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目前分類:投資的一些方法與常識 (132)
- Jun 28 Tue 2011 09:15
本益比的正確觀念
- Jun 18 Sat 2011 16:35
可轉債!可賺?可疑?之排行榜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Jun 13 Mon 2011 17:06
投資就像性生活 -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by grd640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Mar 30 Wed 2011 09:45
破除誤解,現在就提筆立遺囑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Nov 08 Mon 2010 21:08
股市的政治分析更是高明的騙術!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Nov 03 Wed 2010 20:52
別相信小型股的神話與鬼話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Oct 19 Tue 2010 01:48
又是一家碰不得的股票-鈔票的重量案例導讀
「鈔票的重量」一書中「選股的靈魂」所列出十三種「碰不得的股票」中,有一項是「獨立董監事辭職、董監持股不足、財務長或發言人或研發主管換人的公司。」
讓我們來看久大(3085)這家公司,我抄錄了久大近一年來的相關人員異動新聞:
- Jun 15 Tue 2010 10:25
基金論6-迷霧金融
- Jun 15 Tue 2010 10:05
基金論5-神奇俱樂部
台灣大多數優秀的企業都是透過不斷的「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潤」與「降低售價來搶獲訂單」,唯獨金融業者例外,基金可能會進行費用改革嗎?政客會停止貪污嗎?股票大師會停止對散戶出貨嗎?影歌星會不鬧八卦嗎?
基金與投資行業不會進行這種改革的,想想看,有多少投資人是因為基金與金融業的門面與排場進而信賴其專業度,很多!業務推銷員只要穿上亞曼尼套裝,以及派出一部賓士車到客戶的家中接送,若再加上一場香檳酒與魚子醬的排場,如果再請個股票大師與當紅名模拍個廣告就再好也不過了…..銷售基金與金融商品可說是無往不利,或許有人會認為我的想法過於憤世嫉俗,會有這樣的想法正代表你年少無知或不懂得行銷的奧妙,販賣金融商品的要訣在於:
基金與投資行業不會進行這種改革的,想想看,有多少投資人是因為基金與金融業的門面與排場進而信賴其專業度,很多!業務推銷員只要穿上亞曼尼套裝,以及派出一部賓士車到客戶的家中接送,若再加上一場香檳酒與魚子醬的排場,如果再請個股票大師與當紅名模拍個廣告就再好也不過了…..銷售基金與金融商品可說是無往不利,或許有人會認為我的想法過於憤世嫉俗,會有這樣的想法正代表你年少無知或不懂得行銷的奧妙,販賣金融商品的要訣在於:
- Jun 15 Tue 2010 09:43
基金論3-死硬長線者
- Jun 15 Tue 2010 09:26
基金論2-歷史共業
巴菲特有句名言:「投資一檔股票長期下來所能賺到的最大利潤,正是這家公司這段期間的總經營純益」。但是,如果透過基金業者投資的話,就必需把投資人所能賺到的企業經營純益分出一大杯羹給基金業者,讓他們享受受益人的錢所帶給他們的一切,如高薪、資金影響力和行銷利益等。
既然如此,基金公司或金融活動的價值到底是在「用不對等資訊剝奪受益人的資產」?還是「尋求降低投資的種種成本」?很顯然地,多數的金融業仲介功能的價值來自於前者。
既然如此,基金公司或金融活動的價值到底是在「用不對等資訊剝奪受益人的資產」?還是「尋求降低投資的種種成本」?很顯然地,多數的金融業仲介功能的價值來自於前者。
- Jun 15 Tue 2010 09:19
基金論1-成本的把戲
先鋒共同基金集團的創辦人,也是伯格財務市場研究中心(Bogle Financial Markets Research Center)的董事長John Bogle說:「我有一個壞消息跟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我們捐失了大筆金錢,好消息是:那不是我們的錢。」
基金之父的言論不單單只是挖苦,他點出了金融業特別是基金與保險業者,動輒管理數以千億的他人資金,在根本毫無監督機制下任意的進行所謂「投資」;反正,那些錢都不是這些業者自己拿出來的,出了事,賠的是客戶的錢,萬一賠到動搖「公司資本」時,還可以請政府出面保證,要不然就恐嚇那些說真話的人,動不動就用擾亂金融去控訴誠實客觀的言論。當然,這或許有些憤世嫉俗,但是,我再引用另一句出自這位全球屬一屬二的金融業教父級業人士John Bogle的話:「我們捐失了大筆金錢,好消息是:那不是我們的錢。」,投資人應該得把這句話放在心裡,尤其是當你面對眼花撩亂的金融業宣傳花招時。
基金之父的言論不單單只是挖苦,他點出了金融業特別是基金與保險業者,動輒管理數以千億的他人資金,在根本毫無監督機制下任意的進行所謂「投資」;反正,那些錢都不是這些業者自己拿出來的,出了事,賠的是客戶的錢,萬一賠到動搖「公司資本」時,還可以請政府出面保證,要不然就恐嚇那些說真話的人,動不動就用擾亂金融去控訴誠實客觀的言論。當然,這或許有些憤世嫉俗,但是,我再引用另一句出自這位全球屬一屬二的金融業教父級業人士John Bogle的話:「我們捐失了大筆金錢,好消息是:那不是我們的錢。」,投資人應該得把這句話放在心裡,尤其是當你面對眼花撩亂的金融業宣傳花招時。
- Feb 04 Wed 2009 09:52
錯把重傷害利空當利多-論可轉債的重設價格
- Dec 31 Wed 2008 10:36
投信說低量後就要大漲之禁斷乖張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Oct 07 Tue 2008 16:31
漲與跌之股市心理陷阱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Oct 06 Mon 2008 23:02
你想像不到的融資盲點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Jun 19 Thu 2008 20:14
別相信沒有歷史根據的論點-現金股息大活水終要勝出篇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