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發表文章之前,先對一則新聞作些澄清:
當紅女藝人侯佩*與黃姓銀行外匯交易員傳出戀情......
總按:不是我
我要投黃國華一票
每個愛閱讀的書呆子都會做點年終回顧與統計,今年(2009年)應該是我此生最認真看書的四個年頭之一,第一個1985年高三拼聯考那年,第二個是1989年大三那年,第三個是2002年我離開職場不必上班的第一,第四個則是2009年,1989那一年我猛k了一堆經濟、會計與投資、財管、商事法和趨勢的書,2002年我啃了一拖拉庫的歷史、紅酒、旅遊等書與推理小說,2009年的收獲對我而言是蠻多元的。
對身為一個數字狂魔的我來說,寫文章以好看書也罷,我喜歡用數字去回顧自己的紀錄,於是家裡的抽屜密密麻麻地放著一堆被我量化的酒評,電腦的excel表中記載著我每一場球的總桿數、各洞桿數與推桿數,每年的每月的平均桿數以及我的差點的長短期均線等,而把閱讀成果畫成一些數字更是一種享受,文字與數字原來真的是住在隔壁。
2009年我一共看了172本書(到2009/12/30止),平均2.11天看一本,若把最後1天要看1本書也算進去的話,則是173本書,則是2.1天看一本書,其實不算太快,看得不夠快的理由是:一、還要寫書評,二、今年寫五本書,三、木桐書房開張每天花一個小時在交通上,於是我找到了很棒的理由(絕對比衛生署找盡各種理由來解釋施打H1N1疫苗與一些症狀都無關…還要更理直氣壯!)。
看了172本書,卻寫了189篇書評,因為有些書的書評就寫了好多篇,沒辦法,想寫的東西太多,時間體力精神都有其限度。
在這172本書裡頭,被我評為五顆星(含六顆星)的書有83本,佔將近一半(48.2%),看到好書的比率接近五成應該屬於正常,畢竟我的選書功力也不算太差,有人說我寫一堆好書評,用意就是要討好書商,要引誘讀者多買書,前者我不太同意,我討好出版社也不是一天兩天,寫書評也寫了兩年,似乎討好不了出版社,否則我的出書歷程不會如此辛苦才對。
此外在我09年所看的172本書當中被我評為一顆星與兩顆星的書,一共有16本,不到10%,平均十一本書才讀到一本爛書,這種比率其實不高,所以請不要說我的評論「尖酸刻薄」,一年看了那麼多的172本書裡頭,僅區區16本被我評為爛書,那就真的是如假包換的爛書。
2010年我打算看200本書,寫210-215篇書評,讓我的書評文章數量累積到550本左右,而我的人生書評目標就是1000本,和我在這部落格留下1000篇財經類文章一樣。我相信,在寫了五百篇或一千篇書評後,我的文筆與敘述能力肯定可以更精進,而我的筆耕的耕讀力量將會很大,大到無法想像。因為,我總認為:
一個認真又堅持的傻瓜才有改變的力量。
分類方面,172本書當中,日本文學42本,歐美文學(中日以外的文學)42本,推理小說33本,財經類15本,旅遊類13本,史政科普8本,中文文學6本,報導文學6本,藝術人文5本,心靈勵志2本。的確日本小說是佔比較多,若把推理小說當中的日本推理也算進去的話,比率就就更大了。
若算買書的話,今年起碼添增了1500本書(含讀友贈送或交換)。
2010年我打算再添增1000本書的藏量。2010年我會把閱讀觸角伸到趨勢類、科普類、奇幻文學類、中文類與財經類的書籍上。如一直要看卻一直閒置在書架的書:夢書之城、紐約三部曲、隋亂、梅崗城的故事、愛上經濟、發現小京都、家事女神、紙牌的祕密、Q&A、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糧食爭奪戰、人間失格、橫山家之味、巧克力戰爭、全部成為F、銀河便車指南、負面思考的力量、異數、綠色奇蹟、華氏451度、千年繁華、尋羊冒險記、人性的證明、物理屬於相愛的人、西洋經濟史的趣味、美麗的小錯誤、女祭司、脆弱的強權、深河、海神家族、富翁的物種源始、都與京、蒙馬特遺書、在我墳上起舞、重力小丑、槍炮、病菌與鋼鐵、旅。建築的走法、胡雪巖、一個小行星新的飲食方式…等。
再來統計一個敏感的數據,一直有人質疑我和特定書商合作行銷,那麼就用數字來說明吧,在2009年被我評為五顆星(包括六顆星)的83本書當中,時報佔9本、獨步佔7本、皇冠佔7本、麥田佔6本、遠流佔5本、木馬佔了5本、商周佔5本、角川佔4本….還算平均吧,被我評為爛書的16本書當中,時報、麥田各有3本、皇冠與獨步有2本,評好與評壞都差不多是相同的幾家書商,所以可以證明我寫書評的獨立性。
最後把今年看過的83本好書中的最好的24本書來個回顧與總整理吧
旅遊類
一、黃國華的人生遊記 黃國華 木桐
理由:今年我一共出了五本書,就以這兩本遊記最自豪
財經類(按推薦順序)
一、無情銀行 江上剛 經濟新潮社
理由:本書是武士魂+金融版魔戒+黑金+熱血+日本版霹靂火所組成的一本高通俗指數的金融小說,沒錯!被我如此形容後,大家會浮現「芭樂」這個形容詞,但是…..這本芭樂金融小說深深打動我這位從金融業淡出一段期間的熱血隱居交易員。
二、上億資金怎麼玩 巴頓.畢格斯 時報
理由:作者的文筆與用字遣詞皆比一般財經作家來的雋永或具考據之味,在銅臭的財經文章中加入文學元素,我承認自己的許多想法與作法,確實是師承於本書作者巴頓.畢格斯。
三、我的錢怎麼不見了 張彼德 博碩
理由:這絕對不是一本坊間流行的所謂「爆料書」,我很榮幸地能為這本書寫推薦序,對於台灣的財經書市中能夠出現這樣一本書,也代替廣大的散戶讀者向張彼德我的學長致意;真的很難得有這樣的企業家願意把自己所犯過的錯誤,毫無保留不計個人榮辱、掏心掏肺地與人分享。
四、Enough John Bogle 早安財經
理由:乍看之下沒有多大道理,然而一本耐看的財經書籍當中所蘊涵的老生常談,才是我們投資大眾要細細品嘗的部份,我導本書偏重投資財經的篇幅,而書上最後大約四分之一有關人生的取捨與形而上的哲學,我就無法做太深入的介紹,畢竟John Bogle不論是在人生閱歷、專業經驗,他所處的高度是我遙不可望的。
推理類(按推薦順序)
一、龍紋身的女孩 史迪格‧拉森 寂寞出版
理由:紋身所烙印在身體的不單只是肉體的疼痛,而是身體上的一種圖騰、一種內心密碼,各種罪惡、暴行、醜聞與犯罪有如那一條條紋路,如此地錯綜複雜也如此地深沉,紋身的痛讓人清醒也可讓人麻痺,書中的種種直指著:「有沒有比黑暗還要黑暗的黑暗?」,在本書中,黑暗藏在大家族中、藏在宗教假相的經文中、藏在大家族中被扭曲的婚姻制度、藏在對政治的偏執中、藏在商場的無情鬥爭中,作者史迪格‧拉森試著要去伸張正義,但是如此深沉的黑暗現實,不太可能如此輕易的獲得救贖,亦或是,根本大部份的黑暗都無法被微弱的光明所掩蓋過去吧!
二、樂園 宮部美幸 獨步
購買樂園
理由:這本『樂園』的故事依舊是相當沉重,一個面對天性惡劣女兒的父母,為了對另一女兒的愛和對社會的救贖,親手殺了自己的大女兒並埋在自家房間底下,這個秘密隱瞞了十五年;一個因為車禍而喪失年幼獨子的歐巴桑萩谷敏子,偶爾發現已故兒子的一些神奇能力與過往,一個從少年起就不斷犯罪者的中年男人,一個心理受到極大驚嚇創傷的文字工作者,宮部用幾個角色就可以譜出好多層面的故事。
三、深紅 野澤尚 皇冠
理由:同樣是家人被殺害的倖存者,或說是身為「遺族」的他們,該怎麼過日子呢?「加害人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害人則要受到社會的制裁。」(p106),現代的法律過度重視「犯案動機」,而為了找尋犯案動機,往往要刻意強調被和人的「死有餘辜」的那一面,而不問其間的比例原則,本書對命案的偵辦過程與描寫媒體的角色,頗值得法界人士與媒體記者們一讀。
四、玩火的女孩 史迪格‧拉森 寂寞出版
理由:身為現代文明社會的公民,應該自問有沒有給任一個弱者說話的權利嗎?有沒有給弱勢者與主流價值的對話空間呢?高度專業運作下的現代社會有沒有產生過不公平的價值判斷呢?具有專業的人士是否會因為身處共犯利益結構中而毫無自覺呢?會不會不知不覺讓統治者或既得利益者灌輸了某些偏見而不自知呢?身為男性有沒有給予女性一個平等的對待呢?
五、貝納德的墮落 泰絲.格里森 春天
理由:首先藉由本文向本書作者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致意,她願意冒著眾多風險寫出這本揭發醫界的墮落面,以及寫出在物慾橫流與金錢掛帥的文明下所產生的種種道德風險,以及寫出為富不仁的醜陋嘴臉,這不禁讓我想到台灣金融圈中那些理專與大師的嘴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神情激動的大師大聲地透過電視機大言不慚地說出:「請拿出財富再說!」那種用「錢」去衡量一切,用「錢」去界定世界萬物,用「錢」去改變真理的嘴臉,與本書的原文書名「Harvest」有著絕對的呼應關係。
歐美文學(按推薦順序)
一、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保羅.奧斯特 天下文化
理由:閱讀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許多人包括我在內一定可以列出許多閱讀的理由,但是我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閱讀理由,閱讀是我的逃避生活與所見所聞之黑暗的方式之一,我閱讀單純是為了閱讀本身所提供的樂趣,為了享受當自己看到到作者的文字在你腦中與眼前交織成無聲的交響樂章時,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份寧謐的恬靜自得。『探索內心的庇護所,那就是像一張地圖,當人們對現實人生感到絕望時,就會遁入這張地圖描繪的國度。』
二、偷書賊 馬格斯.朱薩克 木馬文化
理由:這本書厚達478頁,我竟然可以在十個小時把它一口氣讀完,可見作者講故事的能力相當流暢,他用死神為第一人稱,除了創意以外也讓故事多了許多思考的「梗」,他沒有將太多主觀感情投在主要角色上,卻營造出溫暖、恐懼、情感、無情、死亡等五味雜陳的氛圍,他不寫電影「辛德勒名單」般的灑狗血張力,卻帶出那個時代的深層悲哀。
三、穿條紋衣的男孩 約翰.波恩 皇冠
理由:這本書保證可以在三個小時看完,因為會讓人不斷地翻下去,書上沒有複雜的故事,作者用兒童讀物的寫法寫出兩個兒童的故事,故事的架構簡單到只要是國小高年級程度就會讀得懂,然而看過以後保證會和我一樣,遠眺天色漸白的天空不勝感傷,尤其是最後兩頁,一古腦地把前面幾百頁的鋪陳一次地宣洩,能不動容落淚者幾兮。故事裡完全沒有可怕的畫面與戰事的描寫,腦中卻會浮現出令人無限悲涼的「罪與罰」?為什麼筆觸如此簡單、篇幅又輕薄的作品,卻仍然讓我——不停地——思考其中的深意?透過小孩的眼睛看戰爭,更是一切罪行的照妖鏡。
四、盲眼刺客 瑪格麗特.愛特伍 天培
理由:這本書帶給我個人兩個新的視野,一是讓人津津樂道的生動魔幻情節,書中書的「盲眼刺客」描寫一個被通緝的異議份子,和上流社會少婦女主角幽會時,異議份子對少婦敘述著他構思的故事-「辛克龍星球上薩基諾姆城內的盲眼刺客」,薩基諾姆城中的手工藝成就遠近馳名,尤其是編地毯,他們的地毯柔軟精美,踩在其上的人會認為自己踏上了由繁花及流水所交織的空氣。這種精細的手工只有童奴能夠勝任,然而因為極耗眼力,所以織毯的童奴到了八、九歲就會失明。於是,薩基諾姆城地毯的價值,竟然就以織瞎了幾個童奴為準議價,而這些童奴失明後會被賣入妓院,成為高價的童妓,如果讓他們的手指在身上撫過,會產生花朵盛開或者流水潺潺之感。同時,盲眼的童奴們也常是開鎖的高手,他們只要逃出妓院,就會成為在暗巷中割喉的盜賊,或者,成為索費高昂的盲眼刺客…..。
五、燦爛千陽 卡勒德.胡賽尼 木馬文化
理由:這是兩個悲傷的阿富汗女人的故事,瑪黎安是私生女,萊拉是私生子的母親;瑪黎安是富商的私生女,卻受生父的遺棄。另一位女人萊拉是生長在知識份子的家庭,卻因戰亂而被迫嫁給大自己四十多歲的老丈夫;她們的關係是大老婆與小老婆,彼此之間應該會有吵不完的架和怨不盡的恨,可是命運卻任她們互相扶持,並發揮出人類間最崇高無私的愛,兩位年紀上相差二十歲,卻受命運的捉弄,兩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相會。人生從此交疊在一起,一起面對家庭父權暴力,還有回教社會對女性的欺壓與歧視。在苦難共業的折磨之下,兩位個人發展出一種情同母女的關係。這不盡讓我想起忘了出處的一句格言:「越是陰暗深處的角落越容易看見光芒!」,
六、非普通讀者 亞倫.班奈 漫遊者
理由:英國女王認為她已經為這個國家貢獻太多,也犧牲太久了,君主該盡的責任與義務之餘,也同時讓她失去了很多東西。獨特且限制的王室生活經驗,因為「閱讀」上癮而重新燃燒起純粹屬於她個人的生命情感,女王又該如何忠實地面對自己八十歲以後的歲月?本書《非普通讀者》的結局為何?容我替各位保留一點閱讀的樂趣,我不打算在書評中告訴各位,也請看過本書的讀者不要說出來,本書的結局特別是最後一段,我只能說:
「Bravo!Bravo!」
七、失意錄 保羅.奧斯特 天下文化
理由:這本失意錄並沒有提保羅奧斯特後來成功的事蹟,本書只寫出他所經歷的困境,也誠實地剖析自己在底層掙扎的窘狀,我認為他帶給我的是對價值的堅持。我對這本書有著很主觀的情感投射,他講出了我的內心,他的文字像是夜半的鏡子,反映出自己最不願意面對與承認的那一面,這本書好不好看?值不值得推薦給別人看?我不知道!也不關心!我只知道自己在昨晚的閱讀過程中一直強忍被作者所戳出的情緒。
日本文學(按推薦順序)
一、 博士熱愛的算式 小川洋子 麥田
理由:這本書很薄,才235頁,我相信每個月看完以後所感到的溫暖是不一樣的,書上的單純數學世界讓我自己回想到許多青少年的時光,回想到高中與大學時後,很深很黑的夜裡頭有著我與數學的碰撞,那種解出一個數學難題後望著窗外的夜由深邃轉為微亮之魚肚白晰,滿滿地筆與紙和純粹數學的單純世界所構成的那一幅寧靜,以及數字的絕對忠誠,絕對沒有情緒,顯然地這不是多數人可以與願意享受的,許多人在國中時期就放棄數學,這意味著他將要步入「極度複雜」的現實,數學對人最棒的啟發是「將複雜事情簡單化」,然而太多人都過著把簡單事情複雜化的人生,孰好孰壞?沒有答案,這本「博士熱愛的算式」也沒有給答案,老博士倘佯在數學解題的世界中,不過解開數學難題之謎底對他而言卻沒有相對於我的喜悅,或許我還沒有到超脫一切的境界,也或許我也不願意讓自己到達那麼超脫的境界吧。
二、鴨川荷爾摩 萬城目學 皇冠
理由:故事相當有創意地建立在傳統的典故上面,萬城目學的想像力讓我十分驚豔,把一堆稀奇古怪的事情包裝在看起來很普通的生活內,閱讀之際讓我不斷地拍案叫絕,除了主角以外,幾個配角的場景雖然不多,但是卻可以很鮮明地襯出作者想要加強的故事主軸-神話的傳承、青春歲月、勝負的定義等等,看了這本書會讓讀者回想到學生時代的社團或參加過的競賽,會讓讀者回想到學生時期甜蜜苦澀的單戀,會讓讀者想要飛到京都去看看書中的古都,會讓讀者回味著「荷爾摩」所蘊含的傳統的傳承,會讓讀者用一種比較開放和幽默的心情去看待世界。
三、最後家族 村上龍 大田
理由:這本書讓閱讀者發掘了三大問題:繭居族的困境、家庭價值的破壞與重生、救贖的意義,此外,本書也具有兩個相當值得探討的文學手法與極為高明的暗喻,以及日本社會從泡沫經濟以來的困境實錄。
中文文學(按推薦順序)
一、傷心咖啡店之歌 朱少麟 九歌
理由:這本書是1996年出版,當時的台灣從八零年代的政治開放與金錢遊戲中剛剛掙脫出來,新秩序的價值觀已經建立,但是舊時代的價值觀卻也混雜在當時的人心中,「傷心咖啡店之歌」一書就是以這樣的時代背景喚起了當時剛步入三十歲的整代五年級生的共鳴,在那個時後(民國85-86年),台灣社會從農工與工業社會正式步入商業與資訊社會,社會的各種標準卻由於高度效率而從狂飆年代的多元趨向一元化的價值,書中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是投射那個年代的高度不適應,咖啡廳裡面的那一群死黨,個各都是擺盪在對自由頹廢的依戀與不安之間,也都在對新社會價值的憤怒與對舊價值的不屑之間難以平衡。我很愛書中的一段話:「黑暗並不能造成陰影,光亮才能。」
二、沒有神的所在 侯文詠 皇冠
理由:從侯文詠的深入導讀下,看到了金瓶梅的第一個表層:偷情與背叛,西門慶家族中幾乎全數參與了錯綜複雜的偷情遊戲中,而這些充滿了性愛的偷情中,卻隱約地透露出藉由性愛的種種目的,有人藉此拋開卑微向上階段流動,有人藉性愛交換財富與生存,有人藉由性愛取得家族中的權力….在「淫書」的污名下,種種性愛不過是作者藉此諷刺整個社會甚至政治,然而一切的描寫都是那麼地隱諱,往往會讓讀者只將閱讀的層次停留在既精采又墮落的性愛遊戲上,而忽略了金瓶梅一書中所隱含的多層次內容,無疑地,侯文詠的導讀相當程度地掀開了金瓶梅的種種密碼。一如侯文詠所言:「金瓶梅厲害的地方在於看起理所當然的表象裡面永遠藏著更赤裸裸、血淋淋的真相,而這些其實會在迷迷糊糊的閱讀下被忽略。」
藝術人文史政類(按推薦順序)
一、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 遠流
理由:讀了這本「維梅爾的帽子」後,才驚訝地覺醒,原來一幅圖畫可以告訴人們如此浩瀚的故事背景,而圖畫本身也透露著種種政經人文的密碼,看完這本書以後,我終於了解,原來一幅畫除了藝術以外,更是活生生的歷史,本書作者卜正民藉由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維梅爾的幾幅名畫,從畫中的密碼去探討當時十七世紀的歷史,卜正民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角度去陳述十七世紀,尤其是當時的歐洲的中國熱潮和大航海時代後期的東西交流。我相當喜歡這本書呈現的許多觀點,尤其是作者所提到的:「歷史上的種種貿易物其實都與千里之外的國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作者用繪畫中的一筆一劃、一景一物與人文生活中推理出客觀角度的史實,本書也讓我對明代後葉的歷史產生了不同於昔日教科書所給我的刻板印象。
二、天真的人類學家 小泥屋筆記 商周
人類學家?田野調查?前者讓人連想到美國印地安那瓊斯考古博士,率著大批武裝土著深入傳說中蘊藏著千年遺世寶藏的秘境,或是那中拿著放大鏡模樣比阿宅還要阿宅的書呆子,無意間闖進某個部落的死亡禁區而揭發了一件不為人知的大陰謀或世紀的大機密。而田野調查更是被台灣的「偽」股票大師拿去當成股票的神秘圖騰儀式。
本書作者奈吉爾巴利遠赴非洲喀麥隆某個不見經傳的「多瓦悠」部落去從事人類學上的田野調查,然而本書卻沒有深奧的學術用語,沒有那些讓人昏睡的「研究方法」,沒有晦澀難懂的人類學理論,這本田野工作的通俗作品紀錄了一個天真的人類學家,初次進入非洲喀麥隆某個不知名村落,進行田野研究的過程。巴利博士並沒有帶著「歐洲菁英知識份子」的傲慢,也沒有那股高高在上白種人對第三世界或原始部落的「征服與鄙視」感;反倒是巴利博士以本書的書名 "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 Notes from a Mud Hunt",用了 Innocent (天真的) 來自嘲所謂的學識淵博的人類學家。
整本書仿佛一個天真無知的觀光客,碰到的會是老想敲竹槓的計程車司機,一看見白人就湧上來推銷女人的皮條客,老想從你身上挖出一些錢的當地土著以及搞不清楚割禮到底什麼時候會舉行的酋長和一道道滿是官僚程序的政府申請文件上面。
當紅女藝人侯佩*與黃姓銀行外匯交易員傳出戀情......
總按:不是我
我要投黃國華一票
每個愛閱讀的書呆子都會做點年終回顧與統計,今年(2009年)應該是我此生最認真看書的四個年頭之一,第一個1985年高三拼聯考那年,第二個是1989年大三那年,第三個是2002年我離開職場不必上班的第一,第四個則是2009年,1989那一年我猛k了一堆經濟、會計與投資、財管、商事法和趨勢的書,2002年我啃了一拖拉庫的歷史、紅酒、旅遊等書與推理小說,2009年的收獲對我而言是蠻多元的。
對身為一個數字狂魔的我來說,寫文章以好看書也罷,我喜歡用數字去回顧自己的紀錄,於是家裡的抽屜密密麻麻地放著一堆被我量化的酒評,電腦的excel表中記載著我每一場球的總桿數、各洞桿數與推桿數,每年的每月的平均桿數以及我的差點的長短期均線等,而把閱讀成果畫成一些數字更是一種享受,文字與數字原來真的是住在隔壁。
2009年我一共看了172本書(到2009/12/30止),平均2.11天看一本,若把最後1天要看1本書也算進去的話,則是173本書,則是2.1天看一本書,其實不算太快,看得不夠快的理由是:一、還要寫書評,二、今年寫五本書,三、木桐書房開張每天花一個小時在交通上,於是我找到了很棒的理由(絕對比衛生署找盡各種理由來解釋施打H1N1疫苗與一些症狀都無關…還要更理直氣壯!)。
看了172本書,卻寫了189篇書評,因為有些書的書評就寫了好多篇,沒辦法,想寫的東西太多,時間體力精神都有其限度。
在這172本書裡頭,被我評為五顆星(含六顆星)的書有83本,佔將近一半(48.2%),看到好書的比率接近五成應該屬於正常,畢竟我的選書功力也不算太差,有人說我寫一堆好書評,用意就是要討好書商,要引誘讀者多買書,前者我不太同意,我討好出版社也不是一天兩天,寫書評也寫了兩年,似乎討好不了出版社,否則我的出書歷程不會如此辛苦才對。
此外在我09年所看的172本書當中被我評為一顆星與兩顆星的書,一共有16本,不到10%,平均十一本書才讀到一本爛書,這種比率其實不高,所以請不要說我的評論「尖酸刻薄」,一年看了那麼多的172本書裡頭,僅區區16本被我評為爛書,那就真的是如假包換的爛書。
2010年我打算看200本書,寫210-215篇書評,讓我的書評文章數量累積到550本左右,而我的人生書評目標就是1000本,和我在這部落格留下1000篇財經類文章一樣。我相信,在寫了五百篇或一千篇書評後,我的文筆與敘述能力肯定可以更精進,而我的筆耕的耕讀力量將會很大,大到無法想像。因為,我總認為:
一個認真又堅持的傻瓜才有改變的力量。
分類方面,172本書當中,日本文學42本,歐美文學(中日以外的文學)42本,推理小說33本,財經類15本,旅遊類13本,史政科普8本,中文文學6本,報導文學6本,藝術人文5本,心靈勵志2本。的確日本小說是佔比較多,若把推理小說當中的日本推理也算進去的話,比率就就更大了。
若算買書的話,今年起碼添增了1500本書(含讀友贈送或交換)。
2010年我打算再添增1000本書的藏量。2010年我會把閱讀觸角伸到趨勢類、科普類、奇幻文學類、中文類與財經類的書籍上。如一直要看卻一直閒置在書架的書:夢書之城、紐約三部曲、隋亂、梅崗城的故事、愛上經濟、發現小京都、家事女神、紙牌的祕密、Q&A、廚房裡的人類學家、糧食爭奪戰、人間失格、橫山家之味、巧克力戰爭、全部成為F、銀河便車指南、負面思考的力量、異數、綠色奇蹟、華氏451度、千年繁華、尋羊冒險記、人性的證明、物理屬於相愛的人、西洋經濟史的趣味、美麗的小錯誤、女祭司、脆弱的強權、深河、海神家族、富翁的物種源始、都與京、蒙馬特遺書、在我墳上起舞、重力小丑、槍炮、病菌與鋼鐵、旅。建築的走法、胡雪巖、一個小行星新的飲食方式…等。
再來統計一個敏感的數據,一直有人質疑我和特定書商合作行銷,那麼就用數字來說明吧,在2009年被我評為五顆星(包括六顆星)的83本書當中,時報佔9本、獨步佔7本、皇冠佔7本、麥田佔6本、遠流佔5本、木馬佔了5本、商周佔5本、角川佔4本….還算平均吧,被我評為爛書的16本書當中,時報、麥田各有3本、皇冠與獨步有2本,評好與評壞都差不多是相同的幾家書商,所以可以證明我寫書評的獨立性。
最後把今年看過的83本好書中的最好的24本書來個回顧與總整理吧
旅遊類
一、黃國華的人生遊記 黃國華 木桐
理由:今年我一共出了五本書,就以這兩本遊記最自豪
財經類(按推薦順序)
一、無情銀行 江上剛 經濟新潮社
理由:本書是武士魂+金融版魔戒+黑金+熱血+日本版霹靂火所組成的一本高通俗指數的金融小說,沒錯!被我如此形容後,大家會浮現「芭樂」這個形容詞,但是…..這本芭樂金融小說深深打動我這位從金融業淡出一段期間的熱血隱居交易員。
二、上億資金怎麼玩 巴頓.畢格斯 時報
理由:作者的文筆與用字遣詞皆比一般財經作家來的雋永或具考據之味,在銅臭的財經文章中加入文學元素,我承認自己的許多想法與作法,確實是師承於本書作者巴頓.畢格斯。
三、我的錢怎麼不見了 張彼德 博碩
理由:這絕對不是一本坊間流行的所謂「爆料書」,我很榮幸地能為這本書寫推薦序,對於台灣的財經書市中能夠出現這樣一本書,也代替廣大的散戶讀者向張彼德我的學長致意;真的很難得有這樣的企業家願意把自己所犯過的錯誤,毫無保留不計個人榮辱、掏心掏肺地與人分享。
四、Enough John Bogle 早安財經
理由:乍看之下沒有多大道理,然而一本耐看的財經書籍當中所蘊涵的老生常談,才是我們投資大眾要細細品嘗的部份,我導本書偏重投資財經的篇幅,而書上最後大約四分之一有關人生的取捨與形而上的哲學,我就無法做太深入的介紹,畢竟John Bogle不論是在人生閱歷、專業經驗,他所處的高度是我遙不可望的。
推理類(按推薦順序)
一、龍紋身的女孩 史迪格‧拉森 寂寞出版
理由:紋身所烙印在身體的不單只是肉體的疼痛,而是身體上的一種圖騰、一種內心密碼,各種罪惡、暴行、醜聞與犯罪有如那一條條紋路,如此地錯綜複雜也如此地深沉,紋身的痛讓人清醒也可讓人麻痺,書中的種種直指著:「有沒有比黑暗還要黑暗的黑暗?」,在本書中,黑暗藏在大家族中、藏在宗教假相的經文中、藏在大家族中被扭曲的婚姻制度、藏在對政治的偏執中、藏在商場的無情鬥爭中,作者史迪格‧拉森試著要去伸張正義,但是如此深沉的黑暗現實,不太可能如此輕易的獲得救贖,亦或是,根本大部份的黑暗都無法被微弱的光明所掩蓋過去吧!
二、樂園 宮部美幸 獨步
購買樂園
理由:這本『樂園』的故事依舊是相當沉重,一個面對天性惡劣女兒的父母,為了對另一女兒的愛和對社會的救贖,親手殺了自己的大女兒並埋在自家房間底下,這個秘密隱瞞了十五年;一個因為車禍而喪失年幼獨子的歐巴桑萩谷敏子,偶爾發現已故兒子的一些神奇能力與過往,一個從少年起就不斷犯罪者的中年男人,一個心理受到極大驚嚇創傷的文字工作者,宮部用幾個角色就可以譜出好多層面的故事。
三、深紅 野澤尚 皇冠
理由:同樣是家人被殺害的倖存者,或說是身為「遺族」的他們,該怎麼過日子呢?「加害人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害人則要受到社會的制裁。」(p106),現代的法律過度重視「犯案動機」,而為了找尋犯案動機,往往要刻意強調被和人的「死有餘辜」的那一面,而不問其間的比例原則,本書對命案的偵辦過程與描寫媒體的角色,頗值得法界人士與媒體記者們一讀。
四、玩火的女孩 史迪格‧拉森 寂寞出版
理由:身為現代文明社會的公民,應該自問有沒有給任一個弱者說話的權利嗎?有沒有給弱勢者與主流價值的對話空間呢?高度專業運作下的現代社會有沒有產生過不公平的價值判斷呢?具有專業的人士是否會因為身處共犯利益結構中而毫無自覺呢?會不會不知不覺讓統治者或既得利益者灌輸了某些偏見而不自知呢?身為男性有沒有給予女性一個平等的對待呢?
五、貝納德的墮落 泰絲.格里森 春天
理由:首先藉由本文向本書作者泰絲.格里森(Tess Gerritsen)致意,她願意冒著眾多風險寫出這本揭發醫界的墮落面,以及寫出在物慾橫流與金錢掛帥的文明下所產生的種種道德風險,以及寫出為富不仁的醜陋嘴臉,這不禁讓我想到台灣金融圈中那些理專與大師的嘴臉,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神情激動的大師大聲地透過電視機大言不慚地說出:「請拿出財富再說!」那種用「錢」去衡量一切,用「錢」去界定世界萬物,用「錢」去改變真理的嘴臉,與本書的原文書名「Harvest」有著絕對的呼應關係。
歐美文學(按推薦順序)
一、布魯克林的納善先生 保羅.奧斯特 天下文化
理由:閱讀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許多人包括我在內一定可以列出許多閱讀的理由,但是我有一個比較特殊的閱讀理由,閱讀是我的逃避生活與所見所聞之黑暗的方式之一,我閱讀單純是為了閱讀本身所提供的樂趣,為了享受當自己看到到作者的文字在你腦中與眼前交織成無聲的交響樂章時,自己所感受到的那份寧謐的恬靜自得。『探索內心的庇護所,那就是像一張地圖,當人們對現實人生感到絕望時,就會遁入這張地圖描繪的國度。』
二、偷書賊 馬格斯.朱薩克 木馬文化
理由:這本書厚達478頁,我竟然可以在十個小時把它一口氣讀完,可見作者講故事的能力相當流暢,他用死神為第一人稱,除了創意以外也讓故事多了許多思考的「梗」,他沒有將太多主觀感情投在主要角色上,卻營造出溫暖、恐懼、情感、無情、死亡等五味雜陳的氛圍,他不寫電影「辛德勒名單」般的灑狗血張力,卻帶出那個時代的深層悲哀。
三、穿條紋衣的男孩 約翰.波恩 皇冠
理由:這本書保證可以在三個小時看完,因為會讓人不斷地翻下去,書上沒有複雜的故事,作者用兒童讀物的寫法寫出兩個兒童的故事,故事的架構簡單到只要是國小高年級程度就會讀得懂,然而看過以後保證會和我一樣,遠眺天色漸白的天空不勝感傷,尤其是最後兩頁,一古腦地把前面幾百頁的鋪陳一次地宣洩,能不動容落淚者幾兮。故事裡完全沒有可怕的畫面與戰事的描寫,腦中卻會浮現出令人無限悲涼的「罪與罰」?為什麼筆觸如此簡單、篇幅又輕薄的作品,卻仍然讓我——不停地——思考其中的深意?透過小孩的眼睛看戰爭,更是一切罪行的照妖鏡。
四、盲眼刺客 瑪格麗特.愛特伍 天培
理由:這本書帶給我個人兩個新的視野,一是讓人津津樂道的生動魔幻情節,書中書的「盲眼刺客」描寫一個被通緝的異議份子,和上流社會少婦女主角幽會時,異議份子對少婦敘述著他構思的故事-「辛克龍星球上薩基諾姆城內的盲眼刺客」,薩基諾姆城中的手工藝成就遠近馳名,尤其是編地毯,他們的地毯柔軟精美,踩在其上的人會認為自己踏上了由繁花及流水所交織的空氣。這種精細的手工只有童奴能夠勝任,然而因為極耗眼力,所以織毯的童奴到了八、九歲就會失明。於是,薩基諾姆城地毯的價值,竟然就以織瞎了幾個童奴為準議價,而這些童奴失明後會被賣入妓院,成為高價的童妓,如果讓他們的手指在身上撫過,會產生花朵盛開或者流水潺潺之感。同時,盲眼的童奴們也常是開鎖的高手,他們只要逃出妓院,就會成為在暗巷中割喉的盜賊,或者,成為索費高昂的盲眼刺客…..。
五、燦爛千陽 卡勒德.胡賽尼 木馬文化
理由:這是兩個悲傷的阿富汗女人的故事,瑪黎安是私生女,萊拉是私生子的母親;瑪黎安是富商的私生女,卻受生父的遺棄。另一位女人萊拉是生長在知識份子的家庭,卻因戰亂而被迫嫁給大自己四十多歲的老丈夫;她們的關係是大老婆與小老婆,彼此之間應該會有吵不完的架和怨不盡的恨,可是命運卻任她們互相扶持,並發揮出人類間最崇高無私的愛,兩位年紀上相差二十歲,卻受命運的捉弄,兩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相會。人生從此交疊在一起,一起面對家庭父權暴力,還有回教社會對女性的欺壓與歧視。在苦難共業的折磨之下,兩位個人發展出一種情同母女的關係。這不盡讓我想起忘了出處的一句格言:「越是陰暗深處的角落越容易看見光芒!」,
六、非普通讀者 亞倫.班奈 漫遊者
理由:英國女王認為她已經為這個國家貢獻太多,也犧牲太久了,君主該盡的責任與義務之餘,也同時讓她失去了很多東西。獨特且限制的王室生活經驗,因為「閱讀」上癮而重新燃燒起純粹屬於她個人的生命情感,女王又該如何忠實地面對自己八十歲以後的歲月?本書《非普通讀者》的結局為何?容我替各位保留一點閱讀的樂趣,我不打算在書評中告訴各位,也請看過本書的讀者不要說出來,本書的結局特別是最後一段,我只能說:
「Bravo!Bravo!」
七、失意錄 保羅.奧斯特 天下文化
理由:這本失意錄並沒有提保羅奧斯特後來成功的事蹟,本書只寫出他所經歷的困境,也誠實地剖析自己在底層掙扎的窘狀,我認為他帶給我的是對價值的堅持。我對這本書有著很主觀的情感投射,他講出了我的內心,他的文字像是夜半的鏡子,反映出自己最不願意面對與承認的那一面,這本書好不好看?值不值得推薦給別人看?我不知道!也不關心!我只知道自己在昨晚的閱讀過程中一直強忍被作者所戳出的情緒。
日本文學(按推薦順序)
一、 博士熱愛的算式 小川洋子 麥田
理由:這本書很薄,才235頁,我相信每個月看完以後所感到的溫暖是不一樣的,書上的單純數學世界讓我自己回想到許多青少年的時光,回想到高中與大學時後,很深很黑的夜裡頭有著我與數學的碰撞,那種解出一個數學難題後望著窗外的夜由深邃轉為微亮之魚肚白晰,滿滿地筆與紙和純粹數學的單純世界所構成的那一幅寧靜,以及數字的絕對忠誠,絕對沒有情緒,顯然地這不是多數人可以與願意享受的,許多人在國中時期就放棄數學,這意味著他將要步入「極度複雜」的現實,數學對人最棒的啟發是「將複雜事情簡單化」,然而太多人都過著把簡單事情複雜化的人生,孰好孰壞?沒有答案,這本「博士熱愛的算式」也沒有給答案,老博士倘佯在數學解題的世界中,不過解開數學難題之謎底對他而言卻沒有相對於我的喜悅,或許我還沒有到超脫一切的境界,也或許我也不願意讓自己到達那麼超脫的境界吧。
二、鴨川荷爾摩 萬城目學 皇冠
理由:故事相當有創意地建立在傳統的典故上面,萬城目學的想像力讓我十分驚豔,把一堆稀奇古怪的事情包裝在看起來很普通的生活內,閱讀之際讓我不斷地拍案叫絕,除了主角以外,幾個配角的場景雖然不多,但是卻可以很鮮明地襯出作者想要加強的故事主軸-神話的傳承、青春歲月、勝負的定義等等,看了這本書會讓讀者回想到學生時代的社團或參加過的競賽,會讓讀者回想到學生時期甜蜜苦澀的單戀,會讓讀者想要飛到京都去看看書中的古都,會讓讀者回味著「荷爾摩」所蘊含的傳統的傳承,會讓讀者用一種比較開放和幽默的心情去看待世界。
三、最後家族 村上龍 大田
理由:這本書讓閱讀者發掘了三大問題:繭居族的困境、家庭價值的破壞與重生、救贖的意義,此外,本書也具有兩個相當值得探討的文學手法與極為高明的暗喻,以及日本社會從泡沫經濟以來的困境實錄。
中文文學(按推薦順序)
一、傷心咖啡店之歌 朱少麟 九歌
理由:這本書是1996年出版,當時的台灣從八零年代的政治開放與金錢遊戲中剛剛掙脫出來,新秩序的價值觀已經建立,但是舊時代的價值觀卻也混雜在當時的人心中,「傷心咖啡店之歌」一書就是以這樣的時代背景喚起了當時剛步入三十歲的整代五年級生的共鳴,在那個時後(民國85-86年),台灣社會從農工與工業社會正式步入商業與資訊社會,社會的各種標準卻由於高度效率而從狂飆年代的多元趨向一元化的價值,書中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是投射那個年代的高度不適應,咖啡廳裡面的那一群死黨,個各都是擺盪在對自由頹廢的依戀與不安之間,也都在對新社會價值的憤怒與對舊價值的不屑之間難以平衡。我很愛書中的一段話:「黑暗並不能造成陰影,光亮才能。」
二、沒有神的所在 侯文詠 皇冠
理由:從侯文詠的深入導讀下,看到了金瓶梅的第一個表層:偷情與背叛,西門慶家族中幾乎全數參與了錯綜複雜的偷情遊戲中,而這些充滿了性愛的偷情中,卻隱約地透露出藉由性愛的種種目的,有人藉此拋開卑微向上階段流動,有人藉性愛交換財富與生存,有人藉由性愛取得家族中的權力….在「淫書」的污名下,種種性愛不過是作者藉此諷刺整個社會甚至政治,然而一切的描寫都是那麼地隱諱,往往會讓讀者只將閱讀的層次停留在既精采又墮落的性愛遊戲上,而忽略了金瓶梅一書中所隱含的多層次內容,無疑地,侯文詠的導讀相當程度地掀開了金瓶梅的種種密碼。一如侯文詠所言:「金瓶梅厲害的地方在於看起理所當然的表象裡面永遠藏著更赤裸裸、血淋淋的真相,而這些其實會在迷迷糊糊的閱讀下被忽略。」
藝術人文史政類(按推薦順序)
一、維梅爾的帽子 卜正民 遠流
理由:讀了這本「維梅爾的帽子」後,才驚訝地覺醒,原來一幅圖畫可以告訴人們如此浩瀚的故事背景,而圖畫本身也透露著種種政經人文的密碼,看完這本書以後,我終於了解,原來一幅畫除了藝術以外,更是活生生的歷史,本書作者卜正民藉由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維梅爾的幾幅名畫,從畫中的密碼去探討當時十七世紀的歷史,卜正民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歷史角度去陳述十七世紀,尤其是當時的歐洲的中國熱潮和大航海時代後期的東西交流。我相當喜歡這本書呈現的許多觀點,尤其是作者所提到的:「歷史上的種種貿易物其實都與千里之外的國度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作者用繪畫中的一筆一劃、一景一物與人文生活中推理出客觀角度的史實,本書也讓我對明代後葉的歷史產生了不同於昔日教科書所給我的刻板印象。
二、天真的人類學家 小泥屋筆記 商周
人類學家?田野調查?前者讓人連想到美國印地安那瓊斯考古博士,率著大批武裝土著深入傳說中蘊藏著千年遺世寶藏的秘境,或是那中拿著放大鏡模樣比阿宅還要阿宅的書呆子,無意間闖進某個部落的死亡禁區而揭發了一件不為人知的大陰謀或世紀的大機密。而田野調查更是被台灣的「偽」股票大師拿去當成股票的神秘圖騰儀式。
本書作者奈吉爾巴利遠赴非洲喀麥隆某個不見經傳的「多瓦悠」部落去從事人類學上的田野調查,然而本書卻沒有深奧的學術用語,沒有那些讓人昏睡的「研究方法」,沒有晦澀難懂的人類學理論,這本田野工作的通俗作品紀錄了一個天真的人類學家,初次進入非洲喀麥隆某個不知名村落,進行田野研究的過程。巴利博士並沒有帶著「歐洲菁英知識份子」的傲慢,也沒有那股高高在上白種人對第三世界或原始部落的「征服與鄙視」感;反倒是巴利博士以本書的書名 "The Innocent Anthropologist : Notes from a Mud Hunt",用了 Innocent (天真的) 來自嘲所謂的學識淵博的人類學家。
整本書仿佛一個天真無知的觀光客,碰到的會是老想敲竹槓的計程車司機,一看見白人就湧上來推銷女人的皮條客,老想從你身上挖出一些錢的當地土著以及搞不清楚割禮到底什麼時候會舉行的酋長和一道道滿是官僚程序的政府申請文件上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