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閣樓裡的佛

 

閣樓裡的佛

作者: 大塚茱麗

 

           本書既非小說,也非報導式文學,更非自傳,或許可以稱為「抒情體的歷史雜記」。

      書中探討的主角們是從日本遠渡重洋嫁到美國的日本新娘,她們僅憑著一張丈夫的照片和仲介的口頭說明,就不顧一切到太平洋彼岸嫁給從未謀面的丈夫,所以這些新娘又稱為「照片新娘」,同樣的,在美國的日裔男人也只憑照片就娶了遠從日本而來的女人,有點像部分台灣男人娶越南新娘一樣。

     為什麼她們要嫁?或為什麼這些在美國打工的日本男人要娶?自然有其歷史背景。

      大家都知道美國本來就是個移民社會,先移民的白種歐洲人基於種種理由必須雇用亞洲勞工,一開始在十九世紀中葉他們大量的引進華人,但因為種族歧視加上勞雇糾紛不斷,一八八二年美國國會通過排華法案,嚴格限制華人移入美國,但不論是農場還是工廠,亦或是富有家庭的家務勞動,總是不斷地有新的勞動需求產生,華人被禁止移入之後,日本勞工迅速填補了這個勞動缺口,一八八二年排華法案通過後,尤其是一八八五年開始,數以千計的日本青年(絕大部分是男性) ,有的直接由日本、有些輾轉經過夏威夷來到美國西海岸地區。到了一八九○年代日本人移居美國西部進入一個高峰期。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記錄當時美國本土日本移民人口到了一九○○年,人數暴增為兩萬五千人,十九世紀末葉移入美國本土的日本人,多數從事鐵路修築、採礦、農場與工廠作業員等工作。

 

             這兩萬多名日本勞工絕大多數是男性,久而久之自然有婚姻的需求,加上日本本土男性大量移民到中國滿洲,造成日本本土試婚男女的比重嚴重失調,女多於難的狀況下,於是在日本的一些窮鄉僻野地區(如四國九州與東北)的女人,基於生計、基於幫助家庭或只是純粹想要結婚的理由,不顧一切只憑仲介的照片就嫁到美國,而在美國的日本移民男性勞工,也只能藉由這種照片新娘的管道才能娶到老婆。

      本書另一個故事背景是1942年珍珠港事件發生,美國與日本正式宣戰,於是美國政府基於國家安全理由囚禁了約11萬居住在美國太平洋沿岸的日裔美國人。幾乎所有住在美國西海岸的日裔美國人都遭到無情的移轉與囚禁。

      他們在指定期限內必須到指定地點報到,報到後便被扣留安置在集中營,每個成人只能攜帶150重的行李進入囚禁營,每個孩子可以攜帶75重的東西。每個日裔美國人都只有一個號碼,他們不再有名字,而只有一個號碼。而他們辛辛苦苦幾十年所攢下的財產包括房屋、資產、珠寶、家具與現金都被無情的沒收或遭其他人竊取。

      讀者也可以從山崎豐子的作品《兩個祖國》中讀到更詳細的故事。除了這兩段歷史以外,本書也探討日本第一代移民的婚姻(照片新娘)、第二代的文化衝突等等,若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本書的確是本不錯的書籍。

           然而,本書的撰寫方式屬於抒情散文體,而且用複數的第一人稱(我們)或複數的第三人稱(他們)來書寫,沒有特定的主角,而是一大堆主角,和一般小說的敘述方式南轅北轍,讀不習慣的人還真的不太適應,故事沒有什麼主要焦點,只是用抒情接近吟唱詩的文體呢喃出那個大時代的種種事實。

               我的結論是本書的背景值得一讀,但對於我這種大眾品味的庸俗讀者而言,讀起來實在有點鬆散無法聚焦,無法讓我串起完整與深入的故事,自然降低了許多閱讀樂趣。

       至於什麼是「閣樓裡的佛」?是因為那些相片新娘當中許多人會從故鄉帶尊佛像到日本,佛像往往成為與故鄉之間的唯一聯繫,當然在文化衝擊下,久而久之這些佛像只能擺在閣樓或櫥櫃中束之高閣,意味著故鄉的聯繫在異鄉的困苦現實和第二代的文化不認同下,越來越淡薄的象徵。

  

評:三顆星  

會評三顆星並非本書不好,而是我讀不習慣,閱讀乃主觀感受,無法強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