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可能是有些天生反骨吧!或是期望太大導致不如預期的失望,我對「大衝撞」一書是失望的,因為衝撞在作者寫作時已經產生,而作者雖以「理性的笨蛋」聊已自嘲,卻沒法脫離「學術底子」的理性框架,才會不脫俗套的有下列看法:
對於新興市場太過推崇,讓我以為置身那些資產管理業慣有的說明會中,又是個內需無窮的夢。
對於原物料、通貨膨脹的看法與當時(2007~2008)法人無異。
「幫證券化說句話」實在令人驚訝,作者認為最有前途或技術性的金融領域是「結構性商品」,這種看法有兩個很大的偏誤,一為學者愛好數理的慣性,以為艱深才是本事;二是沒有真正瞭解金融的本質是「標的資產的變化」,所有的包裝、設計都是種賺錢把戲,試想高薪的業務獲利從何而來?客戶與業務雙贏,那誰是輸家? 我比較認同巴菲特對於衍生性商品的看法,這是未來金融將持續循環動盪的根源,我自身也是學衍生性商品的,我真的對於定價那種不當得利(前人種禍根,後人擦屁股)很不以為然。
投資人的行動計畫建議相當泛談,鎖定一個新的長期終點?善加利用正確的工具?這與一般學術觀點何異?什麼是長期終點,難道有長期均衡? 什麼又是正確工具,難道是結構性商品? 這種回到學術追求均衡與金融創新的老路上,是「舊瓶裝舊酒」,如果是這樣的話,未來除了不斷的把酒瓶變大外,持續接受一次次風暴的洗禮外,能有真正的「美麗新世界」?
紀律的資產配置:這種看法很令人失望,並沒有因為「大衝撞」跳脫舊思維。
哈佛管理公司的例子只能告訴我們「傳統資產管理」應有的結果,操作者最後都因為薪酬而跳槽產生不斷的人事異動,追求「獲利極大化」的目標從沒改變,那種代理問題與一般企業發生的何異? 管理團隊來來去去攏是為了錢啦! 既然如此,如何追求長期?
如果沒法跳脫群眾思維,如何擺脫「共同所有權(白話:共同的曾經擁有與毀滅)」的宿命?
還是要說些中肯的話,畢竟作者提出「失序、脫軌」的看法並沒錯,希望使用多種不同學識來增加精確性與適用性也沒錯,但是這種「謎團」都是我們這些參與者(人類)造成的,不論基於貪婪、或是學術成就感,我不知道這比過去直言「複雜」強多少,還是換句話說,反正混沌之後有複雜,複雜之後有大衝撞,那之後是「大毀滅」嗎?
作者認為市場崩潰的特質是「資訊不對稱、錯誤定價、沒效率配置、異常投資人行為」。「檸檬市場」就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這一直存在金融市場中,但是真的有好的解決之道嗎? 賽局理論試圖要提出解答,卻經常敗在人類的不理性(自利)上,這不是錯誤定價而是盲目追價,不是沒效率配置而是根本不需要被資產配置所束縛,「異常投資人行為」,在我眼中反而是正常之舉,因為不理性本來就是常態。
新興市場四個流程確實描述的很好,但這是不安定的來源,是個發散的過程:
不安定一:第二階段中想要杜絕資本外流,採用了負利差來吸引資金,但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不論這些國家利率差多大,一旦怕了,資金還是退如潮水。
不安定二:第三階段想要轉為積極投資,把外匯存底積極管理,如主權基金成立。試問油元、主權基金過去幾年涉入市場後,除了造成資產價格不理性上揚外,讓市場徒增波動,這些積極投資真的能夠成為市場的安定力量? 如果真的要成為安定力量,還是乖乖的去買歐美公債,繼續成為長期利率的隱藏壓抑力量就好,而不是貪婪的去介入高風險的股權投資。 我記得LTCM在股權相關的損失不比債權部分少,這就是不當的冒險所致,一旦開快車,煞車來得及嗎?
不安定三:第四階段想要激發「內部需求」,但試問「暴發戶」的需求穩定嗎?這些國家一旦是快速崛起,幾年內股市、房市大漲數倍,連不具流動性的藝術品都暴漲,這樣產生出來的需求能夠持久嗎? 中國在外匯存底大增後,做了打消國銀呆帳、成立主權基金、擴大市場干預(之前是宏觀調控,現在的鉅資救市),這種是安定力量嗎?還是未來潛在的不安定來源? 雖然不能以偏蓋全,也有些過去成功案例,如新加坡,但是有多少的政治干預是不效率的消耗,在這種成長過程中需要浪費多少資源在磨損(貪污、舞弊…)。
很不恰當的例子:作者舉了中國萬能資產管理公司的崛起,在2005年成立,2006年資產管理達104億,2007年中達307億,2007年10月達816億,這種成長速度正常嗎? 無怪乎最後都會形成「崩潰」,這不是「金融深化」,而是人類明顯的旅鼠行為。
舉個國內的例子,2007年前國內股票基金一直維持在2000多億,2007年5月衝上3400多億,2007年10月衝上5200多億,然後在2008,億到的在成子全求異年又回到了2000多億,出來搶錢的,遲早要被蒸發!
民間部門應該不是較快進入狀況,而是在私利誘因下,使其迫不急待的搶進「新市場、新商品」,這過程不平順是必然的,吸引過多人進入,最後難免陷入所謂的「紅海」。我覺得若沒法解決道德問題,讓代理問題降低,民間企業未來將為是個「大問題」,因為在大到不能倒後,擺爛的結果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
「去仲介化的逆境」根本不嚴重,因為這如果是問題,過去那些從仲介起家的XX兄弟就不會這樣壯大,而且在這波風暴出現前,那些投資銀行槓桿達數十倍,如果去仲介化問題存在,槓桿何來? 實際想想,好的仲介的存在還有助於消彌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可惜我們遇到的都是「貪婪的仲介」居多!
其實我的失望源自於對於「衝撞」創新思考的期待,期望能有個清楚的思維來說明這些「衝撞」的緣由,但是當時作者對於新興市場、原物料看法並沒有洞見,和我一樣犯了一廂情願的錯,沒能意識到這波危機會這麼大。我們可以怪罪「監管失當」、「政治不靠譜」,但這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多邊機構的歷史包袱(如IMF)會一直存在,試想過去的各種聯合性組織,有多少能夠發揮作用,到後來只有「力量」可靠,強國自然能夠產些一些影響力。
「保護主義」是未來最需觀察的問題之一,這是經濟是否會大幅惡化的重要決定因素,全球化的興起帶動了新興市場的崛起,如果保護主義升起,那新興市場更要小心了,外匯存底來的快,很難保證不會去的也快,如果少了歐美國家那種不怕死的花錢大爺。
最後把作者的應對之策放上來:多元均衡、感染效應、次優理論,的確要關注「感染效應」,這是資產價格起伏的來源,也是未來將持續出現的必然,其他的均衡、理論就留給學者好了。「黑天鵝效應」的觀念最好去看塔雷伯的書比較有具體感,這是建立我們危機意識的好書,「隨機的致富陷阱」也值得一看,至少對於風險會有更深的體會,比作者「改良後的風險管理」更有用。我認為未來幾年不會是穩定管理風險者的天下,因為市場沒有對於「風險」真正有合理的對價,當只有大賺才是英雄時,穩健的人都是配角,即便穩健才是資產管理最重要的地方,但有多少人能夠追求這種慢慢來的「烏龜精神」呢?
對於新興市場太過推崇,讓我以為置身那些資產管理業慣有的說明會中,又是個內需無窮的夢。
對於原物料、通貨膨脹的看法與當時(2007~2008)法人無異。
「幫證券化說句話」實在令人驚訝,作者認為最有前途或技術性的金融領域是「結構性商品」,這種看法有兩個很大的偏誤,一為學者愛好數理的慣性,以為艱深才是本事;二是沒有真正瞭解金融的本質是「標的資產的變化」,所有的包裝、設計都是種賺錢把戲,試想高薪的業務獲利從何而來?客戶與業務雙贏,那誰是輸家? 我比較認同巴菲特對於衍生性商品的看法,這是未來金融將持續循環動盪的根源,我自身也是學衍生性商品的,我真的對於定價那種不當得利(前人種禍根,後人擦屁股)很不以為然。
投資人的行動計畫建議相當泛談,鎖定一個新的長期終點?善加利用正確的工具?這與一般學術觀點何異?什麼是長期終點,難道有長期均衡? 什麼又是正確工具,難道是結構性商品? 這種回到學術追求均衡與金融創新的老路上,是「舊瓶裝舊酒」,如果是這樣的話,未來除了不斷的把酒瓶變大外,持續接受一次次風暴的洗禮外,能有真正的「美麗新世界」?
紀律的資產配置:這種看法很令人失望,並沒有因為「大衝撞」跳脫舊思維。
哈佛管理公司的例子只能告訴我們「傳統資產管理」應有的結果,操作者最後都因為薪酬而跳槽產生不斷的人事異動,追求「獲利極大化」的目標從沒改變,那種代理問題與一般企業發生的何異? 管理團隊來來去去攏是為了錢啦! 既然如此,如何追求長期?
如果沒法跳脫群眾思維,如何擺脫「共同所有權(白話:共同的曾經擁有與毀滅)」的宿命?
還是要說些中肯的話,畢竟作者提出「失序、脫軌」的看法並沒錯,希望使用多種不同學識來增加精確性與適用性也沒錯,但是這種「謎團」都是我們這些參與者(人類)造成的,不論基於貪婪、或是學術成就感,我不知道這比過去直言「複雜」強多少,還是換句話說,反正混沌之後有複雜,複雜之後有大衝撞,那之後是「大毀滅」嗎?
作者認為市場崩潰的特質是「資訊不對稱、錯誤定價、沒效率配置、異常投資人行為」。「檸檬市場」就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這一直存在金融市場中,但是真的有好的解決之道嗎? 賽局理論試圖要提出解答,卻經常敗在人類的不理性(自利)上,這不是錯誤定價而是盲目追價,不是沒效率配置而是根本不需要被資產配置所束縛,「異常投資人行為」,在我眼中反而是正常之舉,因為不理性本來就是常態。
新興市場四個流程確實描述的很好,但這是不安定的來源,是個發散的過程:
不安定一:第二階段中想要杜絕資本外流,採用了負利差來吸引資金,但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不論這些國家利率差多大,一旦怕了,資金還是退如潮水。
不安定二:第三階段想要轉為積極投資,把外匯存底積極管理,如主權基金成立。試問油元、主權基金過去幾年涉入市場後,除了造成資產價格不理性上揚外,讓市場徒增波動,這些積極投資真的能夠成為市場的安定力量? 如果真的要成為安定力量,還是乖乖的去買歐美公債,繼續成為長期利率的隱藏壓抑力量就好,而不是貪婪的去介入高風險的股權投資。 我記得LTCM在股權相關的損失不比債權部分少,這就是不當的冒險所致,一旦開快車,煞車來得及嗎?
不安定三:第四階段想要激發「內部需求」,但試問「暴發戶」的需求穩定嗎?這些國家一旦是快速崛起,幾年內股市、房市大漲數倍,連不具流動性的藝術品都暴漲,這樣產生出來的需求能夠持久嗎? 中國在外匯存底大增後,做了打消國銀呆帳、成立主權基金、擴大市場干預(之前是宏觀調控,現在的鉅資救市),這種是安定力量嗎?還是未來潛在的不安定來源? 雖然不能以偏蓋全,也有些過去成功案例,如新加坡,但是有多少的政治干預是不效率的消耗,在這種成長過程中需要浪費多少資源在磨損(貪污、舞弊…)。
很不恰當的例子:作者舉了中國萬能資產管理公司的崛起,在2005年成立,2006年資產管理達104億,2007年中達307億,2007年10月達816億,這種成長速度正常嗎? 無怪乎最後都會形成「崩潰」,這不是「金融深化」,而是人類明顯的旅鼠行為。
舉個國內的例子,2007年前國內股票基金一直維持在2000多億,2007年5月衝上3400多億,2007年10月衝上5200多億,然後在2008,億到的在成子全求異年又回到了2000多億,出來搶錢的,遲早要被蒸發!
民間部門應該不是較快進入狀況,而是在私利誘因下,使其迫不急待的搶進「新市場、新商品」,這過程不平順是必然的,吸引過多人進入,最後難免陷入所謂的「紅海」。我覺得若沒法解決道德問題,讓代理問題降低,民間企業未來將為是個「大問題」,因為在大到不能倒後,擺爛的結果是我們最不想看到的!
「去仲介化的逆境」根本不嚴重,因為這如果是問題,過去那些從仲介起家的XX兄弟就不會這樣壯大,而且在這波風暴出現前,那些投資銀行槓桿達數十倍,如果去仲介化問題存在,槓桿何來? 實際想想,好的仲介的存在還有助於消彌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可惜我們遇到的都是「貪婪的仲介」居多!
其實我的失望源自於對於「衝撞」創新思考的期待,期望能有個清楚的思維來說明這些「衝撞」的緣由,但是當時作者對於新興市場、原物料看法並沒有洞見,和我一樣犯了一廂情願的錯,沒能意識到這波危機會這麼大。我們可以怪罪「監管失當」、「政治不靠譜」,但這是一直存在的問題,多邊機構的歷史包袱(如IMF)會一直存在,試想過去的各種聯合性組織,有多少能夠發揮作用,到後來只有「力量」可靠,強國自然能夠產些一些影響力。
「保護主義」是未來最需觀察的問題之一,這是經濟是否會大幅惡化的重要決定因素,全球化的興起帶動了新興市場的崛起,如果保護主義升起,那新興市場更要小心了,外匯存底來的快,很難保證不會去的也快,如果少了歐美國家那種不怕死的花錢大爺。
最後把作者的應對之策放上來:多元均衡、感染效應、次優理論,的確要關注「感染效應」,這是資產價格起伏的來源,也是未來將持續出現的必然,其他的均衡、理論就留給學者好了。「黑天鵝效應」的觀念最好去看塔雷伯的書比較有具體感,這是建立我們危機意識的好書,「隨機的致富陷阱」也值得一看,至少對於風險會有更深的體會,比作者「改良後的風險管理」更有用。我認為未來幾年不會是穩定管理風險者的天下,因為市場沒有對於「風險」真正有合理的對價,當只有大賺才是英雄時,穩健的人都是配角,即便穩健才是資產管理最重要的地方,但有多少人能夠追求這種慢慢來的「烏龜精神」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