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玫瑰的名字
第一次讀《玫瑰的名字》是大學的時候,那一次是個很妙的經驗。我在充滿灰塵、藏書太豐富以至於堆得亂七八糟的文圖書庫找書找得頭昏腦脹,無意間翻到這本書,然後就乾脆拋下手邊的事情入迷地站在空氣不佳的書庫裡讀了起來。那時候這本書同樣是皇冠出版,字卻非常小。劇情複雜離奇,讀起來又非常吃力,再加上...我本身其實沒啥耐心讀很厚的書。但即便種種不利因素作怪,我還是廢寢忘食地在數天內把這本書讀完了!
這說明了一件張大春在導讀中說的最對的一件事:《玫瑰的名字》完完全全地帶出了讀小說的樂趣!
不過第一次讀的時候因為實在太囫圇吞棗了,事後我完全不記得小說故事到底在講什麼。就在我發現皇冠出了大字版以後(謎之音:那根本就是正常字版吧),就趕快訂了一本來看。
中世紀是天主教的神學和政治發展到達頂峰的時代。 聖經、教堂和天主教會充滿了各式符碼和象徵,威廉致力於用他的理性和論證找出謀殺案背後的邏輯,但卻是年輕的學徒埃森從對女孩最單純的情感中體會到人世間最真實的面向。人類對美最真實而直接的讚嘆,並非來自宏偉的建築、華麗的衣飾,或莊嚴的歌詠,卻可類比於威廉與對於「笑」的辯論(或者說是,艾可為人類這最發自於自然的行為所做的論證)。 被製造出來的文字,讀的人讀到的是什麼?是單純文字的意義還是讀者自身吸收後自行製造出另一層的解讀?
詭譎的艾可在「作者序文」中自述他在某處發現了某年出版的「梅可的埃森修士手稿」因而據其譯寫了本書,而本書又是該「梅可的埃森修士」自述他年少時的經驗和喟嘆。書裡的埃森在大火燒燬修院後重返舊地,著了魔似的收集了殘餘的書簡,又將其「重建」為第二座圖書館,斷簡殘篇透過老耄埃森之口說出了這個故事。 層層的「再敘」(當然,這些再敘都是艾可所一手導演)正好呼應了書名。昔日的玫瑰只存在於他的名字之中。亞里斯多德詩論第二部(論喜劇)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The Name of Rose在Wiki裡面有一欄說明了書名的由來。 最後一句話是: 「 Yesterday's rose endures in its name; we hold empty names. 昨日的玫瑰只留下它的名字,我們所知的只是空虛。」 正如同被燒毀了的如同聖堂般的圖書館、埃森還來不及知道名字就要死去的女孩、失傳的亞里斯多德...昨日的玫瑰(亦或昨日的美麗)已逝去,只留下她的名字(即符碼)。當埃森獲知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世俗的愛將要被送上火柱而深自哀悼,他甚至無法呼喚那位女孩的名字啊。「名字」即是符碼,是我們唯一能把握、能藉此獲取意義(?)的東西,同時卻又是如此虛無飄渺。根據wiki所記述,艾可之所以選擇「玫瑰」,是因為玫瑰所連結的意向之多,使得玫瑰本身已失去了意義。
"because the rose is a symbolic figure so rich in meanings that by now it hardly has any meaning left." * (摘自於"The Name of Rose" 在Wiki裡的條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Name_of_the_Rose )
我自己在大四終於讀到大名鼎鼎的符號學的時候,簡直是興奮極了,覺得好像視野從此大開。恰巧,那時候的我也常喜歡「寫電影」,我覺得寫的時候好像非得扯上一點理論還是學者名之類的,才夠得上水準。不過啊不過,(當我寫這段的時候彷彿可以感到作者大人露出一抹詭譎但又寬容的笑容),不管是讀《玫瑰的名字》、《昨日之島》,雖然裡面充滿著玄之又玄的對話、典故,但是讀者們請捫心自問:艾可在書裡扯的那些神學、哲學、極為冗長的人名,有阻礙了我們一絲一毫讀小說的樂趣嗎?排除掉剛剛我講的那些大腦難以處理的東西,《玫瑰的名字》根本就是一本推理小說。大學時之所以廢寢忘食地讀這本書,就是因為我想要趕快知道誰是殺人兇手啊!
雖然好像扯的有點遠,寫電影寫了一陣子的我,也逐漸發現其實...寫這些電影文章,寫得好不好,有沒有內容,跟有沒有出現某某如雷貫耳的名字好像也沒啥必然的關係。小說裡年輕又單純的埃森早給了我們答案,人工建造的禮拜堂不管裝飾地多麼宏偉華麗,還不過就是徒具形式,真正打動人心的才是自然的美--上帝的創造物啊。就好像,我寫了長長一篇,其實也是跟廢話一般,還不如直接讀小說罷了。 閱讀艾可的小說,除了深深讚服艾可建構起如此扣人心弦的情節之外。我也發現,不管是掉符號學還是哪家理論的書袋,只有像艾可這樣博覽群書、擁有深厚功力的人,才能隨心所欲地玩弄讀者於股掌之間,不露出一點破綻。(換句話說就是,對於符號學或後現代主義只是涉獵一點皮毛的話,就不要隨便賣弄了啦)
艾可是我近年來最喜愛的作者,每次看完闔上他的書,都不禁讓我感嘆:他真是個極度聰明的鬼才啊(以致於我簡單的頭腦無法及上其千萬分之一)。
第一次讀《玫瑰的名字》是大學的時候,那一次是個很妙的經驗。我在充滿灰塵、藏書太豐富以至於堆得亂七八糟的文圖書庫找書找得頭昏腦脹,無意間翻到這本書,然後就乾脆拋下手邊的事情入迷地站在空氣不佳的書庫裡讀了起來。那時候這本書同樣是皇冠出版,字卻非常小。劇情複雜離奇,讀起來又非常吃力,再加上...我本身其實沒啥耐心讀很厚的書。但即便種種不利因素作怪,我還是廢寢忘食地在數天內把這本書讀完了!
這說明了一件張大春在導讀中說的最對的一件事:《玫瑰的名字》完完全全地帶出了讀小說的樂趣!
不過第一次讀的時候因為實在太囫圇吞棗了,事後我完全不記得小說故事到底在講什麼。就在我發現皇冠出了大字版以後(謎之音:那根本就是正常字版吧),就趕快訂了一本來看。
中世紀是天主教的神學和政治發展到達頂峰的時代。 聖經、教堂和天主教會充滿了各式符碼和象徵,威廉致力於用他的理性和論證找出謀殺案背後的邏輯,但卻是年輕的學徒埃森從對女孩最單純的情感中體會到人世間最真實的面向。人類對美最真實而直接的讚嘆,並非來自宏偉的建築、華麗的衣飾,或莊嚴的歌詠,卻可類比於威廉與對於「笑」的辯論(或者說是,艾可為人類這最發自於自然的行為所做的論證)。 被製造出來的文字,讀的人讀到的是什麼?是單純文字的意義還是讀者自身吸收後自行製造出另一層的解讀?
詭譎的艾可在「作者序文」中自述他在某處發現了某年出版的「梅可的埃森修士手稿」因而據其譯寫了本書,而本書又是該「梅可的埃森修士」自述他年少時的經驗和喟嘆。書裡的埃森在大火燒燬修院後重返舊地,著了魔似的收集了殘餘的書簡,又將其「重建」為第二座圖書館,斷簡殘篇透過老耄埃森之口說出了這個故事。 層層的「再敘」(當然,這些再敘都是艾可所一手導演)正好呼應了書名。昔日的玫瑰只存在於他的名字之中。亞里斯多德詩論第二部(論喜劇)實際上根本不存在。
The Name of Rose在Wiki裡面有一欄說明了書名的由來。 最後一句話是: 「 Yesterday's rose endures in its name; we hold empty names. 昨日的玫瑰只留下它的名字,我們所知的只是空虛。」 正如同被燒毀了的如同聖堂般的圖書館、埃森還來不及知道名字就要死去的女孩、失傳的亞里斯多德...昨日的玫瑰(亦或昨日的美麗)已逝去,只留下她的名字(即符碼)。當埃森獲知他一生中唯一一次世俗的愛將要被送上火柱而深自哀悼,他甚至無法呼喚那位女孩的名字啊。「名字」即是符碼,是我們唯一能把握、能藉此獲取意義(?)的東西,同時卻又是如此虛無飄渺。根據wiki所記述,艾可之所以選擇「玫瑰」,是因為玫瑰所連結的意向之多,使得玫瑰本身已失去了意義。
"because the rose is a symbolic figure so rich in meanings that by now it hardly has any meaning left." * (摘自於"The Name of Rose" 在Wiki裡的條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Name_of_the_Rose )
我自己在大四終於讀到大名鼎鼎的符號學的時候,簡直是興奮極了,覺得好像視野從此大開。恰巧,那時候的我也常喜歡「寫電影」,我覺得寫的時候好像非得扯上一點理論還是學者名之類的,才夠得上水準。不過啊不過,(當我寫這段的時候彷彿可以感到作者大人露出一抹詭譎但又寬容的笑容),不管是讀《玫瑰的名字》、《昨日之島》,雖然裡面充滿著玄之又玄的對話、典故,但是讀者們請捫心自問:艾可在書裡扯的那些神學、哲學、極為冗長的人名,有阻礙了我們一絲一毫讀小說的樂趣嗎?排除掉剛剛我講的那些大腦難以處理的東西,《玫瑰的名字》根本就是一本推理小說。大學時之所以廢寢忘食地讀這本書,就是因為我想要趕快知道誰是殺人兇手啊!
雖然好像扯的有點遠,寫電影寫了一陣子的我,也逐漸發現其實...寫這些電影文章,寫得好不好,有沒有內容,跟有沒有出現某某如雷貫耳的名字好像也沒啥必然的關係。小說裡年輕又單純的埃森早給了我們答案,人工建造的禮拜堂不管裝飾地多麼宏偉華麗,還不過就是徒具形式,真正打動人心的才是自然的美--上帝的創造物啊。就好像,我寫了長長一篇,其實也是跟廢話一般,還不如直接讀小說罷了。 閱讀艾可的小說,除了深深讚服艾可建構起如此扣人心弦的情節之外。我也發現,不管是掉符號學還是哪家理論的書袋,只有像艾可這樣博覽群書、擁有深厚功力的人,才能隨心所欲地玩弄讀者於股掌之間,不露出一點破綻。(換句話說就是,對於符號學或後現代主義只是涉獵一點皮毛的話,就不要隨便賣弄了啦)
艾可是我近年來最喜愛的作者,每次看完闔上他的書,都不禁讓我感嘆:他真是個極度聰明的鬼才啊(以致於我簡單的頭腦無法及上其千萬分之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