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黑色畫集2

黑色畫集2:繩、天城山奇案、證言、寒流

作者:松本清張

         身為松本清張粉絲的我,不會錯過閱讀他的著作的所有機會,當然,在我的主觀感情與個人喜好的標準下,松本清張的書對我而言通通是五顆星,對我而言都是「值得立刻一讀」,他的推理作品中那股很獨特的風格,如從犯罪者與辦案者不同角度去描寫社會百態,如從電車火車的移動所帶出一股特殊的頹廢旅情,特別是他能夠站在與權威既得利益者的對立端,對體制的不平與不公發出微小但卻又堅決的控訴聲音。

        然而自己若換成一個「書評者」的角色,則必須得淡化身為粉絲的純粹主觀喜好,用一種「比較」的角度去審視作品,「比較」性的閱讀不見得是純粹「科學化的客觀」,畢竟文學喜好不可能用邏輯條理與數字關係去展現出來,所謂比較性的判斷,我通常有兩個準則,一是該作品與作者其他作品相比,二是該作品與類似作家的類似作品相比。

        如本書「黑色畫集2」,我會用松本清張的頂尖「砂之器」來衡量,有哪方面比較遜色?有哪些層面比較不足?如本書「黑色畫集2」,我也會拿出同樣是推理作家的短篇小說來相比較,像拿出東野圭吾的「毒笑三部曲」與宮部美幸的短篇小說來放在同一天坪上較量一番,雖然較量的標準和喜好依然是主觀的看法,不過,至少這樣就會排除「過於主觀」的評論了。

        這本「黑色畫集2」收錄了四篇短篇小說:〈繩〉、〈天城山奇案〉、〈證言〉與〈寒流〉;當然,根據自己長期閱讀並累積松本清張大師作品的心得,短篇小說的確不如長篇小說,這應該也是大多數作家的作品特性吧!
       〈繩〉是一件典型的自殺與他殺界線模糊的案件,死者到底是自殺或他殺?被害者與加害者的界限也相當模糊,查案的進行略微冗長且有些過度佈局,而最後的卻是呈現開放結局,讓我相當無法理解。
      〈天城山奇案〉簡直就是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孃〉的推理版,只不過本文所談的不是難耐的少年情竇,而是難以遁形的「罪惡感」。
      〈證言〉的篇幅相當短,短到與一篇寓言故事相當,與寓言相比,本文過於直白。
      〈寒流〉的推理成份相當淡,因為故事中沒有命案、死者或任何民刑案件,描寫的企業中的勾心鬥角,和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黑暗面的細節,從這篇短篇小說的風格可以窺見松本「惡女三部曲」的雛型,本文發表於1960年,隱約有後來巨作壞佳伙(1961年)的影子了。

        本書所收錄的四篇小說,比起松本清張其他短篇小說「黑色畫集1」和「共犯者」,不論是故事的張力,亦或是短篇小說最重要的「流白」效果,都顯得略勝一籌,我給「黑色畫集1」的評價是兩顆星,給「共犯者」的評價是三顆星,可是比起松本的四顆星作品惡女三部曲中的「黑革記事本」,本書的書寫結構又比較差一些,所以如果用比較法的方式,我認為本書….

        評:三顆星


         後記:
         1、 未來寫書評會採用比較嚴肅的心情,我想站在一種比較審慎的立場去讀書去寫心得,換句話說,我認為自己不應該隨便給一本書過高的評價。

        2、 書看越多越是驚覺自己創作力的不足與貧乏,過去五年來我一共出版了十四本書,單單過去15個月(98年12月到100年2月)就寫了四本,是該停下腳步讓自己的創作有個喘息與充電的時空了。

         3、 雖然近來忙於雜誌的出版,但閱讀對我而言依舊是心靈與腦力的最重要input來源,所以我寫書評的腳步不會停,一千篇書評的人生書寫目標依然不變。

         4、 寫書評、看書最大的收獲其實是自己,許多認識多年的朋友紛紛對我說:「你越來越有書卷氣息呢!」四十多歲的中年還能敞洋於書海,幸福!寫書評除了砥礪自我外,分享也是一個很大的動機,有許多人笑我寫書評一來不能出書賺錢,二來在日益減少的讀書風氣的網路時代實在一件事倍功半的舉動,何苦花時間寫書評呢?其實我的答案是:「管他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