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鼎分拆金雞母的省思-交易文化侵蝕企業經營的逆流
先來說一段往事:
2000年英業達公司將其下最賺錢的手機製造部門重組成英華達公司,2005年底將英華達推向上市之路,股價最高衝到200元以上,原股東三個月的閉鎖期一到,多達16位高階經理人同時申報轉讓賣出所有持股。反觀母公司英業達手上的金雞母分割出去後,業績與股價一蹶不振,從1999年底的每股90元一路狂跌到2005年的13元。
英華達分拆上市後,業績與股價也一如當初「料事如神的經理人」所預測地,每股淨利從2005年的9.53元掉到2010年的1元,股價更是從掛牌後的238元狂跌到20元左右,到了2011年,一件讓投資人感到憤怒的事情發生了,2011年3月英業達與英華達又再度宣布合併,已經從金雞母變成拖油瓶的英華達又併回母公司英業達,英業達併回英華達後,2011~2012年兩年的每股淨利居然比金融海嘯時期(2008~2009年)還要低。
兩家公司的拆解與合併,到底傷害小股東多深?事過境遷的十多年後也很難釐清,然而到了今天,這類金融交易非但沒有停息反而越演越烈,鴻海集團旗下的PCB大廠臻鼎-KY(4958)宣布子公司鵬鼎將在中國股市掛牌上市,臻鼎持有鵬鼎股權80.91%,鵬鼎的絕大部分業務、技術甚至經營都源自臻鼎,更重要的是,鵬鼎是母公司臻鼎其下唯一賺錢的子公司(與部門),一但鵬鼎分拆成為獨立的上市公司後,未來臻鼎的每股淨利會從2016年的4.03元立刻降到虧損,慘狀宛耴當年英業達把金雞母英華達分拆獨立的歷史重演。
這種母公司將金雞母分拆出去的交易,對於原股東絕對是個傷害,然而金錢遊戲的本質宛如會計借貸平衡原理,有人損失自然就有相對的獲利,至於獲利方是誰?讀者用簡單的基本常識就能斷定。
這類購併與分拆交易並非台股獨有,全球企業購併與分拆上市的金額,2015年超過4.2兆美元,2016年雖略微降溫但也超過3.6兆美元,全球寬鬆政策所釋放的資金,多數資金被用來購買或投資「已經存在的股票與債券」,而不是成立新公司新事業,換句話說,為了拯救世界經濟所釋出的資金,到頭來終究還是留在金融市場,而非投資在可以幫助實體經濟成長的事物上,金融市場現在已經成為資金黑洞,各國央行所釋放出來的資金多數被填進金融交易的封閉圈圈內,
金融業面對上市公司的購併、分拆、買庫藏股之維權交易、利用發行低利且可以抵稅的債券來發放股利....這類對企業競爭力毫無助益的財務行為,扮演著推手催生者甚至是職業傭兵的角色,從來不會去思考這類交易是否能夠提升公司競爭力?是否能提升公司長期價值?金融業為什麼熱中於這類交易呢?因為他們可以從購併交易中收取高額費用,合併之後又可以將之重組分拆再賺一筆手續費,當然也可以順便賺點分拆後新公司的股價差價利潤。
多數上市公司已經漸漸「銀行化」,他們早已不願意投入資金與資源在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而紛紛效法金融業的交易文化,透過這種資產負債的重組,經營者與大股東或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掠奪最大最快的獲益,具生產力的資產變成只是等著被交易的商品,這種「銀行化」與「交易文化」的思維卻傷害了企業的長期競爭力與整體經濟的發展。
在FED開始進行縮表收回資金之前,這類藉由金融操作來賺取「最後的歡樂派對」的行為,只會越來越多。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