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書名:丈量世界

丈量世界

作者:丹尼爾凱曼



本blog所有書籍連結皆含有博客來網路書店的「AP策略聯盟」連結,凡網友透過本部落格連結到博客來網站購書,我將獲得購書金額4%的回饋金。

 


        本書是有關兩個藉由不同途徑去探索生命探索真理的德國天才,高斯與洪堡的故事,這是一本像是傳記的小說,談的是德國對世界很有貢獻的兩個人,描寫德國兩位試圖丈量世界的奇才--數學家高斯和冒險家兼教育 家洪堡德--兩個個性和丈量世界方式截然不同的人的故事。以雙螺旋 式的故事結構,開始以倒敘的方式先點出兩人的相遇,再以一章描寫高 斯,次一章描寫洪堡德…最後又回到兩人相遇,雖然大部分情節屬於杜撰,我們可以從本書得到幾個層面的閱讀體驗。

        先瞭解一下本書對於兩位對普魯士有卓越貢獻的兩位天才的描述:
       高斯(Carl Friedrich Gauß,公元1777─1855年 )是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高斯是近代數學奠基者之一,他被公認為有史以來最多產和影響深 遠的數學家之一,有「數學王子」之稱。

        高斯對老師布特諾說:「看一個問題只要能跳脫成見與習慣,答案自然就會出現。」高斯展露了數學天才後所說的話,可見一個天才與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比較沒有成見也不會被習慣制約而僵化其思考。高斯在童年時經常會陷入悲傷,因為他眼見母親的不斷老邁,他看透了這世界的結構有多脆弱,看清那些瞎編的幻想有多膚淺,天才具有比常人夠清徹透明的觀察力。高斯也曾說過「上帝創造了一個人,造就了一個人,那個人卻必須因此而頻頻請求上帝寬恕。這實在不合邏輯。」於是他只能將自己埋在數學的邏輯世界中,因為數字絕不會讓人脫離現實,只會讓人更接近現實,讓現實變得更清晰透徹。

        思考速度快得跟光速一樣的高斯,曾經對著洪堡的哥哥,學語言學的外交官,當面說:『語言學是給那些數學很蹩腳、沒天份的人學的,反正就是不怎麼聰明的人。這些人只會自欺欺人,專門發明符合自己需要的邏輯。』

        亞歷山大‧封‧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地理學家、生物學家、人類 學家、探險家;出身貴族,哥哥威廉是德國知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學者,與歌德、席勒等名士名流結識;在歐洲的知名度僅次於拿破崙;在世時就被視為活生生的傳奇,世人尊稱他「哥倫布第二」、「科學 上的美洲發現者」。而原來許多以他名字命名的,秘魯外海的洋流,被稱為「洪堡洋流」。

       洪堡小時後曾經溺水於冬天冰封的河流深處,在水底的那片刻他看見了一幅靜止的畫面:顫動的草莖,搖擺其上的葉身竟透明如薄紗,一切猶如幻境。被救起的那一夜他發了高燒,之後洪堡的成績突飛猛進,變得十分專心並養成專注思考的習慣。而且從此曉得自己的志趣,他想要探索生命,理解存在其中的那股奇特韌性,生命藉由這種韌性得以遍佈寰宇無所不在,所以他要破解奧秘找出真相。從此他開始一直旅行,幾乎不吃不睡,連自己都不曉得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他覺得身上有種莫名的東西讓他害怕讓他失去理智。

        洪堡可以繼承家業經營礦場,住在德國式的舒服宮殿裡,生很多小孩,週末去打獵,而他卻經常地身陷洪水、冰原、無情巨浪當中,仰望著陌生的星辰,擺盪於生與死的冒險邊緣,只為了能夠測量出那些沒人測量過的地形,他卻對此甘之如飴;而高斯恰好相反,他一生不曾離開家鄉,他渴望有份穩定的工作,不須要經常長途跋涉、來回奔波,白費時間在他沒興趣的瑣事上。

        不過高斯也有不理性的一面,當他第二度寫信向第一任老婆求婚時,他老婆一改第一度求婚的態度,改變心意答應嫁給高斯,高斯從未追問為什麼她會改變心意,因為高斯喜歡這世界上竟然有他不懂的事情的感覺。

        本書第一個閱讀樂趣在於,作者以深沉又不著痕跡的幽默筆調,巧妙的結合了史實與虛構情節,描寫出兩位天才截然不同的世界觀與思路,刻畫他們的渴望與脆弱,他們生命中的極端對比、其偉大與可笑,以及他們的成功與挫敗;兩人的個性差異很大,高斯的聰明高傲,洪堡的熱情跟悲天憫人,而二人最大的相同處是,是對科學的一種堅持,相對於在一室之間用思考來衡量世界的高斯,洪堡卻是個沒看過,沒測量過,沒有實地走過就無法安心的偏執狂。

        在倆人尚未碰面的神交時期,高斯第一次從報紙讀到洪堡的事跡後發表了這樣的看法:「這個洪堡很不簡單!但也很蠢,他似乎以為真理不在這裡,而在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或者他以為人真的能夠逃避自己。」高斯以為洪堡如此過動地探險有些自我逃避的意圖。然而洪堡在南美洲探險的過程,對著自己的狗說:「圖表不可靠,儀器不可靠,就連天空也不可靠。唯有靠自己小心求證、精益求精,紊亂才不至於危害到自己。」

        從這兩個人的兩段話語就可以看到兩人對學術對真理與人生有著南轅北轍的看法。一個是用無限的思考去激盪腦力,在心中摸索世界的樣子去計算萬物,一個是用身體力行的旅行去丈量真理探索世界,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派,這兩種價值觀與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學上都有相當的價值,然而如過放諸社會科學的世界,恐怕都會變得滯礙難行,在社會科學中的理論派往往流於不務實不切實際,而實踐派卻往往會被現代的資本主義的商業行為所主導而失去主體客觀性。

        洪堡的世界邊緣探險,高斯在家中定位星球的故事,兩者終其一生,到底誰的視野廣呢?揭開山脈、星空的真相,需要的是一隻筆還是一支船隊?這本書提出這些問題,並沒有提出精確的解答;這不禁讓我想到有如投資市場的兩大爭議,一是要一步一腳印的走入投資標的公司裡頭,鉅細靡遺地一一測量其每一方寸之處並揭開其業務之每一個角落;還是要將思考擴大的較宏觀的天地去探索純粹的總體真相呢?前者一如洪堡的探險,一步之錯有可能失足於山巔、溺斃於洪流;而後者卻必須捫心自問是否有高斯的天份與純粹之心。

        洪堡的一席話可以窺知作者的創作靈魂:「在如此遼闊的地方,完全消失在一幅風景畫裡,就像小時候的夢想一樣,夢想鑽進一幅畫裡,進去後,再也不用回家了?」探索真善美卻是所有科學家的終極目標,不是嗎?

       許多人對本書有著與我截然不同的評價,然而我還是建議讀友們能夠從故事性的閱讀中跳脫出來,去品嚐德國作品中罕見的尖酸刻薄式的幽默。本書的寫作方式分別用高斯與洪堡各自的故事與遭遇而佈了雙線敘述,時而高斯時而洪堡,不是一個人故事從頭說到尾,而是二人故事交錯的敘述,最而在故事的開始和最後,兩條線有了交集,兩人最後的相遇,也讓兩人不同的價值觀與人生觀蹦出一些些的爭辯火花,只是整本書走到後面的四分之一,有些比較令人爭議的創作缺點就此浮現。

        兩人兩條線的故事合併後的確會引起讀者更大的期待,畢竟作者在本書的前面四分之三的篇幅中,塑造了這兩個天才科學家有著個自鮮明的個性與特色,而南轅北轍的個性與價值觀的相遇,卻沒有把本書的戲劇性或張力向上提升,反而用一種德國人慣有的深沉,讓新舊時代交接的時不我予和天份體力精力的流逝,把兩個天才的晚年寫得有如兩位頑固的遭老頭,高斯自承他再也寫不出如年輕時期著作《算學研究》的鉅作,甚至於連自己的書都無法流暢的閱讀,洪堡的想法再也無法如年輕時的被人接受,洪堡發現他用盡一生所解的謎所測量的數據,似乎不再有人感到興趣而開始對自己產生相當的疑惑,年老的洪堡讓我讀起來格外地覺得悲傷,心頭不免嘀咕起來,是否將來當自己邁入老朽歲月時,是否會如洪堡般地自我惶恐。

        洪堡說過:「任何東西只要一經測量,就再也不是,或者說再也不可能是原先的樣貌了。」這有沒有包括年少的純真呢?我又該如何丈量自我的生命與存在的世界之間的距離呢?

        本書比較可惜的地方還有沒有深刻地描寫洪堡的冒險夥伴--邦普蘭,雖然有關他的篇幅還算吃重,但是作者卻無法深化他的形象,甚至於連他的畫面都沒有深刻地營造,十分可惜;書的最末章是有關高斯的兒子歐根的後續遭遇,天才高斯一直對於平庸的兒子歐根感到失望,天才老爸與平庸兒子有如兩條無法相會的平行線,就在在一些不入如意的旅程與意外的遭遇下,歐根到了美國,一個更值得丈量的新世界,就在此嘎然而止書中最後,我對高斯所說的:「所有平行線終會相交」,產生一股傳承的蕩漾餘波。

        評:五顆星。

P.S.八月下旬黃國華要看的書(一併會發表書評)
  
   1 
最後家族

   最後家族

  

2.  分身

分身


3.  追風箏的孩子

追風箏的孩子

4 . 葡萄酒投資 寰宇出版(預定九月下旬)


九月上中旬黃國華要看的書(一併會發表書評)

1.
高山殺人行1/2之女

高山殺人行1/2之女


2.  債與償

債與償


3.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


4. 歐洲在發酵

歐洲在發酵


5. 聽風的歌

聽風的歌(30週年紀念版)


6 .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

7. 婦人王氏之死

婦人王氏之死(新版)


8. 冰點

冰點(上下套書)


9.

雪


10 . 流星之拌

流星之絆


11 . 半自白

半自白(改版)


12. 尋找漩渦貓的方法

尋找漩渦貓的方法
本blog所有書籍連結皆含有博客來網路書店的「AP策略聯盟」連結,凡網友透過本部落格連結到博客來網站購書,我將獲得購書金額4%的回饋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onddealer 的頭像
    bonddealer

    總幹事耕讀筆記- 日本 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