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目前分類:財務的自由講堂 (486)
- May 07 Mon 2012 17:30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3):營業收入的解讀密訣與三種文字陷阱
- May 07 Mon 2012 14:11
三 資產負債表分析(四)流動與速動比率-商學院畢業就可以忘掉的財報課
在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與負債之各種項目,是依照其流動性高低依序排列,流動性高的資產排在資產科目的上方,在學理上將現金與約當現金、短期投資、應收帳款、存貨、預付費用、在建工程、短期借支(關係人往來)等項目加總為流動資產。然而一般製造業與貿易買賣業而言,存貨雖然在流動資產中佔有相當的比重,但是因為存貨的變現性與流動性都相當低,加上利用存貨的變現去清償流動負債的緩不濟急與不切實際,所以用流動資產來衡量流動性是乎有失真之嫌,於是學理上將流動資產扣掉存貨,得出一個更具流動真實性的指標-速動資產。
- May 05 Sat 2012 11:59
三 資產負債表分析(三)存貨周轉率-存貨消長與股價高低之間的微妙關係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29 Sun 2012 16:36
三 資產負債表分析(二)應收帳款-掠奪者之指標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26 Thu 2012 08:55
25 goods vs 25 bads (20) bad 15 失寵的冷宮最愛
- Apr 26 Thu 2012 01:27
三 資產負債表分析(一)現金與短投-現金的三層意義與運用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25 Wed 2012 08:27
用財務數字檢驗新聞利多-晶電的8.5億訂單的分析
今天(2012/4/25)經濟日報有一則關於晶電的利多新聞,報導晶電獲得8.5億大單,文中充斥著利多的暗示字眼如「與歐美大型通路商合作」、「布局再下一城」、「接單暢旺」、「產能都衝上滿載」、「形同漲價」、「每年會以倍數成長」、…..
- Apr 24 Tue 2012 20:26
25 goods vs 25 bads (19) bad 14 2012年1Q的財報解析-股價已經充分反應財報的亮麗性的奧地利姑姑: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24 Tue 2012 07:56
25 goods vs 25 bads (18) bad 13 2012年1Q的財報解析-營收與淨利率雙殺的**電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24 Tue 2012 01:02
別小看營收連續衰退對股價的摧毀力量-論遊戲類股
- Apr 22 Sun 2012 09:50
營業利益率崩跌-人生是黑白的-保七總隊報到宏達電來了
營業利益率是經營績效的表徵,如果發現一家公司的營業利益率出現大幅下滑(單季比率較過去平均水準下滑三成以上),直接可以用「代誌大條」來形容了,營業利益率若下降30%(譬如從10%下滑到7%),就算營業收入增加三成,那也不過維持本業獲利持平罷了。
- Apr 15 Sun 2012 23:11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9):損益表的最後一哩---EPS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13 Fri 2012 23:58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8):稅前(稅後)淨利率之另類分析角度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12 Thu 2012 05:59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7):不務正業的營業外收支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11 Wed 2012 06:03
財務未爆彈的成因之一....無形資產
- Apr 09 Mon 2012 22:30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6):神奇公式營業利益率的運用(下)
營益率的運用與超級比一比
營業利益率的趨勢大不同、股價也就大不同,以下有六家公司分為三組,每組兩家公司的2011年的每股盈餘(EPS)十分接近,但其整年度的股價漲跌表現(含權息)卻南轅北轍。
- Apr 09 Mon 2012 20:40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6):神奇公式營業利益率的運用(上)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07 Sat 2012 02:36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5):毛利、營利與淨利-損益拼圖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
- Apr 06 Fri 2012 10:14
營收的陷阱複習現學現賣-論華東之營收
先不論上市櫃公司的營收到底可不可信,營業收入必須得看「年增率」而不是「月增率」,當然一家公司的營收連續三個月都比上個月成長,乍看之下很讓人感到興奮,但是那也許只是淡季轉旺季,或者是被長假干擾造成工作天的懸殊,所造成的營收成長「表象」。
如2012年1月逢元旦與春節,工作天只有16天,2月逢228長假,工作天只有18天,3月恢復正常加上補上班以致於工作天高達23天,以製造業而言,生產與銷售的情況除了景氣之外,工廠工作天如果相差過於懸殊,當然也會造成營業收入的不正常消長,如果以2012年1到3月來看,營業收入逐月成長只是「工作天期的增加」所造成的正常結果,除非成長率夠大並搭配「年成長率」來判斷才能斷定成長與否。
- Apr 06 Fri 2012 01:50
二 綜合損益表與損益分析(4):營收年增率之運用
- 這篇文章限定好友觀看。
若您是好友,登入後即可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