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哭泣的樹
作者:娜欣.拉克哈
書籍簡介:
奈特與艾琳,與他們的兩個孩子布麗絲與薛普,原本過著平靜而滿足的生活,卻在某天出現天翻地覆的改變:奈特宣布他接受了奧勒岡小鎮的副警長一職。艾琳雖不願舉家搬離這個他們幾乎生活了一輩子的伊利諾小鎮,卻抵不過奈特的堅持,而悲劇也尾隨而至:十五歲的薛普在家中遭毆打並槍擊致死。面對這難以理解的意外,奈特、艾琳與年幼的布麗絲,各自以他們的方式處理心中巨大的傷痛。
艾琳日復一日等待著凶手伏法,直到她所期待的正義遙遙無期,巨大的失落與疏離壓得她幾乎想了卻餘生之際,她決定寫信給殺子凶手。而這個意外之舉,最後卻成了支撐她活下去、並學會原諒的力量。
直到死刑執行令送達家門的那天,這場近二十年前的悲劇仍無法劃下句點——艾琳決定阻止死刑執行令,勃然大怒的奈特為了阻止妻子,不得不揭開當年悲劇背後所有難以啟齒的祕密。(摘自出版社的廣告文案)
在進一步討論本書之前,容我先提出一絲警告,是的!是警告!這本書涉及一個母親遭受愛子被殺害的慘劇,生為父母者如果不喜歡這類的劇情,閱讀前請三思以免被本書所塑造出來的悲傷衝垮自己健全的心理。其實,在我自己的閱讀過程中,曾多次想要中斷本書的閱讀,畢竟我也有十幾歲的少男兒子,根本不想也不願融入本書的劇情。
「哭泣的樹」是本很憂傷的故事,十分煽情也十分讓人動容,捧到手心翻開第一頁便會有股很哀傷的魔力吸引著我不停地鑽進字裡行間,以死刑做為故事的開頭,時間在事發當時與事發後幾年遊走,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如何在漫長的歲月裡,學會去原諒當初殺害她孩子的兇手,學會重新振作起來,學會如何寬恕別人來讓自己從仇恨的牢獄中離開,但是,寬恕、仇恨與死刑應該都不是這本書讓我產生悸動之處,少年的兒子被殺害、拖了十幾年的死刑程序、喪子的母親走出陰霾與否、寬不寬恕殺人的兇手….種種層面都只是這本書的「配角」戲份。
真正讓我深思的是:「什麼是愛?」當家人都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愛另一個人的時候,「愛」便失落了其真正的意義。父母與子女之間對愛的不同理解,以及夫妻之間對於愛的不同感受,往往才是二度傷害的主要來源;丈夫為了不想再讓傷心欲絕的太太受到更大的傷害,卻隱瞞的獨子死亡的真相,而隱瞞巨大祕密也讓丈夫承受了難以承擔的心理罪惡感。其實,恩愛家人之間的情感有時也是既脆弱又孤獨,沒歷經苦痛是無法發現其中種種無法接受的真相,一如本書的故事。
本書另一個讓我不斷地沉思的是,當自己的後代無法延續生命時,那股嘎然而止的人生傳承,透過筆者的描述,不斷地將其生命枯萎感傳遞在讀者心中,正常人生的老去是透過子女的成長,子女的成長也同時豐盛了大人的生命,正因子女後代的成長才讓我們甘願且歡喜並無悔的老去,我無法想像這個過程如果無法傳遞下去所造成人生的萎縮,所以,當書裡頭這家人以外的人,他們所有慰藉、勸告與安撫的語言都屬於「贅言」,身為父母面臨年少子女遭人殺害,心中早已經不是「仇恨」、「寬恕」或「向前看」之類的不切實際的精神層次了。
傷害沒有必要非得撫平不可,生命中有很多事到最後都可能派上用場,只是當時不會知道;另一方面,當我們碰到巨災,卻往往會那些以為準備好的心裡準備完全派不上用場。
另一個讓身為父親的我去省思的是,父母該要如何去面對成長中的子女,我想到一句話:「小孩自己會長大,父母只是在一旁陪著而已!」每個小孩都會長大,萬一小孩不再長大,內心與人生將是一場永遠不見濕潤滋養的苦情旱災。
這本書過於沉重,身為父母者閱讀本書恐怕會失控,慎之慎之。我一向不喜歡這種喪子的故事,所以這本書當然無法被我評為完美。
評:四顆星。
我的第十三本書也是我的最新旅遊文學著作即將在12月發行,藉時將有買書送好友的終極方案,敬請各位讀友密切關心出版的訊息。
作者:娜欣.拉克哈
書籍簡介:
奈特與艾琳,與他們的兩個孩子布麗絲與薛普,原本過著平靜而滿足的生活,卻在某天出現天翻地覆的改變:奈特宣布他接受了奧勒岡小鎮的副警長一職。艾琳雖不願舉家搬離這個他們幾乎生活了一輩子的伊利諾小鎮,卻抵不過奈特的堅持,而悲劇也尾隨而至:十五歲的薛普在家中遭毆打並槍擊致死。面對這難以理解的意外,奈特、艾琳與年幼的布麗絲,各自以他們的方式處理心中巨大的傷痛。
艾琳日復一日等待著凶手伏法,直到她所期待的正義遙遙無期,巨大的失落與疏離壓得她幾乎想了卻餘生之際,她決定寫信給殺子凶手。而這個意外之舉,最後卻成了支撐她活下去、並學會原諒的力量。
直到死刑執行令送達家門的那天,這場近二十年前的悲劇仍無法劃下句點——艾琳決定阻止死刑執行令,勃然大怒的奈特為了阻止妻子,不得不揭開當年悲劇背後所有難以啟齒的祕密。(摘自出版社的廣告文案)
在進一步討論本書之前,容我先提出一絲警告,是的!是警告!這本書涉及一個母親遭受愛子被殺害的慘劇,生為父母者如果不喜歡這類的劇情,閱讀前請三思以免被本書所塑造出來的悲傷衝垮自己健全的心理。其實,在我自己的閱讀過程中,曾多次想要中斷本書的閱讀,畢竟我也有十幾歲的少男兒子,根本不想也不願融入本書的劇情。
「哭泣的樹」是本很憂傷的故事,十分煽情也十分讓人動容,捧到手心翻開第一頁便會有股很哀傷的魔力吸引著我不停地鑽進字裡行間,以死刑做為故事的開頭,時間在事發當時與事發後幾年遊走,故事內容描述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如何在漫長的歲月裡,學會去原諒當初殺害她孩子的兇手,學會重新振作起來,學會如何寬恕別人來讓自己從仇恨的牢獄中離開,但是,寬恕、仇恨與死刑應該都不是這本書讓我產生悸動之處,少年的兒子被殺害、拖了十幾年的死刑程序、喪子的母親走出陰霾與否、寬不寬恕殺人的兇手….種種層面都只是這本書的「配角」戲份。
真正讓我深思的是:「什麼是愛?」當家人都用自以為是的方式去愛另一個人的時候,「愛」便失落了其真正的意義。父母與子女之間對愛的不同理解,以及夫妻之間對於愛的不同感受,往往才是二度傷害的主要來源;丈夫為了不想再讓傷心欲絕的太太受到更大的傷害,卻隱瞞的獨子死亡的真相,而隱瞞巨大祕密也讓丈夫承受了難以承擔的心理罪惡感。其實,恩愛家人之間的情感有時也是既脆弱又孤獨,沒歷經苦痛是無法發現其中種種無法接受的真相,一如本書的故事。
本書另一個讓我不斷地沉思的是,當自己的後代無法延續生命時,那股嘎然而止的人生傳承,透過筆者的描述,不斷地將其生命枯萎感傳遞在讀者心中,正常人生的老去是透過子女的成長,子女的成長也同時豐盛了大人的生命,正因子女後代的成長才讓我們甘願且歡喜並無悔的老去,我無法想像這個過程如果無法傳遞下去所造成人生的萎縮,所以,當書裡頭這家人以外的人,他們所有慰藉、勸告與安撫的語言都屬於「贅言」,身為父母面臨年少子女遭人殺害,心中早已經不是「仇恨」、「寬恕」或「向前看」之類的不切實際的精神層次了。
傷害沒有必要非得撫平不可,生命中有很多事到最後都可能派上用場,只是當時不會知道;另一方面,當我們碰到巨災,卻往往會那些以為準備好的心裡準備完全派不上用場。
另一個讓身為父親的我去省思的是,父母該要如何去面對成長中的子女,我想到一句話:「小孩自己會長大,父母只是在一旁陪著而已!」每個小孩都會長大,萬一小孩不再長大,內心與人生將是一場永遠不見濕潤滋養的苦情旱災。
這本書過於沉重,身為父母者閱讀本書恐怕會失控,慎之慎之。我一向不喜歡這種喪子的故事,所以這本書當然無法被我評為完美。
評:四顆星。
我的第十三本書也是我的最新旅遊文學著作即將在12月發行,藉時將有買書送好友的終極方案,敬請各位讀友密切關心出版的訊息。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