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登山者」與「半自白」兩本書後,我已經超過兩年沒有再讀橫山秀夫的書,「動機」一書被我晾在書架上整整兩年多以後,才被我臨幸般地啃讀之,原因並非不喜歡看橫生秀夫的作品,他的半自白就是本上上之選,會冷落這本書長達兩年的原因是新書的購買速度太快了,以致於來不及消化;而這兩年多來,我所心儀的作家的作品不斷地被引進並翻譯成中文版,如山崎豐子、松本清張、宮部美幸等,這些大師的著作每個月就引進個兩三本,所以像橫山秀夫這位比較不被台灣出版界青睞的作者,因為能見度與話題性的降低,所以台灣的讀者就容易忽略掉。

        站在一個推理小說迷的角度,讀起短篇推理小說實在有點「不對味」,總覺得會有不過癮或交待不清楚的抱憾,短篇小說的故事線條必需要單純,最好不要有主線以外的其它故事,不然那些分支故事會陷入說不清楚的缺陷,短篇推理小說也不適合有太多的角色,否則會因為篇幅不足而讓每個角色都變成模糊,短篇小說最吸引人的是「適度的留白」,留白是為了讓讀者自行去填補未竟的故事發展,最好讓人有不勝噓唏或盪氣迴腸的共鳴,可惜的是這些元素並非推理小說的本質。

        動機一共有四篇短篇小說,就閱讀的娛樂性與流暢度而言,無疑地,橫山秀夫成功了,四篇短篇的主軸就如同書名,犯罪動機是故事的重心,只不過我認為由於篇幅的不足,整個鋪陳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明明其故事的厚度可以有更多的發揮,明明幾篇故事的架構可以寫成中長篇,卻只能接受短篇的框架,明明除了主線劇情以外有著其它衍生的一些次要劇情,卻沒有好好運用它,讓犯罪動機的推演上顯得薄弱。

        由其是第二篇「逆轉之夏」,整個佈局與人物結構,以及故事的張力與豐富度,我認為都可以再多著墨一些,也就是可以將幾個被害者和加害者的彼此互動,以及那場經由設計過的殺人陷阱,多做幾圈文字的繞行,對橫山秀夫來說應該一點都不難的,可以磅礡的作品卻用小品寫出,相當可惜,想到這裡,不得不佩服宮部美幸的說故事能力,若由宮部來寫這篇「逆轉之夏」,至少可以把她寫成八九萬字的中篇小說;而第三篇小說中關於記者的消息來源那部份,也交待的比較單薄。

       評:三顆星。

購買
動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