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後QE的影響與思考

 1388745531.jpg  

 

2013 6 FED表示在近 一兩 年內可能緊縮貨幣之消息,造成國際金融市場激烈動盪。

 

前三輪QE的回顧

FED第一輪QE1

2009 3 月至2010 3 月,規模約美金一兆七千五百億,主要透過購買美金一兆兩千五百億之抵押貸款擔保證券(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美金三千億美國國債以及一千七百五十億之機構證券。

 第二輪QE2

2010 8 月底至2012 6 月,規模約美金六千億,主要透過購買財政部發行之長期債券,平均每月釋出美金七百五十億。

 第三輪QE3

2012 9 15 日起實施自今,每月購買美金八百五十億(政策實施之初為每月四百億)之機構抵押貸款擔保證券。與先前兩輪量化寬鬆政策不同之處是,QE3 並沒有明確之期限,只訂出的目標:讓美國房地產復甦,失業率降低至百分之七,通貨膨脹維持在百分之二。

 2013 6 月,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表示(非正式),量化寬鬆政策來到了轉變的時刻,且可能在2014 年中結束。

 這一番話引起了下列國際金融市場強烈的反應:

美國國債十年期利率從2013 5 1.63%短短不道三個月便上揚至2.74%(201381),上揚幅度超過100bp,這在債券市場可說是接近崩盤。

 世界各國股市在當時(20136)也都聞聲重挫,但隨後柏南克力克發現苗頭不對立即作出補充說明,歐美日亞中等國股市經過六月份約略6-10%的下挫後,到了八月初紛紛收復大半以上跌幅,其中美國道瓊還越過五月份的15542的高點,八月2日收盤漲到15658點。

 歐洲股市大部分不是收復跌幅,不然就是已經收復大部分的跌幅。

 但亞洲股市的反彈可就疲弱許多,日本韓國台灣與香港的股市大約收復50-60%的跌幅,但中國股市卻仍舊在六月下挫時所造成的底部區打混。

 從最近三個月全球股市反映看來,美國與歐洲比較能夠適應QE退場的衝擊,亞洲的適應能力可能就差了許多,而中國比較令人擔憂。

 

匯市的影響

近一兩年來歐美日紛紛用所謂的QE(以前的術語稱之公開市場操作)釋放大量資金,造成幣值貶值(美元、日圓、英鎊等)英國央行自三年多來共釋出了英鎊三千七百五十億。美元兌英鎊從2009 9 11 0.5993 最低貶至2010 6 4 0.6918,幅度達15。日本央行自2011 年起也陸續實施了多次大規模資產回購計畫,使得美元兌日圓從2011 8 5 日的78.49 2013 5 24 日的102.35,在這期間日圓大約貶了三成。

 不可諱言的是近一年以來,全球主要國家的經濟表現也是美英日三國最為亮眼,而為了打擊通膨而不得不升值的中國,雖然還有7%的名目成長率,但事實上若扣掉真實的通膨率5-7%,其實質成長率恐怕已經快要趨近於零了。

  

通膨有影響嗎?

理論上,美元是國際儲備與匯兌的主要貨幣,世界主要商品定價均以美元為報價依據,美元的貶值理應造成全球原物料價格的上漲,埋下了全球通貨膨脹的隱憂才對。

 

但弔詭的是,代表原物料價格漲跌的CRB指數,從20114月至今(20138)卻已經走了兩年半的空頭,美日英大量釋出QE並沒有造成原物料的飆漲,反而還逆勢下跌,這已經完全顛覆過去投資經驗。

 資金氾濫、美歐日經濟復甦....竟然沒有引發通膨?這世界運轉的軸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會如此美好?當然我依舊相信一切的總體經濟學理論模型,問題出在美歐日以外的龐大世界,以中國為代表的金磚四國與所謂的新興國家身上,這些地區的經濟現況恐怕不如其官方所展現的亮眼。

 

也就是趁過去15年成長引擎-金磚四國與新興國家的熄火,日本才敢在這種美好的情況下加緊寬鬆政策,一方面用通膨預期解決內需消費不振的問題,一方面用貶值解決外銷,其實日本是在「毫無國際通膨壓力」的絕佳環境下巧妙地在國內自己點了把「可以控制的火」,安倍實在玩得很漂亮,難怪2012-2013年連續兩次贏得大選取得完全執政。

 1256381061.jpg  

 

中國在2013 5 月持有美國公債共美金一兆三千多億,創下歷史之最。然而那時候起,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了100bp以上,也就是說中國滿手套牢的美國公債,中國現階段已經沒有辦法去執行停損賣出,否則中國人民銀行會產生難以估計的資本利損,而為什麼最大美債持有者中國仍繼續增持美國公債呢?

 1中國貿易順差所累積之外匯存底金額過大,而其國內市場無法消化這些剩餘資金時,中國央行只好買進美國公債。

 2、中國過去不太願意讓人民必太快國際化,以免人民幣大量流向海外,只好將多出的美金丟回美國公債市場。

 中國的問題除了滿手套牢的美債之外還有什麼?

 新官上任三把火!席李政權不趁接班的前兩年清理以前的爛帳,更待何時呢?

 於是李克強目前對經濟的指導目標很明確:

第一,中央政府將不再用任何手段刺激經濟;

第二,全國各地必須要去槓桿化;

第三,中國必須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

 如果是玩真的,這三點確實會造成中國「短空長多?」的可能性,短空多短?誰曉得?以日本和台灣這兩個同樣與中國擁有20-25年長期高成長期的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短期恐怕不會太短,應該會超過金融市場短線客所能容忍的底線許多。以這幾個月中國金融市場的利率不正常飆漲來看,美國QE收回的預期加上中國新政權打算讓中國經濟短期著陸的決心看來,中國受QE結束的影響恐怕比美國來得大。

 中國利率飆升的比美國還要快,加上美國有意讓美元貶值,以及中國為了打擊過熱且扭曲的長期不正常經濟結構(資源與產出完全傾向固定設備投資與房地產部門),中國人民幣必須且也無法停止繼續升值的走勢,進一步會更加打擊出口產業,東南亞或其他如東歐國家會因此受惠。

   


133613853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