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商店買保險 保險店鋪愈開愈多 挑戰賣保險方式 ~~ TVBS 2017-01-22
畫面摘自網路
現在保險業也在北部開出了門市,像美國的社區購物中心內開的店鋪,有別於以往業務員主動尋找客戶,緊迫盯人,現在改變形象守株待兔,等待握有主動權的消費者上門,印象中各行仲介業給人的印象是不用店面門市的!就靠牽猴仔一張嘴一個手提包,就可行騙江湖吃遍四方。
成幾何時仲介這行業也開啟街頭巷尾店面,首推房屋仲介,早年是屋主貼紅字條被動等候,小時候要先到雜貨店買全開紅紙..回家裁剪成小單張..寫售屋廣告紅字條貼電線桿才有零用錢,但是臉皮薄害羞不敢貼,都要到晚上,才敢出去貼,後來很多代書事務所門口貼很多主動推薦,民國70幾年..台北忠孝東路的巨東房屋..是我印象中較早的,業務員每天一大早到辦公室搶報紙剪賣屋廣告,跟屋主連絡爭取代為銷售服務,這樣屋主就不用守著電話等買家,也不用擔心上門的買主是熊是虎。
旅遊業也是如此當我幹小弟時,曾問經理為何我們不做廣告?他回答:笑死人了做旅行社靠的是人脈啊。後來第一家泛達旅遊首開先例在中山北路風風光光開啟門市同業都等著看笑話,毛利如此微薄的行業,如何支撐?果不其然也轟轟烈烈的倒閉!
保險店鋪消費者如何應應呢?就像投資一樣,還是要多充實保險知識,親朋好友同學阿姨都有可能賣錯保單給你,省錢賺錢這條路上還是要靠自己,當你要推開門走進店裡前一定要胸有成竹知道自己要買甚麼!才不會被洗掉..沒有人情的壓力,你更可以好好地詢問你的疑問,但是你沒問到的呢?
注意 : 這並不是保險公司直營的門市 ! 由經紀人公司成立的。
銷售方法破壞式的改變,業者可以節省鉅額的業務員傭金支出對消費者是好的,希望可以回饋在保費上,但是我想很難,食品業清潔用品業可以面對不同通路,設計不同重量規格的包裝,保險呢?
網路,電話行銷,人力銷售,價格差異問題,這其實問題也不大,只要理賠公道,我想消費者應該也不會太大的反彈,可惡的是:保險公司導入大數據,研究理賠風險篩選模型,最大特點便是從數據當中,計算出每位保戶的風險分數,分數越高、代表客戶詐保的可能性越高。會不會誤殺呢?
我想百分之 99 的保戶都是誠實的,而消費者面對理賠刁難惡質蠻橫的保險公司只有訴諸法律,是不是很悲哀呢?有沒有理賠刁難指數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