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金融體系或經濟體系中,各行各業一定會用到『價值』這一個語詞,天天用天天說,但是價值二字的定義,大家認知有多深入呢?可以區別這兩個字的差別在哪呢?先說觀點,不知大家是否曾經經歷過,消費某很高 『價位』商品之後,內心會脫口說出『值得』。這意味閩南語所說的,『這個』,也就是物超所值或高CP值的意思。生活之中充滿選擇的自由性,也充滿比較性,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並滿足自己內心欲望,每個人有自己認為值得去做的事,如消費、投資、置產等。

   就經濟學上定義,價(price)是由供給需求雙方所決定的一個價位,舉凡股票,商品,原物料,工資,利率,各項指數等等金融商品與勞務,這些項目都有一個價位。而且經歷的時間不同,同一項金融商品(原油)與勞務會有一個不同的價位,有高有低。這確確實實反映供需雙方對於商品與勞務的強弱。需求強過供給,價位上漲;需求弱於供給,價位下跌。這是不易變動的道理。一切經濟體系在觀察價位上的差異,就用此判斷。

   就經濟學對於值(value)的定義,卻是用效用(utility)來說明。它是由人們內心世界對於某項商品或勞務,心中既定認知的轉換函數。很抽象卻也很實際的反應。用最貼切的表達就是『值得』二字。舉個例來說,從古至今每人對於黃金的認知,有很多不同的內心認知,不論在工業,國力,交易,地位上。但大家一定不會否定黃金重要性,而這個重要性就是。如果還不了解,舉一項更具迫切性商品,氧氣,呼吸不到氧氣就會死,你就知道甚麼是,甚麼是了。

值得一提日常所需的兩項商品,水與鹽巴,認為它們的價值性有多高呢?

基本上因人而異,因地而易,因時而易

1.在水資源和鹽巴豐富區,水價與鹽價都很低,因為方便取得,在『物以多為賤』之下,價與值都不高。

2.如果在匱乏地區,如沙漠叢林或極地,水價與鹽價都很高,因為取得不易,在『物以稀為貴』之下,價與值都很高。

  假使有一天某個人拿一張紙跟你換一棟房子,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換呢?有人說,那要看那張紙是甚麼呢?如果那張紙是一千元紙鈔,你絕不可能換。如果那張紙,是值6000萬的債券呢?我想很多人就會換,所以端看那張紙『這個』嗎?!這個例子,天天在金融市場上演,也是活生生的案例! 從這裡看出,經過交易之後,能讓自己的資產創造出,更高的酬率或購買力,大到足夠COVER你內心效用臨界點,你就會產生交易的念頭了!『交易從值價開始,永不停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