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擴廠()

 

                 許多媒體專家與投資人聽到上市公司擴廠,都傾向將擴廠()視為利多,但擴廠一定是利多嗎?華通在本世紀初於大園花了幾百億為了和IMTEL合作蓋了一座高產能的新廠,但因技術能力不夠,導致良率不高,演變至後來Intel將訂單抽給日本廠商,使得華通在○一至○三年累計虧損近百億元。

 

 

     TPK 宸鴻科技在2014年於福建蓋了5.5代的單片式觸控(OGS)平潭新廠,結果蘋果與重大手機大廠改採用嵌入式的觸控,整座新廠的產能宛如棄嬰,導致2015TPK 宸鴻科技大賠200億,一口氣賠掉五個資本額。

 

            就算不論新廠的產能開出來以後到底能不能滿足市場新需求,評論一家公司的誠信也可以從擴廠的新聞中窺出一二。

 

             譬如建大這家公司,早在2014年就對外宣佈要大規模擴廠,但在2015整整一年中,卻完全沒有聽到實際擴產的消息,該公司2015年的營收較2014年衰退6.23%,2016年的營收又比2015年衰退5.26%。股價也從宣布擴廠的2014年的高點的70元起,走空三年,2016年整年在40~50元之間浮沉,營收業績與股價非但沒有走堅,只能用「走鐘」來形容。

 

            到了201661,建大終於實現了劃了兩年多的大餅,總算在斗六新廠舉行動土儀式,但產能最快也要2017年第一季才能開出。

 

              同一段期間的正新,20144月宣布全球10座工廠都將擴產或擴廠,其中雲林斗六廠、大陸漳州廠、廈門海燕廠等將分別擴建新廠,印尼也將籌設新廠,進一步擴大集團的營運規模。結果2015年整年營收衰退9.22%,2016年營收年增率也只有0.4%,完全看不出到底有沒有擴產?更別說擴廠的效應!

 

               一般投資人無法去深入了解上市公司的擴廠進度與效應,就算上市公司願意敞開雙手讓投資人去參觀,投資人有辦法了解其中真偽或實際狀況嗎?只能從後來的財務數字去推銷。

 

               以建大和正新兩家公司的例子,可能性只有三種:

              一、擴廠只是遙遠未來的目標,反正擴廠也不是一天兩天一季兩季可以看出效果,喊一喊刺激一下股價或對債權人有所交代。

 

            二、真的想要且著手擴廠,但碰到景氣反轉,只好延後計畫。

 

            三、真的開出新廠或新產能,但碰到嚴峻的不景氣,導致為了去化新產能而削價競爭,於是在營收上完全看不出效果,且影響到毛利率與稅後淨利。

 

              無論如何,這三種情況對投資人而言都是不利因素,所以當投資人聽到某上市公司宣布擴產,必須「聽其言觀其行」,一切等到實際營收與盈餘的效應出現再作投資與否的定奪。

 

            如果真的擴廠,營收也因此上揚呢?

 

                此時也別高興得太早,擴廠意味著大量的資本支出,在財務上的意義就是各類折舊攤銷的增加,況且一座新廠雖然不像購併那樣會產生企業文化的融合問題,但容我用一個已經老掉牙的企管名詞來解釋新廠會發生的問題:「學習曲線」。

 

                除了折舊攤銷與新廠的學習曲線的問題外,更殘酷的是外在的環境,舉LED這個產業為例,2010~2011LED產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大榮景,於是所有LED廠無不卯起勁來擴廠,結果到了2013年因為中國的供給大量釋出,整個LED廠只能說樂極生悲,讀者應該不需要我在舉例了吧!

 

             如果上市公司的新產能開出來,營收也如預期的增加,且該公司產業的大環境也剛好轉趨樂觀,此時就應該大膽進場投資嗎?

 

                答案是「且慢」,我剛剛有提到所謂的學習曲線,新廠的運作、高額折舊攤銷...在在都考驗著一座新廠,投資人遇到這類情況,作法是先投一小部分資金,然後等到財務報表上的各種經營績效跑出來再投入較大筆資金。

 

               舉兩個對比的例子,台積電的松江廠和聯電的和艦廠,聯電比台積電早跑了七年(聯電在2001年、台積電在2007),但結果卻相當兩極,個中原因相當複雜,讀者可以自行去深入研究,但就投資人的外部解讀,兩家公司在中國擴產之後,從財務報表就可以簡單地看出兩者的學習曲線的功力。

 

再舉2016年生產EG東聯為例......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