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美國運動家隊又闖進美聯冠軍賽中,這個球隊過去六年的戰績不遜於洋基隊,除了沒拿過世界冠軍外,在此無意去探討其過去的戰績細節,而是好奇的想要探討該隊球員的總年薪不到洋基的三分之一,竟然幾年來創造出與洋基相近的勝場數,我歸納幾個原因:

        1、 不相信大牌:只要該隊的球員年度成績十分優異且開出新的高價薪資,運動家隊則寧願捨去,如吉昂比;如同在投資領域中,我不相信一堆大師或名氣極為響亮的外資分析師(說穿了不過是替老外接單的高薪營業員罷了),也不要完全相信所謂的熱門十大潛力或者是過去表現亮麗的明星股。

         2、 運動家隊重視打擊者的高上壘率、高保送率、低三振率、更重要的是他重視打擊者是否喜歡亂揮棒,這些評斷選手的數據其主要的精神-低犯錯率,他們不喜歡常犯錯的打擊手;甚至不鼓勵上壘者盲目的盜壘;這跟自己的投資邏輯很像,我經常的提醒自己少犯下一些投資的錯誤,不論是選股上或操作上,讀者不妨從運動家與洋基的差異去思考,前者以有限的資源(球員總年薪)、低犯錯率竟然能與洋基的戰績並駕齊驅。

         3、 去除傳統數據的迷失:棒球場上評斷一個投手的傳統價值在於三振次數與低防禦率,評論一個野手的價值在於打擊率、打點與全壘打等;運動家隊根本拋棄這些數字,他們評斷投手的主要依據在於出局數/投球數,他們希望投手能以較低的投球數製造更大的出局數,因為他們認為一個投手如果能用比較少的投球數去解決打者,就能維持更精簡的投手戰力與體能更為充沛的救援投手群。如同在投資的市場中,還抱著那種eps與k線的傳統評價方法去run投資組合,恐怕已經無法在新的投資思潮中生存下去。 自己無法確定所投入的市場與標的是否屬於明日之星或者是對的選擇,但是起碼要知道什麼股票是碰不得的,投資的路途就如同職業棒球一樣,長期的戰績肇基於哪一隊的失誤與犯錯最少。 

         1、 過去幾年盈餘與營運狀況良好的公司,忽然大幅度更換經營團隊。

         2、 負債比率逐季惡化,負債比率沒有一定的客觀的科學標準,比較重要的是去看一家公司其過去兩三年來每季的負債比率是否逐季的攀高。 

        3、最近才掛牌的公司,從92到94年,我列舉了這段期間內所有新掛牌的公司,221家新掛牌公司中一掛牌不到三季就陷入長期衰退的泥沼就有147家,而這147家裡面能脫胎換骨的才八家;新掛牌的另外74家業績能維持成長或持平的公司中,經過1-2年又沉淪了17家。也就是說高達66.5﹪的新股一掛牌三季內就衰退,另外的33.5﹪當中有一半以上不過就是維持持平的基本面,真的能持續成長的公司,不管是中期(三季)長期(1-2年)只有力成、立琦、宏正、日電貿、陞泰、華寶、伍豐、矽創、茂迪、中砂、閎輝、台表科、佳邦、致新、茂訊、景碩、安國、李洲、長華、群聯、尖點、昇貿等22家,佔全部比重為9.95﹪;爾後1-2年內這些新股退步的又比進步的公司多一倍以上,數字會說話,當我們看到新股亮麗的基本面業績時候,千萬要記得66.5﹪這個殘酷的數字,而能長期維持掛牌時耀眼的成績只有9.95﹪。

        4、虧損的公司:這個完全不用爭論,那些轉機論或線型轉強的論點,一律用最嚴格的標準:「等公司賺錢後再說」。 

        5、市場上一些名聲狼藉的名嘴或名人所推薦的個股。 

        6、現金流量長期呈現淨流出的公司。 

        7、所生產的產品受到內外夾擊且不思轉型的公司,如原來的大客戶開始要進來這個市場,公司內部的董監或員工另外創業等等。 

        8、受到總體經濟變動所害的產業:如原物料飆漲下的零組件,房地產不景氣下的營建資產金融等等。

        9、週轉率過高的公司:如單日週轉率達10%以上者,如06/1/12的鼎天週轉率超過10%,當天的股價為65.5元,不到半年腰斬;力特06/1/24單日週轉率超過10%,股價不到半年也呈現腰斬的狀況,…….例子非常的多,出現這種狀況或許有少數情形會逆勢上漲,但大多數公司差不多就是籌碼散亂長空的開始。 

        10、營收與盈餘開始衰退:我常用的是年增率,如果一家小型股本的公司陷入營收衰退,通常會陷入比較長期的麻煩中,千萬別留戀;而大型股本的公司我比較偏愛用「成長的極限」來觀察營運狀況是否到頂? 

      11.轉投資過多而且陷入虧損的公司

     12.財務報表有些迷團匪夷所思的公司

     13.獨立董監事辭職,董監持股不足,財務長發言人研發主管換人的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