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我看的書不夠多,看完收盤後的人生後,腦海突然浮起李嘉誠專訪(商業週刊1047期) ,這樣的比較或許會很奇怪,香港首富與台灣宅男有什麼關係呢?我發現在企業方面的看法,兩者注重的相同點很多,包括企業經營風險﹑現金流與行業資訊。

        首先都重風險。總大在報大上的簽書會上就講過,只有財報看起來舒服的企業才買,但是在持有期間萬一從高點跌下來20%一定砍,因為跟上班族虧損後還可以靠薪水不同,總大注重本金,只要本金還在就有機會,可是別說股市新手,總大說過連他的徒弟都會因戀棧而虧損。原因很多,最好多看一些總大的文章少聽一些興奮活水來避免。李先生面對商周記者問,如何創業五十七年來從未遇過一年虧損,回答當他研究每個投資項目時,往往先花90%的時間考慮失敗與各種狀況。理由是凡事並無法一帆風順,當你在風和日麗時駕船出海,萬一碰到十號風球時怎麼辦(香港以風球代表颱風強烈程度,十號風球代表強烈颱風。)成功100%或50%並不重要,但是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帶來極大的損害。尤其在次級房貸風暴席捲全球時,是要駕小帆船出海還是留在港內等待風暴過去?

        再來都重現金。總大說過他的投資都是現在賣掉,五天內一定拿到現金。若是要超過五天才能拿回來的一定不投資,也不使用融資。李先生也說個人資產不少於三分之一是一個禮拜內就能拿到現金的,例如政府債劵股票等。至於公司方面首重現金流,與負債百分比(好熟悉的句子)。任何發展中的業務,一定要讓業績達到正數的現金流。因為「窮人易過,窮生意難過。」你再窮,你不能吃好吃的白米,可以買最便宜的米,還是可以過。人家吃肉,你可以吃菜,最便宜的菜。但是窮生意很難,非常難。

        再來都重視最新的資訊。總大在去年台股十月三十一日達到最高點後,十一月在一週刊上連續四篇「萬點之冬令進補」到「小心次貸就在你身邊」就已經明確的警告沙丁魚們景氣要從高峰反轉了。若是有聽進去的人大部分戰果都能保存。

        在「DRAM的歷史推背圖」更是明示個人持股在15%以下甚至要放空了。長江實業一九七七年在一周內以兩億三千萬元收購香港希爾頓就非常經典,憑的就是沒別人知道(李嘉誠是在酒會上聽到身後的外國人在講),回去後就立刻下令稽核去查,然後出手非常快(整個交易從頭到尾用不到二周)。因為他估計當時全香港的酒店在兩三年內租金會直線上揚,被收購的永高公司還擁有峇里島的凱悅飯店,但光香港的希爾頓就值得買了,收購隔年長實資產立刻增加一倍。

        由李嘉誠專訪中可以得知,一個企業家最重視的就是企業風險﹑現金與產業資訊,這也是總大一直不斷跟大家強調的。

        很感謝總大為了一口氣成立這個部落格,總大的文章真的很棒。從股市多頭論到空頭,再從總體經濟、產業分析到個股選擇、財務掃雷。由巨觀到微觀,從基本面、財務面到產業面。若不是看總大的文章,我仍是一隻呆呆的沙丁魚,隨著大師的言論而起舞。(現在仍是沙丁魚,只是媽媽說的危險地方不要去歐,不然會給大海豚一口吃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