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投資人會把焦點放在「未來展望」,我認為那是作文比賽,沒有一家上市上櫃公司會告訴投資人或外界「我們公司沒有未來」,所以,過去營運狀況和過去的財務報表自然是投資人的重要參考依據。

 

            許多投資人喜歡嘗試「買在虧損、賣在獲利」,當然不可諱言的,這也不能說是絕對錯誤,畢竟股市既然是股市,凡是皆有例外,如華亞科或友達之類的景氣循環股。然而這類景氣循環股除了風險以外,還具備了許多條件,最重要的是「壟斷」,以華亞科所處的DRAM或友達所處的面板產業,全世界生產廠商幾乎用一隻手就可以數得出來,只要景氣一翻揚,需求被激發出來,店大欺客的情形就會出現,反正全世界就只剩下3-4家公司生產DRAM,客戶與消費端不得不接受產品的漲價。

 

              這類投資除了要符合「壟斷性」以外,還得必須審視財務報表中,被多數人所忽略的「股東權益變動表」。

 

          股東權益變動表有幾個重要項目

1、股本

2、資本公積:凡是超過面額10元以上的價格所募集到的現金增資款項,超過10元的部分並非擺在股本而是放在資本公積。

3、盈餘公積:根據法律,公司所賺取的淨利,必須提撥一定比率的金額放在盈餘公積,提撥盈餘公積之後才可以發放股利,當然盈餘公積累積到一定比率之後就可以不再提列(這種比率會隨著法律規定而改變,所以我就不多談論)

4、未分配盈餘:提撥各種公積後,如果公司認為不該將所剩的淨利全數發放給股東,自然可以自行決定將部分淨利保留起來,充當未來公司投資或營運的各種資金來源,這項金額沒有硬性規定。

 

             問題來了,上述所談的乃是正常「處於盈餘」狀況,如果公司年度產生虧損怎麼辦?總不能遇到虧損就得進行減資或重整倒閉吧?

 

               年度發生虧損時,損益表的稅後淨利當然得認列損失,然而會計講究的是平衡,既然產生虧損,就得有對應科目去沖銷,這個時候就發生四種狀況:

 

           一、如果公司股東權益變動表的「未分配盈餘」在去年有所謂正數,那就去扣除未分配盈餘,假設公司去年帳上的「未分配盈餘」有1億,今年很不幸的發生6000萬的虧損,這6000萬的虧損就得去找「未分配盈餘」來要,於是今年公司帳上的「未分配盈餘」就只剩下4000萬。

 

              二、如果公司股東權益變動表的「未分配盈餘」在去年已經是0,或不夠今年度的損失提撥,那只得繼續將虧損加上去,先把「未分配盈餘」減到0,不夠的部份繼續沖銷帳上的「盈餘公積」(如果有的話)

 

            假設公司去年帳上的「未分配盈餘」有2000萬,而去年度的「盈餘公積」累積4000萬,今年很不幸的發生6000萬的虧損。於是今年公司帳上的「未分配盈餘」就得先減到零,剩下的4000萬虧損繼續沖銷「盈餘公積」科目,一扣除後「盈餘公積」就成為0。

 

                  三、如果公司「未分配盈餘」是負數,「盈餘公積」是零,那公司只好繼續累積負數的「未分配盈餘」。假設去年「未分配盈餘」是負1億,去年「盈餘公積」累積為0,今年虧損6000萬,那公司只好繼續將虧損累積,於是今年的「未分配盈餘」是1億6000萬。

 

              四、如果公司虧損達實收資本額二分之一時,公司資產顯不足抵償其所負債務疑義,就麻煩大了,破產、減資、先減資後增資、重整.....反正就是麻煩大了就對。

 

             如果長年虧損的公司發生轉虧為盈的時候,投資人也別高興的太早,別以為就從此可以領取股利,這時候公司的帳務必須作下列的處理

          一、必須先彌補股東權益表上的「未分配盈餘」的負數,簡單的說必須把過去欠的先還清楚。

         二、如果還有剩下的淨利,還得依法提撥10%的法定盈餘公積

 

         三、如果還有剩餘,才可以發放給股東

 

           舉例來說,下表是某家公司的歷年簡易損益表與最新一年的簡易股東權益變動表。

 4174 4174-1  

                   這家公司帳上已經累積虧損18.62億,如果這家公司今年轉虧為盈,她必須至少產生18.62億的稅後淨利彌補帳上的累積虧損

 

             所以該公司的稅後淨利必須大於18.62億,高過18.62億的部份的90%股東才能配發股利。如果以該公司的股本15億來看,每股淨利必須高於12.4元以上。況且就算能賺到12.4元以上的EPS,公司為了長遠的投資營運資金需求,也不太可能全數發放

 

             困不困難就端視每個人的想法和判斷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