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幹事黃國華 藉虛構故事揭露金融真相 文/蘇惠昭(文字工作者)
摘自金石堂書局出版情報
http://www.kingstone.com.tw/publish/PublishInfo.asp?Kind=1&Pub_Date=2008/09/08
「台灣人習慣勤儉持家,節衣縮食,然後再將好不容易存下來的錢一口氣賠光」 ──《金控迷霧》
「我寫小說,寫爽的!」身形高大的黃國華走進「聚財資訊」會議室,他頭髮染成彷如被太陽曬過的麥金色,一只背包搭在肩,趿一雙大拖鞋,如果你想像過自由如風,他的樣子就接近了!
其實黃國華才剛從印刷廠為《金控迷霧》簽書出來,不多,總共六千本。
當簽名機器人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一個十年後的夢想,在家鄉金山水尾蓋一座向安藤忠雄致敬的圖書館,自任館長。
而他的小說,則是一種和安藤忠雄不同屬一個星球的金融寫實小說,台灣小說的特殊品系。
說沒聽過黃國華?股民,台灣約莫有六、七百萬。若是股民兼網民,不知「總幹事」這號人物是很遜的。靠著口碑,總幹事在部落格界(無名小站,「總幹事耕讀筆記」)捲起風雲,兩年半來發表一千八百篇文章,總共有近兩千萬人次瀏覽,鄉民停留時間都在一小時以上。雖然以投資為主業,總幹事其實更是個重度小說迷,他大量閱讀小說,從山崎豐子、宮部美幸、京極夏彥、村上春樹到史蒂芬.金,並且鍾愛著台灣作家鍾文音(有一次抱著鍾文音的書去請她簽名,以致讓鍾文音被自己竟有這種中年彪形大漢粉絲驚嚇到)。於是乎有一天,小時候寫不出作文的魔咒忽然解除,脫胎自江湖經驗的一缸子人物和情節在腦中像跑馬燈,熱鬧得要命,到2006年終於抵擋不住,完成且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財經小說《金色巨塔》,草草賣了三千本後已經絕版。
總幹事就是黃國華。
那時黃國華不懂出版的遊戲規則,只會在部落格宣傳自己的書,甚至公開徵求過出版社。他相信一件事:「書沒有價值,暢銷才有價值」,這話轉換成比較文學的說法是「書要被閱讀才存在」。
說起來黃國華算退休人士,「from somebody to nobody」,「退休生活」已經邁向第七年,不過他34歲就退休了,帶著上百萬筆股票、債券、票券、期貨、外匯、套利、套匯……的交易經驗,一肚子檯面上與檯面下的故事,多少輾轉反側的漫長夜晚,以及深入骨髓的疲累,離開了奮戰十二年的金融圈,逃亡到讀書寫作旅行與打高爾夫,從此成為金融圈的旁觀者,努力經營部落格,換一個角度把金融圈看得更清楚透徹,也重新以「一個到了38歲才發現自己竟然流著作家血液的中年人」界定自我。
小說《金色巨塔》跌了一跤,黃國華的投資雜文《交易員的靈魂》(聚財資訊)卻成為2007年十大財經書。出版大衰退的景況下,聚財資訊因為出版黃國華和郭恭克兩位財經作家的書,年成長達80%。更奇詭的景觀是,主流媒體對《交易員的靈魂》現象故意略過,假裝不存在。
金融圈是一個複雜與黑暗的小宇宙,但黑暗必須有人出來揭露,交易員絕不能出賣靈魂,黃國華因此清楚自己的知名度在部落格、小眾,非主流,有一道界限他實在難以跨越。
《金色巨塔》帶給黃國華「寫小說賺不了什麼錢」的教訓。交易員衡量數字的基準當然和作家不同,但寫小說附帶產生的「爽」,那種「藉著虛構的故事揭露真相」、「把黑暗的東西抹得更黑」的自由痛快,對黃國華來說,是沒有辦法拿任何數目去交換的,無論如何他都要繼續。
正確的說法是「又爽又痛苦」。2008年,黃國華再接再勵,以張無忌為原型創造了「強老大」這個角色,用45天寫出十萬字的《台北金融物語:內線國度》(聚財資訊),再用另一個45天寫超過十萬字的《台北金融物語二部曲:金控迷霧》(聚財資訊)。在《內線國度》自序中他還「耍了賤招」,向讀者預告到2011年要出版的「台北金融物語」系列小說,刻意挑起期待感,其實也是反過來逼迫自己限期繳作業。
那寫到死去活來的90天,據老婆形容黃國華是「面目可憎」「脾氣暴躁」。每當寫到想像卡住,文字不夠驅遣,黃國華便衝到書架把小說一本一本抓出來狂翻,企圖從中竊取一句話,一個靈思來拯救他走出困頓。
寫金融圈黑幕也免不了有床戲,「而我寫起來就像宅男在想像」黃國華自覺有愧,保證在即將出版的漫畫版中不受篇幅限制的,盡量補救,這也將是台灣第一本非指南性的金融漫畫,「就算不賣也丟出一個話題」。
《台北金融物語》二部曲有了不同於《金色巨塔》的結局,暢銷即存在,黃國華引誘只看k線不讀小說的股民開始進入小說,沾一點文學的邊。讀書與文學,那也是黃國華為自己收盤後的人生所找到的出口。
摘自金石堂書局出版情報
http://www.kingstone.com.tw/publish/PublishInfo.asp?Kind=1&Pub_Date=2008/09/08
「台灣人習慣勤儉持家,節衣縮食,然後再將好不容易存下來的錢一口氣賠光」 ──《金控迷霧》
「我寫小說,寫爽的!」身形高大的黃國華走進「聚財資訊」會議室,他頭髮染成彷如被太陽曬過的麥金色,一只背包搭在肩,趿一雙大拖鞋,如果你想像過自由如風,他的樣子就接近了!
其實黃國華才剛從印刷廠為《金控迷霧》簽書出來,不多,總共六千本。
當簽名機器人的時候,他忽然想起一個十年後的夢想,在家鄉金山水尾蓋一座向安藤忠雄致敬的圖書館,自任館長。
而他的小說,則是一種和安藤忠雄不同屬一個星球的金融寫實小說,台灣小說的特殊品系。
說沒聽過黃國華?股民,台灣約莫有六、七百萬。若是股民兼網民,不知「總幹事」這號人物是很遜的。靠著口碑,總幹事在部落格界(無名小站,「總幹事耕讀筆記」)捲起風雲,兩年半來發表一千八百篇文章,總共有近兩千萬人次瀏覽,鄉民停留時間都在一小時以上。雖然以投資為主業,總幹事其實更是個重度小說迷,他大量閱讀小說,從山崎豐子、宮部美幸、京極夏彥、村上春樹到史蒂芬.金,並且鍾愛著台灣作家鍾文音(有一次抱著鍾文音的書去請她簽名,以致讓鍾文音被自己竟有這種中年彪形大漢粉絲驚嚇到)。於是乎有一天,小時候寫不出作文的魔咒忽然解除,脫胎自江湖經驗的一缸子人物和情節在腦中像跑馬燈,熱鬧得要命,到2006年終於抵擋不住,完成且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財經小說《金色巨塔》,草草賣了三千本後已經絕版。
總幹事就是黃國華。
那時黃國華不懂出版的遊戲規則,只會在部落格宣傳自己的書,甚至公開徵求過出版社。他相信一件事:「書沒有價值,暢銷才有價值」,這話轉換成比較文學的說法是「書要被閱讀才存在」。
說起來黃國華算退休人士,「from somebody to nobody」,「退休生活」已經邁向第七年,不過他34歲就退休了,帶著上百萬筆股票、債券、票券、期貨、外匯、套利、套匯……的交易經驗,一肚子檯面上與檯面下的故事,多少輾轉反側的漫長夜晚,以及深入骨髓的疲累,離開了奮戰十二年的金融圈,逃亡到讀書寫作旅行與打高爾夫,從此成為金融圈的旁觀者,努力經營部落格,換一個角度把金融圈看得更清楚透徹,也重新以「一個到了38歲才發現自己竟然流著作家血液的中年人」界定自我。
小說《金色巨塔》跌了一跤,黃國華的投資雜文《交易員的靈魂》(聚財資訊)卻成為2007年十大財經書。出版大衰退的景況下,聚財資訊因為出版黃國華和郭恭克兩位財經作家的書,年成長達80%。更奇詭的景觀是,主流媒體對《交易員的靈魂》現象故意略過,假裝不存在。
金融圈是一個複雜與黑暗的小宇宙,但黑暗必須有人出來揭露,交易員絕不能出賣靈魂,黃國華因此清楚自己的知名度在部落格、小眾,非主流,有一道界限他實在難以跨越。
《金色巨塔》帶給黃國華「寫小說賺不了什麼錢」的教訓。交易員衡量數字的基準當然和作家不同,但寫小說附帶產生的「爽」,那種「藉著虛構的故事揭露真相」、「把黑暗的東西抹得更黑」的自由痛快,對黃國華來說,是沒有辦法拿任何數目去交換的,無論如何他都要繼續。
正確的說法是「又爽又痛苦」。2008年,黃國華再接再勵,以張無忌為原型創造了「強老大」這個角色,用45天寫出十萬字的《台北金融物語:內線國度》(聚財資訊),再用另一個45天寫超過十萬字的《台北金融物語二部曲:金控迷霧》(聚財資訊)。在《內線國度》自序中他還「耍了賤招」,向讀者預告到2011年要出版的「台北金融物語」系列小說,刻意挑起期待感,其實也是反過來逼迫自己限期繳作業。
那寫到死去活來的90天,據老婆形容黃國華是「面目可憎」「脾氣暴躁」。每當寫到想像卡住,文字不夠驅遣,黃國華便衝到書架把小說一本一本抓出來狂翻,企圖從中竊取一句話,一個靈思來拯救他走出困頓。
寫金融圈黑幕也免不了有床戲,「而我寫起來就像宅男在想像」黃國華自覺有愧,保證在即將出版的漫畫版中不受篇幅限制的,盡量補救,這也將是台灣第一本非指南性的金融漫畫,「就算不賣也丟出一個話題」。
《台北金融物語》二部曲有了不同於《金色巨塔》的結局,暢銷即存在,黃國華引誘只看k線不讀小說的股民開始進入小說,沾一點文學的邊。讀書與文學,那也是黃國華為自己收盤後的人生所找到的出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