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些父母有這樣的觀念,「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我會給你最全面/最強大的支援,因此,你得樣樣拿第一!」。有人要求孩子課業拿第一,也有人要求音樂、美術、運動…最終,有的孩子辦到了,但也有許多孩子無法達到父母親的要求。

        先不論那些「完成任務」的孩子有什麼樣的結局。那些無法達到期望的孩子,會有怎樣的結局?幾個可能的結局如下。

        一、父母親失望且生氣,一再的責罵孩子。「你為什麼這麼笨?為什麼都做不好?枉費我花了多少錢給讓你學XXX,你居然還是學不好?」孩子的可能反應是,「我真的很沒用,我對不起爸媽,爸媽因為我表現不好而不愛我了。」最後,孩子開始自暴自棄。

        二、父母親失望且心灰意冷,連責罵都懶得說出口。孩子可能的反應是,「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算了啦,反正爸媽也不介意了,就這樣吧!」最後,孩子不再努力。

        三、父母親失望但不絕望,以鼓勵取代責備/冷淡。「沒關係,我知道你很努力,你這次的表現也比上次更好了。而且這次的考題/評審/裁判太爛,我們下次再來過。」孩子可能的反應是,「爸媽有看到我的努力,的確是考題/評審/裁判的錯,下次我一定要更努力。」最後,孩子更加的努力,表現也越來越好。

        以上三種情境,父母親對於孩子的表現同樣感到失望,但卻有著三種不同的應對與結局。想想看,問題出在哪裡?

        每個孩子都很在意父母親的感受。或者說,孩子對於他們所感知到的「父母親的感受」相當在意。然而,他們的感知,卻不見得是父母親的真實感受。因此,這邊就有「操縱」的空間了。面對孩子無法達到期望,沒有哪個父母會不失望。但透過心境的轉換,以及不同的方式來陳述,孩子感知到的卻是大不相同,最後的結果也可能天差地別。

        繞回開頭的那句話。「孩子,我要你比我強。我會給你最全面/最強大的支援,因此,你得樣樣拿第一!」其實,這句話的一開頭就大問題。為什麼孩子要比你強?!是的,因為你希望他們過的比你好。但好的定義是什麼?誰來定義?是你說了算,還是他們說了算?想過得比你好,真的需要比你強?又如果你辦不到,為什麼要將這樣的目標加諸在孩子的身上?又為什麼非得要拿第一?拿第二名就是失敗嗎?(如果不拿第一就是失敗的話,老李這輩子真是他X的失敗…Orz)

        曾經看過知名漫畫家蔡志忠的故事。在他的年代裡,漫畫家這個職業是不被認同的。或者說,連這樣想都是禁忌。因為普羅大眾並不認同「畫尪仔」(畫漫畫/畫畫)這件事,更遑論當個漫畫家。我不記得他如何突破層層關卡、打死不退,但如果當時他的家人朋友全都反對他,他應該不會有堅持到底的毅力。若是如此,我們不會聽過蔡志忠這個名字,台灣也會少了一位傑出的漫畫家。

        如果你問我,「哪天你有孩子,你會對他有什麼期許」?嗯…我也希望他拿第一,但我希望的是他能拿「品德第一」。我希望他是一個善良、樂於助人的孩子。至於他書讀的好不好,運動強不強,相較於好的品德,倒不是那麼重要了。

        以上,老李鬼扯淡又一篇,掰掰~


老王老李話唬爛:http://blog.pixnet.net/wanglee
順帶一提的是,我們blog裡的廣告收益將全數做為公益捐款。但捐助單位仍未訂定,但可以確定的是,絕對不會是「永齡教育慈善基金會」~XD(好像想太多,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廣告收益~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