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雷曼兄弟這個案子,似乎已經被眾人淡忘,然而從2010年春天以來,一些共犯行為慢慢地被揭露出來,可悲的是,古今中外,不論是金融風暴還是企業掏空,其手法都是如出一轍,就是「用各種財務金融方法去掩蓋過度的虧損或負債」 ,美其名「金融創新」,實質上都是用極為複雜的交易與帳務手法去掩蓋,而這些複雜的交易與帳務手法的本質就是「找漏洞」與「隱瞞」。
雷曼兄弟自2001年起利用「附買回交易105」(Repo 105)這項交易手法,美化負債累累的資產負債表,並於2007年底大量使用。2008年第二季,雷曼兄弟面臨Repo 105將500億美元資產移出資產負債表。
什麼是「附買回交易」,若站在賣方金融業的角度,就是把一筆或數筆到期日屬於長期的資產(如長天期債券票券等)出售給投資者,並於賣出交易時一併約定何年何月何日用約定價格向投資人「買回」,我再用一種更簡單的說法來解釋,那就是把資產短期抵押出去的意思,譬如我拿一張公債向你調五天的頭寸,五天後我將本利和一併歸還給你。
不過,近幾年來附買回交易的標的已經不限定在有到期日的固定收益工具,連股票、憑證、債權乃至於房地產市場都衍生出許多附買回交易,更有些金融業把附買回交易、選擇權等包裝在一起成為極度複雜的工具。
從本質來看,「附買回交易」對金融業而言就是一種短期負債,在正常的財務報表中,必需被列為短期負債,所以用最簡化的會計術語來說,附買回交易在資產負債表上會增加負債比率與負債金額,當金融業買進一批債券,又用附買回交易賣出時,資產負債表的兩邊會同時增加。
一般而言,各國政府都有規定「附買回交易」的餘額上限,以台灣為例,金融業以附買回條件方式辦理之交易餘額,合計不得超過其淨值之十二倍;其中以政府債券以外之債券或短期票券為標的之交易餘額,合計不得超過其淨值之六倍。
雷曼兄弟與其簽證會計師運用了一種行之多年的騙術去掩飾,她將附買回交易定義成「賣斷」(或出售),雷曼兄弟提供105%以上的資產去取得100%的現金,也就是把市價105元的資產,用100元賣出,並同時和買方訂定「不公開的契約」約定一年後用105元買回該批資產。實質上百分之百是個「附買回交易」,但是雷曼兄弟卻把它視為出售資產,如此一來,隱瞞了短期負債。而雷曼兄弟將「附買回交易」所取得的現金,部份拿去購買其它資產,部份拿去償還負債,如此一來不僅美化了財務報表,也增加了現金流量。
然而,出售資產和「附買回交易」最大的差別在於,後者是一種在確定的將來必需要償還的債務,一旦交易的標的失去流動性或因跌價而喪失部份價值時,就很難用附買回這種「以債養債」的方式去取得現金。
這種「附買回交易105」就是屬於一種財務欺騙的手段,不過這並非是多麼新奇的工具,這種假出售真附買回的交易在台灣稱之為(call RP),雙方用買斷與賣斷的交易去隱藏附買回的本質,目的不外乎,一可以規避法令的限制,藉以擴張信用,二可以粉飾財務報表,美化負債比率或一些流動性指標。
雷曼兄弟之所以會倒閉的主因就在這些被隱藏的附買回交易,當私下用未公開契約做隱藏性交易的期限紛紛到期時,由於這些交易的抵押品標的的市價不停下滑,導致這些「附買回交易105」的債權人與金主(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等等)要求雷曼增加交易的保證金,並不再與雷曼承作新的交易,雷曼無法用假的附條件交易繼續「以債養債」,終於爆發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海嘯。
雷曼是華爾街上以假的附買回交易瞞天過海的機構之一,但它能在全球找到交易對手,協助其捏造財務部位,以我的金融業經驗,那些對手不可能完全不知情,單單就雷曼所出具的交易報告就可以看出其「隱瞞」的內函。如果那些交易對手如花旗、摩根大通、瑞穗金融、瑞士銀行(UBS)辯稱她們被雷曼欺瞞,那就表示這些金融機構的心中完全沒有神的存在,更沒有羞恥心可言。
這些弊端的手法的最後用意在於「暫時把負債移出資產負債表」,不論是假交易,不論是用交易手段去隱瞞,還是把負債轉移到子公司或孫公司,或是把公司設立在沒有金檢體系的稅務天堂。
會造成金融從業人員出賣靈魂的唯一原因就是「超出一般行情的鉅額獎金」,如果,全球的司法檢察單位願意去「追索不肖金融業高級主管的鉅額獎金」的話,才能有效嚇阻這些金融業的金童的犯行,否則,昧著良心海撈幾千萬,被抓到頂多就是辭職退休,這種好康誰不想幹啊。
至於我們應該如何判定一家公司的財報到底是不是屬實,或是判斷其經理人有沒有說謊,華爾街近來倒是想到了一些招數,華爾街金融業者已經開始招募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現役情報員,來替他們的研究員、投資人員或授信人員開班授課,來助他們判定同行或被投資之公司是否說謊,而此事也獲得CIA證實。有一家位於波士頓,號稱有美國情報部門人脈的投資研究公司「商業情報顧問群」(BIA),雇用了有交叉詰問與訪談底子的中情局員工,來傳授避險基金經理人「戰術行為評估」的技巧。此舉的目的是要讓他們能從言語與行為舉止的線索中,分辨是否有人不誠實。
不過,我們台灣的某位股票大師更神,他宣稱只要和CEO講講話進行「田野調查」就可以斷定那些公司的本質,不過說也奇怪,在大師的這種田野調查之下,好像所有的公司都是可以買進持有,華爾街和大師比起來就遜爆了。
2010年3月最值得買的財經書籍: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
文章好看的話請到博客來投我一票:
我要投黃國華一票
雷曼兄弟自2001年起利用「附買回交易105」(Repo 105)這項交易手法,美化負債累累的資產負債表,並於2007年底大量使用。2008年第二季,雷曼兄弟面臨Repo 105將500億美元資產移出資產負債表。
什麼是「附買回交易」,若站在賣方金融業的角度,就是把一筆或數筆到期日屬於長期的資產(如長天期債券票券等)出售給投資者,並於賣出交易時一併約定何年何月何日用約定價格向投資人「買回」,我再用一種更簡單的說法來解釋,那就是把資產短期抵押出去的意思,譬如我拿一張公債向你調五天的頭寸,五天後我將本利和一併歸還給你。
不過,近幾年來附買回交易的標的已經不限定在有到期日的固定收益工具,連股票、憑證、債權乃至於房地產市場都衍生出許多附買回交易,更有些金融業把附買回交易、選擇權等包裝在一起成為極度複雜的工具。
從本質來看,「附買回交易」對金融業而言就是一種短期負債,在正常的財務報表中,必需被列為短期負債,所以用最簡化的會計術語來說,附買回交易在資產負債表上會增加負債比率與負債金額,當金融業買進一批債券,又用附買回交易賣出時,資產負債表的兩邊會同時增加。
一般而言,各國政府都有規定「附買回交易」的餘額上限,以台灣為例,金融業以附買回條件方式辦理之交易餘額,合計不得超過其淨值之十二倍;其中以政府債券以外之債券或短期票券為標的之交易餘額,合計不得超過其淨值之六倍。
雷曼兄弟與其簽證會計師運用了一種行之多年的騙術去掩飾,她將附買回交易定義成「賣斷」(或出售),雷曼兄弟提供105%以上的資產去取得100%的現金,也就是把市價105元的資產,用100元賣出,並同時和買方訂定「不公開的契約」約定一年後用105元買回該批資產。實質上百分之百是個「附買回交易」,但是雷曼兄弟卻把它視為出售資產,如此一來,隱瞞了短期負債。而雷曼兄弟將「附買回交易」所取得的現金,部份拿去購買其它資產,部份拿去償還負債,如此一來不僅美化了財務報表,也增加了現金流量。
然而,出售資產和「附買回交易」最大的差別在於,後者是一種在確定的將來必需要償還的債務,一旦交易的標的失去流動性或因跌價而喪失部份價值時,就很難用附買回這種「以債養債」的方式去取得現金。
這種「附買回交易105」就是屬於一種財務欺騙的手段,不過這並非是多麼新奇的工具,這種假出售真附買回的交易在台灣稱之為(call RP),雙方用買斷與賣斷的交易去隱藏附買回的本質,目的不外乎,一可以規避法令的限制,藉以擴張信用,二可以粉飾財務報表,美化負債比率或一些流動性指標。
雷曼兄弟之所以會倒閉的主因就在這些被隱藏的附買回交易,當私下用未公開契約做隱藏性交易的期限紛紛到期時,由於這些交易的抵押品標的的市價不停下滑,導致這些「附買回交易105」的債權人與金主(花旗銀行、摩根大通等等)要求雷曼增加交易的保證金,並不再與雷曼承作新的交易,雷曼無法用假的附條件交易繼續「以債養債」,終於爆發出史上最大規模的金融海嘯。
雷曼是華爾街上以假的附買回交易瞞天過海的機構之一,但它能在全球找到交易對手,協助其捏造財務部位,以我的金融業經驗,那些對手不可能完全不知情,單單就雷曼所出具的交易報告就可以看出其「隱瞞」的內函。如果那些交易對手如花旗、摩根大通、瑞穗金融、瑞士銀行(UBS)辯稱她們被雷曼欺瞞,那就表示這些金融機構的心中完全沒有神的存在,更沒有羞恥心可言。
這些弊端的手法的最後用意在於「暫時把負債移出資產負債表」,不論是假交易,不論是用交易手段去隱瞞,還是把負債轉移到子公司或孫公司,或是把公司設立在沒有金檢體系的稅務天堂。
會造成金融從業人員出賣靈魂的唯一原因就是「超出一般行情的鉅額獎金」,如果,全球的司法檢察單位願意去「追索不肖金融業高級主管的鉅額獎金」的話,才能有效嚇阻這些金融業的金童的犯行,否則,昧著良心海撈幾千萬,被抓到頂多就是辭職退休,這種好康誰不想幹啊。
至於我們應該如何判定一家公司的財報到底是不是屬實,或是判斷其經理人有沒有說謊,華爾街近來倒是想到了一些招數,華爾街金融業者已經開始招募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現役情報員,來替他們的研究員、投資人員或授信人員開班授課,來助他們判定同行或被投資之公司是否說謊,而此事也獲得CIA證實。有一家位於波士頓,號稱有美國情報部門人脈的投資研究公司「商業情報顧問群」(BIA),雇用了有交叉詰問與訪談底子的中情局員工,來傳授避險基金經理人「戰術行為評估」的技巧。此舉的目的是要讓他們能從言語與行為舉止的線索中,分辨是否有人不誠實。
不過,我們台灣的某位股票大師更神,他宣稱只要和CEO講講話進行「田野調查」就可以斷定那些公司的本質,不過說也奇怪,在大師的這種田野調查之下,好像所有的公司都是可以買進持有,華爾街和大師比起來就遜爆了。
2010年3月最值得買的財經書籍:
張金鶚的房產七堂課
文章好看的話請到博客來投我一票:
我要投黃國華一票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