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市場的反應常與理論分析不符,因為在市場中的每一個部位都代表著某一個人的決定,而人類的決定並不總是理性與單純的。曾為Warren Buffett老師的Benjamin Graham就把市場比擬為一個頗有脾氣的人,他稱之為「市場先生(Mr. Market)」。人是習慣的動物,天天吃三井大餐,久了再好吃的東西也食之無味;天天被老闆罵,久了皮了起來也就聽而不聞,經濟亦有此現象,也就是邊際效應遞減(投入與產出是非線性的關係),這些都是大家知道的,但別忘了把注意力由「過多」轉移到「從無到有」這一段。
為了解釋人類決策的不理性對市場的影響,兩位猶太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與Amos Tversky提出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這個理論深深影響了行為財務學的發展並說明了許多傳統財務學上無法解釋的現象,Daniel因這個開創且簡明的理論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可惜的是Amos已於1996年去世而無緣領獎。
展望理論中的核心觀念可用價值函數(Value function)來說明,先把圖畫出來:
其中紅色區與藍色區便是邊際效應遞減,注意紫色區的斜率比綠色區要來的陡。
每一區都代表了人類的心態,茲舉例如下:
紅色區:Risk Aversion
方案一:篤定得到10萬元;
方案二:一半的機率得到20萬,一半的機率抱鴨蛋回家。
雖然兩方案的期望值相同,但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方案一,這代表人在面對賺錢機會時會風險趨避。
藍色區:Risk Preference
方案一:篤定損失10萬元;
方案二:一半的機率損失20萬,一半的機率平安脫險沒丟半毛錢。
雖然兩方案的期望值相同,但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方案二跟它賭一把,這代表人在面對賠錢機會時會風險愛好。
方案一:篤定損失10萬元;
方案二:一半的機率損失20萬,一半的機率平安脫險沒丟半毛錢。
雖然兩方案的期望值相同,但大部分的人會選擇方案二跟它賭一把,這代表人在面對賠錢機會時會風險愛好。
紫色區比綠色區陡峭:Loss Aversion
情況一:老闆把你加薪5000元;
情況二:老闆把你減薪5000元。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情況二的痛苦(忿忿不平一直幹譙)遠大於情況一的快樂(甚至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感覺),這代表對於相同金額,人對於損失的痛苦大於獲得,即損失逃避(Loss aversion)。
情況一:老闆把你加薪5000元;
情況二:老闆把你減薪5000元。
大部分的人會覺得情況二的痛苦(忿忿不平一直幹譙)遠大於情況一的快樂(甚至視為理所當然而沒有感覺),這代表對於相同金額,人對於損失的痛苦大於獲得,即損失逃避(Loss aversion)。
當然展望理論的論述遠比我說的故事完備及嚴謹詳細的多,但從上面的圖與所舉的例子已可說明一般散戶常見的錯誤。大家都知道:let your winners run and cut your losses 但你我是否都曾經:
在面對賺錢機會時風險趨避 -> 手中的部位漲了兩天後便趕緊落袋為安?
在面對賠錢機會時風險愛好 -> 跌破了支撐(支撐在哪每人觀點不同,重點是跌破了你認為的支撐)仍繼續等它漲回來甚至向下攤平?
損失逃避 -> 不願承認錯誤所以未停損,沒有資金控管的原則或紀律?
展望理論與行為財務學(Behavioral Finance)內容非常豐富有趣,還有許多例子與人類的心理習慣我沒舉出來,我常在認識行為財務學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盲點。
插個話--------------------------------
好理論常常是觀念簡單的理論,只不過在量化時為了說明清楚不得不使用較艱澀的數學,我仍清楚的記得學生時代時在學習上最大的感動就是想通了重要的物理理論背後想說的那個簡單觀念。古人說的好:大道至簡。我也相信投資不需搞的太複雜,不論你有多麼先進或複雜的分析工具,重要的是要有清楚合理的戰略與有紀律的執行力,至於戰術各派都有其長短處,只要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即可,畢竟我們的目標是打贏整個戰爭,不是也不可能在每場戰役都要獲勝。
------------------------------------------
操作方法是戰術,資金控管是戰略 –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先舉一個簡化且極端的例子來突顯戰略的重要性:e君與總頭目兩人都花了許多心力闖盪市場江湖,唯e君勝率較高且技巧高超,總頭目雖勝率較低但嚴設停損。兩人都是非常有紀律的投資者,對於何時停利與停損都會確實執行,兩人的差別在於戰術上e君是常勝軍,而且在戰略上的選擇有所不同,坦白講總頭目的戰略也有瑕疵,因為他常常在賺錢時風險趨避而賣的太早。
|
勝率
(戰術) |
每次交易後帳戶平均是交易前的幾倍?
(戰略) |
期望值
|
|
賺錢倍率
|
賠錢倍率
|
|||
總頭目
|
40%
|
1.1
|
0.95
|
1.1*0.4+0.95*0.6=1.01
|
e君
|
80%
|
1.3
|
0.8
|
1.3*0.8+0.8*0.2=1.2
|
乍看之下e君表現的很出色吧!勝率不僅高且每筆交易預期獲利率為20%,真是年輕有為;且看那總頭目的勝率不但低的好笑,就算擲銅板也有50%吧!且每筆交易預期獲利率更只有1%,勉強還算有繼續交易的理由。但隨著在市場上打滾的時間增長與交易次數的增加,最後被市場先生洗光光的人卻是e君,這是為何?
任何人只要在市場上待的夠久都一定會碰到連續摃龜的時候,有時甚至會連摃五次,而這並不罕見。對總頭目而言連續摃龜五次的機率有0.6^5=0.07776,約有8%不算低!但因為他有確實做好停損,所以最後仍有0.95^5=0.7738,約77%的資金可東山再起。反觀我們的操作金童e君連續槓龜五次的機率則有0.2^5=0.00032也就是約萬分之三,不要不信邪,只要你待的夠久這真的會發生在你身上,世上沒有完美的交易系統,有時投資者的分析與紀律都沒有問題,而是市場有其個性而投資者的資訊也是有限的,總之連續摃龜就是會發生,此時最好的舉動就是暫時離開市場休息冷靜一下,千萬不要賭氣繼續拼。現在e君還有約0.8^5=0.3277,即只剩下約三分之一的資本,想要捲土重來可不是那麼容易了。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發現戰略的重要性,戰略只要很簡單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總頭目甚至只有一半的戰略卻仍能活下來。戰略的可貴不在於是否完美(不可能完美),在於是否合理。至於統帥(即你、我)的工作是虛心冷靜的執行,而這是最最困難的部份。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發現戰略的重要性,戰略只要很簡單就可以有不錯的效果,總頭目甚至只有一半的戰略卻仍能活下來。戰略的可貴不在於是否完美(不可能完美),在於是否合理。至於統帥(即你、我)的工作是虛心冷靜的執行,而這是最最困難的部份。
Be -> Do -> Have
我是Be -> Do -> Have的信徒,就算你決心學習成功者的交易方式(do),依然不會有相同的結果(Have),因為心態(Be)不同。交易方式其實是次要的,只要心態對了則交易方式找一個適合你的就可以了。
投資與人生有很多類似的地方,我個人的經驗:投資就是我個人生命態度的反應,常會發現損失的原因與生活中行不通的態度是一樣的。這條自我發現之路,我會繼續走下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