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德律是一家知名度不高的中小型股本的公司(股本才22億),損益表現只能稱得上中規中矩,過去幾年以來的eps在一到五塊錢之間上下起伏,獲利的穩定度坦白來說不高,她的業務範圍是電路板與IC檢測設備,如自動光學檢測(AOI)儀器、電路板自動檢測設備、半導體測試設備(IC Tester)等產品,為NB系統廠、電子產品廠等檢測設備的設備代理商。

        當然我先聲明,德律並不是一家遭糕的公司,這篇分析的目的並非放在德律這家公司的推薦,也不是想要點出德律這家公司的財務業務問題,因為我感興趣的不是德律這家公司,而是這家公司背後那一位老大哥




        先讓我賣一個關子,暫且不管老大哥是誰,先來看看德律這家公司近幾個月來的營收狀況,見表一,近幾個月以來的月營收已經降到三億以下,今年五月營收甚至降到2..25億,與去年第二季到第三季每個月動輒三到四億的營收相比,有著明顯的落差,如果我們單看近兩個月以來的營收年增率,可以發現她的成長動能少在近幾個月以來已經明顯喪失。

        當然,其股價在四月份營收公佈衰退之後,就從62.8快速下滑到50.3元,之後雖然跟著大盤跌深反彈,但在六月三日公佈五月份的營收年增率又進一步衰退37%之後,股價在短短的幾天又從54.8元連跌兩天到6/8盤中的低點48.8元。很明顯的,股價反應營收衰退相當敏感

        德律的股價與營收並非我所觀察的重點,剛剛有提到,德律的老大哥才是我想要探討的,研究公司就好像研究黑幫一樣,黑幫有老大與小弟,有組織也有火拼,當我們看到一個一個黑幫小弟不支倒地時,或許就可以斷定他背後的老大恐怕要罩不住了。

        德律公司的大客戶其實是鴻海,這在公開新聞與資訊上頭早就不是什麼秘密,讓我們來比較一下德律的營收和鴻海之間的關係,德律的業務是自動檢測設備,特別是高階消費電子廠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零組件與電路板的檢測設備,這些設備通常是扮隨著客戶擴廠或建廠的時程。

        德律從去(99)年3月起走出一波營運高峰,尤其是去年三到九月,很巧的是,這段期間也是主要大客戶鴻海開始為IPAD開產能備料的時刻,也是鴻海積極將廠能移到中國內地如四川與武漢的擴產階段。但隨著今(100)年大客戶擴產計畫的告一段落,德律的營收也就緩緩地下降。

        然而這讓我感到有趣的是,鴻海急團既然也是IPAD第二代的主要代工廠,何以她的主要檢測設備合作並沒有因此受惠呢?德律在鴻海生產第一代IPAD時,有著相當明顯的營收擴張,區區不到一年的時間,卻無法受惠於大客戶的新產品呢?

        這就是一件相當有趣且值得探討的事情,有諸多可能性,譬如或許鴻海並沒有為第二代IPAD投入太多的資本支出,或許是第二代IPAD或新的Iphone產銷不如預期?亦或是鴻海縮減了投資支出的規模?….這問題只能留待這些公司的未來的營收與損益數據去替我們解答,但是從德律的營收倒是可以從裡頭的蛛絲馬跡去「推論」一些假設,而這些假設性的推論或許可以替投資人做好投資把關的工作。

         如果德律的營收衰退之源頭的確是來自於鴻海的縮減資本支出,那麼鴻海與蘋果這整個所建構的產銷鍊(白話一點就是蘋果概念股),透露出成長趨緩的訊息也不無可能,但我必須承認這些都是我的想像,但這些想像在現階段也一定找不出任何數據與官方說法來證實,不過,想像力對投資活動而言是相當重要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