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之一的羅勃.席勒(Robert J Shiller),由於他的書發行中文版相當少,至今只有一本《非理性的繁榮》,且早已絕版多時,讀者很難從中文資料中去瞭解這位諾貝爾新出爐的經濟大師的理論全貌,所以我特別將席勒這本《非理性的繁榮》作個簡單的重點書摘,來學習諾貝爾大師對金融與投資的一些論述:

葛林史班的非理性繁榮:金融危機的挽救行動

 

        『歷史不乏一些證據….但室溫故知新,仍然適用當前情勢、互相輝映。我建議讀者緊跟著這條思路。

 

       總按:所以建立金融與經濟史觀是席勒所重視的。

 

       『美股大盤的本益比若超過30倍則會招致大跌的風險。

       總按:席勒舉1929、1966與2000年之美股,果然之後都面臨極大的價格修正,這個論點在2007年也再次得到印證。

 

      『回顧造成股市大多頭行情的潛在突發因素,沒有任何一種在預測股價上可以做到無懈可擊。這些因素本身都可以自圓其說,且很難有科學性的解釋,然而它們都有不容置疑的標記。…..兩個因素彼此相關並不一定代表是前因後果,事實上也不能如此推斷。

 

      總按:所以總體經濟因素在投資決策上頭的判讀是相當困難,最常犯的謬誤是強求兩件事件之間的彼此因果關係。

 

      『根據回饋機制理論,價格開始起漲後,會吸引投資人介入,造成股價進一步上揚,然後吸引更多買盤。因此造成第一波漲勢的因素,影響立本來沒有那麼大,但是在相互激盪下,才造成漲勢擴大,這種回饋機制是造成股市與個股出現大多頭或大空頭市場的因素之一。

 

       總按:回饋機制可能由情緒啟動,和預期心裡與投資人信心都無關係,「以贏來的鈔票繼續賭」正可以說明這種情緒。

 

       『媒體常傳播一些沒有具體證據支持的論點,記者為了配合市場狀況,加上時間壓力下,不得不設法自圓其說,如非常短期的統計數字….報導後面通常會引述少數明星級人物的談話….來強化他們膚淺的想法。』

 

      『許多人認為影響金融市場主要因素是特定新聞事件,尤其是重大新聞,但是研究發現,支持這種論點的證據並不多。

 

       總按:譬如2013年九月台灣政爭,卻沒有造成九月與十月的股價大幅波動。2013年10月美國財政危機,卻沒有引起美股明顯的滑落。但這兩個重大新聞卻佔了大多數的財經新聞版面與時段。

 

      『大多數人對總體經濟的長期預測都沒有太大興趣,依照經濟理論,大家如果出自理性,應該熱中於瞭解經濟前景,不過,經濟議題畢竟太過抽象、太無聊也太學術,相反地,大家比較想要瞭解未來科技的可能發展…..』

 

       總按:這也是許多人對手機通訊網路等產業與技術的發展朗朗上口,卻不去關注總體環境的榮枯,總以為抓到科技發展趨勢就會懂得投資且立於不敗之地。但是大家有沒有想到,近百年來科技發展是從未停滯,但大規模金融市場的動盪下跌卻發生了十數回。

 

     『多頭市場通常會因為一些具體事件而結束,通常和股市的非理性繁榮毫無關係……..墨西哥在1993年先後和美國、加拿大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然後加入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隔年卻爆發墨西哥披索風暴。

 

      總按:股市的投機泡沫金融風暴來襲之前,多半沒有任何徵兆,而且通常是形式一片看好。

 

人類的行為不是無知的結果,而是反應知性的特質,既有的力量也受到限制,投資人一心一意想要做出正確的決定,但是能力有限,在缺乏可以依循的規範下,他們往往是率性而為。」

 

總按:通常大家不會察覺金融危機的來臨,就算知道來臨也不會立刻放下手邊的事情去面對與處理投資,但試想我們如果走經過一棟正在起火的房子或正在爆炸的廠房,我們會不顧一切逃生,但面對金融風暴,往往因為沒有立即的危險而失去逃生意識。

 

我們會以兩個參考標準考慮是否投入股市,一是數量上的標準,其次是精神上的參考標準,也就是購買股票的動機是否強烈,讓他們寧願捨棄其他理財工具而將資金投入股市當中。

 

總按:這很像我提的水庫理論(馬英九也最愛的大水庫理論),如果有其他更吸引資金進駐的市場如房市,股市就不會產生大幅上揚,反之,如果房地產資金大舉外逃,股市或許便成為資金的避風港之一了。

 

 『上市公司會向投資大眾訴說故事,但故事中通常不會討論數字與機率…..人都有賭性,所有文化都擺脫不了這個因素,賭徒贏錢的機率不高,這和他們使用敘事性思考息息相關….』

 

  總按:胖達人的故事當時也是相當動人

 

一般來說,員工會傾向購買自家公司的股票,其實他們不該把雞蛋放在銅一個籃子裡…..因為這些員工投資人希望簡化他們的投資理由,為自己的投資決策找到簡單的理由。

 

投機泡沫之所以能夠普及,主要力量在於口耳相傳。

總按:房地產泡沫不也市如此  未經證實的成交房價透過口耳渲染

 

我們檢視這輩子所犯下的最嚴重錯誤,通常會發現其主因在於我們不重視細節。

總按:台灣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空有熱血卻不重視細節

 

『學者誇大了股利與股價之間的關係!』

 

價值投資法是種連定義都無法解釋清楚的方法,既然無法清楚定義,自然有很大的事後諸葛與自圓其說的空間。』

 

 『效率市場假說是不存在的!

 總按:講這句話的席勒卻和提出效率市場假說的芝加哥大學教授法瑪一同獲得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豈不驗證了「經濟學家的存在是為了否定另一個經濟學家」的這句俏皮話的權威性。

 

金融市場崩盤和貨幣緊縮很難脫鉤,值得一提的是,利率政策雖然影響整體經濟,並非完全針對投機泡沫,投機泡沫的起源是個冗長緩慢的過程,還包括人們逐漸改變的想法,小幅利率調整不會影響這些想法,但大幅度調整利率會對整體經濟產生衝擊,因此間接改變人們想法,而壓抑投機泡沫

 

   以上是席勒在《非理性的繁榮》書中所發表的一些重點摘要,至於立論合理與否,坦白說我也不清楚,自己能做的只是將諾貝爾經濟學獎新出爐得主的舊作品作一點回顧式的摘錄,有些東西還是得自行去慢慢思索,諾貝爾經濟得主當然有其光環,更有其學術的權威性,但或許也只具有權威性罷了。無須把諾貝爾的桂冠視為理性思考的判斷聖杯。

 

評:三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