緒與友誼勒索,降低無謂的聚會,可以省下很多時間留給自己與最親近的家人,大量減少人與人之間的無謂連結,起碼可以省下荷包交際費,在台灣習俗上這叫做「人情世故」。

 

我從來不認為所謂的「人情世故」對自己有什麼積極的意義,或許有很多人必須藉由人情世故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感,但是坦白說,存在感一斤值多少錢呢?

 

我個人從小到大最不喜歡宗教與任何習俗的聚會,那對我而言,除了產生不了任何實質與精神上的意義外,還得被迫去面對一堆跟自己生活沒有關聯性的人。

 

也許現在大家可以反思,台灣人所謂的人情味,根本就是造成疫情散播的溫床。

 

當然也包括那些對我沒有意義的獅子會、扶輪社、工會...等等。

 

本土疫情爆發後,我感覺特別輕鬆,我的行事曆刪除了一堆開會、聚餐、課程、邀約...,當然,無法打球運動的確是很糟糕。

 

最簡單的結論是:未來在你我有生之年,你我都必須學會「如何獨處」,學習縮小自己的人際關係圈,即便有朝一日疫情解封,也必須降低所謂的「人際活動」,因為病毒不會消失,就算台灣再度創造奇蹟達成疫情清零,境外的病毒也不會消失。

 

對於喜歡熱鬧、對於標榜人情味的台灣人,要養成獨處的習慣是很困難,要學要避開人群也是很困難,但如果想要在這段與病毒共處的未來健康地活下去,一定得徹底改變自己的個性與行事。

 

講這些話很殘忍,畢竟人是群體的動物,但請大家想想,如果過了一段期間,降低人際關係的量,或者是人脈減重一段期間後,自己還是過得好好的!也許就會認同。

 

用更簡單的話來說,不與他人往來,起碼在現階段可以過得更健康一些吧!反正現在有網路,什麼事情在網路講一講就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