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陶磁文化館-全亞洲最推薦一逛的陶瓷展館

 

從唐朝開始,日本便流行中國瓷器,到了明朝,迷戀青花瓷的風氣在日本貴族與商人間狂熱流行起來,然而隨著明朝萬曆年間幾場中日戰爭,一些被日本俘虜的朝鮮士兵,因為精通瓷器的燒製,高級瓷器的燒製技術因此傳到九州的有田地區,這些來自朝鮮的製瓷師於1616年在有田泉山發現適製瓷器的的高嶺土,所以到了1620年有田地區開始大量燒製青花瓷,但圖案花樣卻和中國景德鎮大異其趣,有田燒的圖案與色調更鮮豔活潑,頗有後來居上的架式。

 20220501_161325.JPG 20220501_161657.JPG 20220501_161058.JPG 20220501_161941.JPG  

到了17世紀初期,女真入關後,連年的戰爭與清朝鎖國政策讓景德鎮的生產與出口中斷,十七世紀中葉起,亞洲銷往歐洲的瓷器的最大出口國由日本取代1671年有田燒的產銷達到最高峰不過到了1750年清國徹底解除禁海令有田燒出口開始衰敗轉為內銷。

 20220501_161401.JPG 20220501_161556.JPG 20220501_162027.JPG 20220501_162051.JPG  

有田燒製作後被運往伊万里港裝船出口所以又稱伊万里燒

 20220501_162134.JPG 20220501_162300.JPG 20220501_162324.JPG 20220501_162219.JPG  

日本是歷史上極少數未遭到外來武力征服的國家之一,它的文明一直在和平的狀態中孕育、發生和演進,它對外來的文明,基本上都是主動而有選擇性的汲取,幾乎一直保持了自己的主體性。陶瓷文化的進展也是偶然的傳入-明清內戰轉單-清國海禁解除從來沒有所謂的強迫接受有系統的學習與官方支配(如中國的官窯)瓷器文化在日本完全受資本主義市場法則所支配

 20220501_162606.JPG 20220501_162631.JPG 20220501_162622.JPG 20220501_162643.JPG 20220501_162703.JPG 20220501_163228.JPG  

有田燒最出色的是在17世紀時,由酒井田喜三右衛門成功燒製的赤繪瓷器,又稱柿右衛門華麗鮮艷以及強調生活應用(不限於食器,連醫療傢俱文具都生產)傳到歐洲大受歡迎,德國麥森瓷器的崛起就是從學習柿右衛門開始

 20220501_163105.JPG 20220501_163327.JPG 20220501_163235.JPG 20220501_163315.JPG 20220501_163456.JPG 20220501_163354.JPG  

位於有田的九州陶磁文化館」,設立的宗旨是保存文化遺產和發展陶藝文化,有系統的收藏、保存及展示以有田焼為主、九州各地的陶磁典藏品,但也經常展示來自全世界的陶瓷文物,與舉辦現代的陶瓷比賽。

 20220501_163601.JPG 20220501_163703.JPG  

我周遊多國欣賞過許多陶瓷博物館本座是我個人最感到驚艷也最願意推薦的除了館藏眾多外館方並不像其他博物館傻傻地擺在櫥窗而是結合了聲光動漫與室內設計的巧思,在這裡能深入體驗瓷器與生活之間的互動

 20220501_163823.JPG 20220501_163752.JPG 20220501_163844.JPG 20220501_163854.JPG 20220501_164032.JPG 20220501_164319.JPG 20220501_163910.JPG  

欣賞陶瓷不光只是看老祖宗們的寶貝,來此能看到現代各式各樣的創新設計,讓我吃驚的是入場免費這不禁讓我想起去景德鎮的博物館的惡劣經驗花高價進場看不到幾件有年份的古蹟(因為景德鎮的古蹟都已經拿去海外巡展賺錢)只看到一堆粗製濫造的商品陳列在偌大的賣店

 20220501_164449.JPG 20220501_165027.JPG 20220501_165208.JPG  

本館參訪的遊客很稀少我在2022年日本史上最長黃金周造訪有田有田的陶瓷商店街人滿為患用餐與停車一位難求距離主要商店街的本館步行距離十分的本館,遊客居然只有我們一家人,看起來日本人對旅遊的習慣依然脫離不了吃東西買東西。

 20220501_164803.JPG 20220501_165318.JPG  

交通

長崎站搭JR長崎本線到早岐JR佐世保線到JR有田駅,搭車轉車大約2小時,出站步行12分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