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mp/phpxpVllQ  

現在這波反彈和20081月底到5月中的反彈波段,有個比較大的不同點,就是08年上旬時,儘管聯準會無預警降息,但美國貨幣供給M108年上旬並沒有太大變化,而2020Chinese virus風暴在3月下旬開始的反彈波段,美國M1卻已經早早就長出來了。

這當然和美國第一時間就宣布QE且沒多久就加碼到無限QE有關,而且連垃圾債都買,所以你可以看到美國M03月份出現暴增。

/tmp/phpnteRl8  

不可諱言,08年下旬在美國M1連續幾個月暴增後,市場確實是在09年第一季落底,而美聯儲在093月開啟第一輪QE,這個時間也確實是當年美股由空轉多的轉折點。 

但以現在來看,如果單以3月美國的M1上升,就斷定市場已經落底(甚至有人認為是V型反轉),這種觀點我個人是相當存疑的。

首先貨幣政策出現效果具有時間落池性,例如08年美國9月到年底M1大幅上升,從原本14000億美元到年底上升到16000億,增幅約15%,但儘管如此,直到2019年第一季,美股走勢仍然處於熊市,而台股到08年底也同樣處在空頭走勢。

其次,造成這次全球經濟活動停擺的根本原因還沒有消失,中國武漢肺炎在歐美肆虐的情形還沒有出現危機解除的跡象,雖然3月下旬開始,義大利的新增人數有逐漸減少的跡象,但每天仍有2000人以上的感染人數,西班牙也是同樣的情形,雖然增速不再創新高,但每天感染人數仍在3000以上,而最重要的美國,從確診人數的走勢圖來看,老實說,也還沒有看到斜率明顯變平的跡象,更不用說在亞洲,原本被認為疫情已經受到控制的新加坡,最近確診人數出現了大幅度的飆升。

/tmp/phpJkMzie  

封城與禁止聚會是抑制武漢肺炎蔓延的一項關鍵措施,但同時這也是勒死經濟的一道繩索,未來隨著疫情逐步獲得控制,各國政府還是會在疫情復燃和信用風險爆發之間面臨兩難,這是在肺部積水窒息和經濟窒息之間走一道難以預測的鋼索。在美國,抗議禁令和要求更嚴格管制的兩種聲音都有,看起來,全球經濟活動要回到疫情爆發前,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 

所謂QE就是央行印鈔買債,對市場注入資金,鼓勵金融機構貸放,讓籌資方不要因為資金枯竭或銀行收傘而倒閉。

沒錯,目前為止,美聯儲的無限QE和擴大買債確實幫助美國度過了3月上旬的流動性抽水危機,至少目前為止是如此,但根本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就是店家沒有營收,有更多借錢渠道固然可以解決流動性的問題,讓企業可以延續生命,但這解決不了營收枯竭的問題,如果疫情持續看不到終點,融資的管道恐怕也擋不住店家關門,如果情況演變至此,那信用風險也就只是時間的問題,因此,問題的關鍵點,還是得回到疫情的控制是否到達經濟活動可以鬆綁的程度。

聯準會把量化寬鬆的購買標擴大到高收債和ETF。但高收債之所以是高收債,不就是因為這家公司不賺錢或是還在燒錢階段嗎?所以還是一樣的問題,如果因為經濟凍結產生不了營收,那發債籌資最後可能也只是拖台錢而已。

QE印鈔購買ETF,充其量只是舒緩熊市中的下跌力道(這必需建立在已經跌深的情況下),但要改變已經形成的趨勢並不容易。政府或央行的力量固然強大,但也不足以和整個市場對抗,而最重要的是,從過去幾次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歷史中,印象中似乎還沒有看過一輪救市就從此一帆風順的例子。

個人認為,這次美國第一時間採取量化寬鬆,在疫情所造成的衰退過程中,頂多只能減緩金融市場的下跌幅度或速度,對實體經濟來說,也只能把信用風險的危機往後延,但這不會是趨勢改變的關鍵,真正的關鍵還是在疫情,什麼時候人們能夠上街,店家能夠開張做到生意,才是風險引信的解除。

QE真正展現爆發力的時間點,反而會在疫情結束後,下一波多頭吹起泡沫時,才會具體展現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