軽井沢千住博美術館
日本美術館有三大「一級戰區」:東京、輕井澤與安曇野,攤開輕井澤地圖,密密麻麻的美術館讓人很難選擇,容我當個文抄公把地圖上看得到的美術館記錄下來:
軽井沢現代美術館
エルツおもちゃ博物館
軽井沢千住博美術館
深沢紅子野の花美術館
軽井沢絵本の森美術館
脇田美術館
小さな美術館軽井沢草花館
田崎美術館
軽井沢高原文庫
ルヴァン美術館(LE VENT美術館)
軽井沢町歴史民俗資料館
石の教会 内村鑑三記念堂
西原脩三記念館
セゾン現代美術館
ペイネ美術館
軽井沢上野美術館
更驚人的是,輕井澤的美術館數量,以每兩年增加一座的速度持續增加。當我握著單車把手徜徉在輕井澤的林間小路中,美術館的身影一座座從呼嘯而過的景色中出現。
人的一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遊遍每一座美術館,於是我選擇了最新落成的「軽井沢千住博美術館」(2011年10月10日),在投資專業領域上,我絕對不會挑選新上市掛牌的公司,但美術館的遊憩,反而會把眼光放在新的作品上。
美術館設立主要是為展出日本藝術家千住博先生於1978年至2011年所創作約100件作品,千住博自己對這座美術館做了這樣的詮釋:「明亮且開放,從未有過的嶄新美術館空間,既能集中作品與參觀者,每個人又能在裡頭充份享受屬於自己的時間。」
打造設計者是西澤立衛建築師,他是SANAA建築師事務所的共同設計師 (另一位為女性建築師妹島和世)。2010年SANAA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這個獎項類似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日本只有四個建築師拿過這個獎:丹下健三、安藤忠雄、SANAA和伊東豐雄。
從美術館的外觀來看,確實帶點詭意神秘,建物配合微微傾斜的地勢,連館內地面也刻意保留原來地形的起伏,建築體與地形環境緊緊相繫,不去破壞地表起伏的原貌。和其他美術館不一樣的是,千住博美術館的展館、咖啡廳和別館並沒有連接在一起,等於有三棟風格不一的建物。其中吸引我的反而不是主管而是咖啡廳那棟建物,由許多三角錐結構組合而成,很有實驗性風格。
從停車場、咖啡廳到主館之間設置了一片『彩葉花園』(Color Leaf Garden),用150種六萬多株鬱鬱蔥蔥花草樹木將主建築包圍起來,讓主展館顯得十分不起眼,也許是想營造讓人一探究竟的神秘氣氛吧!藝術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該有標準答案,一如金錢的領域,別用一加一到底等不等於二的狹隘觀點來計算主觀的思索。
美術館內十分明亮,玻璃為主體建材,不論是屋頂、牆面、隔間、梁柱與擺設,一律用白色當底,白色意味著普世價值,更讓人感到特別是的,館內的設計都沒有平衡面和對稱面,卻由弧面和曲綫組成,地板、牆面、格間與供訪客休憩的椅子,全部都採取弧面設計,簡單的說,館內找不到任何一片平整直線的空間。建築師老是喜歡把空間掛在嘴上,但空間的概念卻是最抽象,喜歡的人認為是傑作,不喜歡的人認為是掠奪自然的災難,喜歡與否見仁見智,在短短的幾個小時的參訪,我讀到了曖昧、迷幻與冥想的意念,不平整的空間意味著擺脫困住自己的思考「框架」,我不曉得別人如何解讀,但反正我的世界也不打算開放任何空間去容納別人的觀點。
比較美中不足之處在於館內的警備過於森嚴,除了展示廳固定的服務人員外,警衛不停地在館內來回穿梭,虎視眈眈地盯著每個遊客,搞到連自己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帶著炸彈的恐怖份子,美術館的藝術價值也許有高傲的資格,但為何非得把參訪氣氛搞得如此肅殺,頗讓我感到匪夷所思。
千住博美術館不是一座讓人容易親近的場域,我只能作出如此的結論。
交通方式:我強烈建議「租腳踏車」的方式前往,雖然有輕井澤循環巴士,但一來班次不多,二來公車站牌離美術館有點距離,且不同班次的停靠站牌都不一樣,旅客千萬別去挑戰自己對陌生環境的邏輯觀。我建議在「中輕井澤」車站租腳踏車,千萬別在輕井澤站租車,因為從輕井澤車站到中輕井澤車站這段路,一路上下起伏,且往來汽車眾多騎起來完全沒有賞心悅目之感。
如何到「中輕井澤」站呢?在輕井澤車站搭「しなの鉄道」,一站就到中輕井澤站,車程只有四分鐘,中輕井澤車站騎單車到美術館大約需要20~25分鐘。
美術館簡述:
位置:郊外型
交通便利性:中等
附近順遊點:輕井澤
美術館屬性:私人美術館、門票比較昂貴(大人1200日圓)
人潮:中等
重要館藏:清一色是千住博的作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