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本blog所有書籍連結皆含有博客來網路書店的「AP策略聯盟」連結,凡網友透過本部落格連結到博客來網站購書,我將獲得購書金額4%的回饋金。
祖國
作者:羅伯特.哈里斯
想像力往往是一個故事好看與否的重大要素,其中有一派叫作「What If?」,這種類型的故事是「如果….然後會…」,也就是將現實的歷史作出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然後演繹出種種歷史上不曾出現的「幻想歷史」,這類書籍翻譯成正體中文版中最有名的就是「What If?: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What If? 2:史上25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
書中提到假如,希臘人無法在西元前480年擊敗波斯人,抵禦波斯人入侵歐洲,歐洲文明將會出現什麼戲劇性的轉變?
假如,亞歷山大大帝出師未捷身先死,被波斯人敲破腦袋,波斯帝國將會如何影響地中海地區的歷史走向?
假如,窩闊台不是在西元1242年駕崩,蒙古人沒有因而自歐洲撤軍,歐洲文明又會遭到什麼毀滅性的改變?
假如,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被英國人殺死或俘虜,美國能獨立成功嗎?二十世紀還會有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嗎?
假如,蔣介石在對日作戰勝利之後,願意接受國際列強的安排,讓中共統治中國東北,今日的中國將會是怎樣的面貌?
假如,馬丁‧路德被羅馬教廷視為異端,進而被處以火刑,其後風起雲湧的宗教改革還能延續嗎?羅馬教廷的權威還能維持多久?
假如,美國沒有在日本丟下那兩顆原子彈,太平洋戰爭會打得沒完沒了嗎?還是一樣會很快結束?用什麼方法結束?
假如,歐洲人沒有在南美洲發現馬鈴薯這種高熱量作物,進而引進歐洲種植,歐洲人還能有足夠的能量進行他們的帝國主義政策嗎?
就命題與想像力而言,這種類型的書相當有趣,也相當具有不同史觀養成的開闊視野;這類型的書事實上並不是十分好寫,「What If?」系列用比較短篇幅的文體來規避許多史料搜集上的風險,畢竟,歷史上的每一件事件是環環相扣,要將真實的角色放在改變後的歷史舞台上面,篇幅一旦拉大、細節漸漸繁瑣後,這類型的書很容易演繹成漏洞百出的荒謬雜文。
不過,本書作者羅伯特.哈里斯就克服了這類小說的難度與盲點寫下了這本「祖國」,高達四百六十頁的長篇「What If?」類型小說當中,作者巧妙地避開可能會出錯的考證與政治推論,用一種不一樣的路徑去訴說整個故事的主要背景:
「假設納粹德國打贏二戰歐洲戰場稱霸歐陸,與美國隔海進入冷戰。而納粹對一千一百萬猶太人的種族屠殺,也沒有被盟軍發現,更別說公諸於世。」如果當年的世界歷史呈現這樣的結局,這世界將會有什麼不一樣?
作者規避了希特勒、納粹或其他重要的人物團體與事件,畢竟即便是虛構的史觀也是要站在完全正確的歷史出發點上面,一點點史料搜集的瑕疵便會造成整本書在論述上的重大失誤;作者巧妙地將劇情構築在虛構的歷史背景下的一位中階刑警主角馬栩身上,他陰錯陽差地捲入神秘的納粹高級官員謀殺案,最後竟揭露了納粹最畏為人知的機密。
本書若排除掉虛構的歷史舞台,講坦白的恐怕只是一部三流的好萊塢式冷硬派警探推理小說,就辦案的過程與手法,主角們的互動,劇情的精彩度….相當的普通;但是本書好看的地方就是於虛構的歷史竟然被作者寫得栩栩如生,如果這本書拿給一位對歷史完全漠生的讀者閱讀的話,恐怕會相信作者在書中所佈局的一切歷史佈景。
如果當初德國贏了,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沒人會知道猶太人發生什麼事情?因為知道的人都死光了。不像毛澤東殺人挖坑,挖出來就一堆證據,也不像蔣介石與史達林殺人是光天化日之下亂殺,目擊者一堆。以當年德國那種具有高度官僚效率與有計劃性的屠殺猶太人,並懂得用媒體麻痺所有具良知內心的世人的情況下,要不是美國在大戰末期一路地挺進德東波蘭與白俄羅斯一帶的話,集中營的的大屠殺說不定根本不會被世人發現。如果德國贏了,一切罪行都消失在迷霧當中,甚至被美化。
德意志民族一直被公認是富於理性而勤奮的民族。當年為何會選擇了一個暴虐的極權政黨,把整個民族再度拖入殘酷的戰火?這是一個歷史政治與社會學上相當受關心的議題,多年來一直吸引眾多學者深入分析討論。本書作者試圖運用獨特的手法,用假設性的歷史、虛構的謀殺、被隱藏的陰謀等,來鋪陳納粹統治下德國人的真實想法與感情,那是一種混雜了一半強迫的祖國認同、對祖國的狂飆式驕傲,以及另一半為了逃避對極權統治的不滿與怨恨,兩個相衝突的價值觀在德國內心裡的糾葛,於是只能選擇性地用祖國熱情來麻痺良知自我甚至乾脆就自我遺忘。
這本書讓我深思的是,不論德國納粹有沒有戰敗,這世上的獨裁政權依舊是挺立不搖,納粹戰敗後一樣有俄國共產黨東德共產黨等政權,亞洲也是一樣,蔣介石換成毛澤東,日本皇軍換成國民黨,一樣的極權一樣的恐怖,一樣用暴力對待人民,一樣用謊言對人民洗腦;只不過,歷史的改變、極權政體的崩潰往往不是外國的救援,更不是政權的更替,極權政府的崩解往往是一群「洗腦沒被洗好」的人不小心發現秘密,知道了真相,一如本書主角刑警馬栩…..
然而,本書之所以沒有淪為爛書的最大原因是在於「真實」,作者在本書中對於人性的描寫,如親情、友情、愛情等等,最後都不敵所謂「黨國的忠誠」,本書沒有用好萊塢美式的結局來闡揚這些虛構的歷史故事,而是用真正在極權之下人性被扭曲的角度,以最殘酷、最不堪也最真實的情景去鋪陳整個故事。
評:四顆星。
祖國
作者:羅伯特.哈里斯
想像力往往是一個故事好看與否的重大要素,其中有一派叫作「What If?」,這種類型的故事是「如果….然後會…」,也就是將現實的歷史作出一百八十度的改變,然後演繹出種種歷史上不曾出現的「幻想歷史」,這類書籍翻譯成正體中文版中最有名的就是「What If?: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What If? 2:史上25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
書中提到假如,希臘人無法在西元前480年擊敗波斯人,抵禦波斯人入侵歐洲,歐洲文明將會出現什麼戲劇性的轉變?
假如,亞歷山大大帝出師未捷身先死,被波斯人敲破腦袋,波斯帝國將會如何影響地中海地區的歷史走向?
假如,窩闊台不是在西元1242年駕崩,蒙古人沒有因而自歐洲撤軍,歐洲文明又會遭到什麼毀滅性的改變?
假如,華盛頓在獨立戰爭中被英國人殺死或俘虜,美國能獨立成功嗎?二十世紀還會有強大的美利堅合眾國嗎?
假如,蔣介石在對日作戰勝利之後,願意接受國際列強的安排,讓中共統治中國東北,今日的中國將會是怎樣的面貌?
假如,馬丁‧路德被羅馬教廷視為異端,進而被處以火刑,其後風起雲湧的宗教改革還能延續嗎?羅馬教廷的權威還能維持多久?
假如,美國沒有在日本丟下那兩顆原子彈,太平洋戰爭會打得沒完沒了嗎?還是一樣會很快結束?用什麼方法結束?
假如,歐洲人沒有在南美洲發現馬鈴薯這種高熱量作物,進而引進歐洲種植,歐洲人還能有足夠的能量進行他們的帝國主義政策嗎?
就命題與想像力而言,這種類型的書相當有趣,也相當具有不同史觀養成的開闊視野;這類型的書事實上並不是十分好寫,「What If?」系列用比較短篇幅的文體來規避許多史料搜集上的風險,畢竟,歷史上的每一件事件是環環相扣,要將真實的角色放在改變後的歷史舞台上面,篇幅一旦拉大、細節漸漸繁瑣後,這類型的書很容易演繹成漏洞百出的荒謬雜文。
不過,本書作者羅伯特.哈里斯就克服了這類小說的難度與盲點寫下了這本「祖國」,高達四百六十頁的長篇「What If?」類型小說當中,作者巧妙地避開可能會出錯的考證與政治推論,用一種不一樣的路徑去訴說整個故事的主要背景:
「假設納粹德國打贏二戰歐洲戰場稱霸歐陸,與美國隔海進入冷戰。而納粹對一千一百萬猶太人的種族屠殺,也沒有被盟軍發現,更別說公諸於世。」如果當年的世界歷史呈現這樣的結局,這世界將會有什麼不一樣?
作者規避了希特勒、納粹或其他重要的人物團體與事件,畢竟即便是虛構的史觀也是要站在完全正確的歷史出發點上面,一點點史料搜集的瑕疵便會造成整本書在論述上的重大失誤;作者巧妙地將劇情構築在虛構的歷史背景下的一位中階刑警主角馬栩身上,他陰錯陽差地捲入神秘的納粹高級官員謀殺案,最後竟揭露了納粹最畏為人知的機密。
本書若排除掉虛構的歷史舞台,講坦白的恐怕只是一部三流的好萊塢式冷硬派警探推理小說,就辦案的過程與手法,主角們的互動,劇情的精彩度….相當的普通;但是本書好看的地方就是於虛構的歷史竟然被作者寫得栩栩如生,如果這本書拿給一位對歷史完全漠生的讀者閱讀的話,恐怕會相信作者在書中所佈局的一切歷史佈景。
如果當初德國贏了,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沒人會知道猶太人發生什麼事情?因為知道的人都死光了。不像毛澤東殺人挖坑,挖出來就一堆證據,也不像蔣介石與史達林殺人是光天化日之下亂殺,目擊者一堆。以當年德國那種具有高度官僚效率與有計劃性的屠殺猶太人,並懂得用媒體麻痺所有具良知內心的世人的情況下,要不是美國在大戰末期一路地挺進德東波蘭與白俄羅斯一帶的話,集中營的的大屠殺說不定根本不會被世人發現。如果德國贏了,一切罪行都消失在迷霧當中,甚至被美化。
德意志民族一直被公認是富於理性而勤奮的民族。當年為何會選擇了一個暴虐的極權政黨,把整個民族再度拖入殘酷的戰火?這是一個歷史政治與社會學上相當受關心的議題,多年來一直吸引眾多學者深入分析討論。本書作者試圖運用獨特的手法,用假設性的歷史、虛構的謀殺、被隱藏的陰謀等,來鋪陳納粹統治下德國人的真實想法與感情,那是一種混雜了一半強迫的祖國認同、對祖國的狂飆式驕傲,以及另一半為了逃避對極權統治的不滿與怨恨,兩個相衝突的價值觀在德國內心裡的糾葛,於是只能選擇性地用祖國熱情來麻痺良知自我甚至乾脆就自我遺忘。
這本書讓我深思的是,不論德國納粹有沒有戰敗,這世上的獨裁政權依舊是挺立不搖,納粹戰敗後一樣有俄國共產黨東德共產黨等政權,亞洲也是一樣,蔣介石換成毛澤東,日本皇軍換成國民黨,一樣的極權一樣的恐怖,一樣用暴力對待人民,一樣用謊言對人民洗腦;只不過,歷史的改變、極權政體的崩潰往往不是外國的救援,更不是政權的更替,極權政府的崩解往往是一群「洗腦沒被洗好」的人不小心發現秘密,知道了真相,一如本書主角刑警馬栩…..
然而,本書之所以沒有淪為爛書的最大原因是在於「真實」,作者在本書中對於人性的描寫,如親情、友情、愛情等等,最後都不敵所謂「黨國的忠誠」,本書沒有用好萊塢美式的結局來闡揚這些虛構的歷史故事,而是用真正在極權之下人性被扭曲的角度,以最殘酷、最不堪也最真實的情景去鋪陳整個故事。
評:四顆星。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