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魔球:一個勇敢面對自己,逆轉勝的真實故事(電影書封珍藏版)

  這一本書講述的是美國的「奧克蘭運動家」棒球隊經理比恩,如何在有限的資金中,尋找物超所值的球員。

  首先是如何評斷一名球員對球隊的貢獻呢?如果比恩採取的標準是與一般球團一致的話,那麼他追尋的球員也必定是眾人追尋的目標,那在有限資金之下,他必定無法與富有的球團競爭。所以他從不同的角度評斷球員的貢獻度,並且尋找年輕新秀或別人不要的老將,如此一來,比恩就能在球員市場上以便宜的價格選到貢獻度高的球員。

  問題是應該從什麼樣的角度來評斷球員的貢獻度呢?以投手來說,三振率越高,是否代表他就是最好的投手呢?那麼伸卡球投手又應該如何評斷呢?能夠讓打擊手盡量擊出滾地球,以少少的球數,創造越多的出局數,對球隊的貢獻度會不如三振數高的投手嗎?以打擊者而言,全壘打數高的球員,是否就是最佳的打擊者呢?那麼能夠消耗投手球數或者四壞球上壘數高的打擊者,對於球隊的貢獻度是否會亞於全壘打數高的球員呢?

  當一般球團都在追尋三振數高的投手與全壘打數高的打擊者的時候,比恩以不同的準則來尋找球員,例如尋找四壞保送率高的打擊手或投球局數高的投手,不僅可以用有限的資金找到好球員,同時也可以在球員成名之後,藉由賣掉或者交換球員,來替球團尋求最大利益。

  比恩對於球員也是相當無情的,當他發現這個球員對於球隊的貢獻度是遠不如預期的時候,也就是看走眼,他也會毫不考慮地捨棄,一切都是以統計數字來作為考量,所以能夠提供一個客觀的比較標準。他可以將球隊的一線球員全都下放到二軍,而以年輕球員入替,只因為這些球員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相較之下,大多數人都不願意承認看走眼,盲目地執著自己的選擇,最後才發現得不償失。即使要捨棄球員之前,比恩也會試著讓球員發揮最後的價值,那就是球員交易。從球員交易中,也可以發覺比恩的策略是儘可能地將運動家隊因沒錢留不下的明星或成績下滑的球員,來交換球員選擇權或農場球員,所以就更有機會找到物超所值的球員。

  其實,這一本書雖然講述的是棒球,但是他也說到了想要以小勝大的前提是,你必須與別人想法不同,尋找規則的無效率之處。比恩曾經說過,運動家隊最不應該的就是去學習洋基,因為洋基的資源是運動家的好幾倍,在市場上運動家隊根本追逐不到洋基要的人才。

  同樣地,投資人想要尋找有潛力的股票,如果是以市場上眾所皆知的準則,例如錢賺最多,低本益比,或者低市價淨值比,那麼也很難找到物超所值的股票。如果以老闆在影劇版,雜誌封面次數多寡,被雜誌選為案例研究次數,作為反向指標,也許就是另一種放空的好準則等。 

      延伸閱讀:黃國華的書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