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也讓經濟危機全球化 

     歷史學家有這麼一個說法:「能夠管理人的人,只能管理可以管理的東西;但能管理錢的人,可以管理所有的一切。」金融業銀行家因此可以藉由掌握金錢,讓資金在全球化的大旗之下,造勢逐利,也就是台灣話所言:「人雙腳,錢四腳。」他們控制貸款、賺取利息、掌握企業、影響政治,更從事風險性賭注賺大錢。萬一風險失控四處蔓延時,再把燙手山芋丟給政府,賴在全民身上。 

    全球化,有人寫了本《世界是平的》來描述這樣的全球製造分工架構,這只是表層的現象如同財經媒體華而不實的面目,卻沒告訴讀者國際資金流動下造成的經濟問題,即使歷經○七年的次級貸款危機與○八年的金融海嘯,多數人賠了身家、向下沉淪,卻仍不明不白,依然只有少數有識之士瞭解其中的問題,並引以為鑑。

    讓我們回顧過去二十年來的重大國際股災,一九九○年日本泡沫經濟、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二○○○年網路投機泡沫、二○○七年次貸風暴、二○○八年金融海嘯,它們形成的原因。

    日本資產泡沫

    一九八五年的廣場協議後,日圓開始升值至一九八八年,也帶動了熱錢瘋狂湧入,與美元的匯價從二四○元左右大幅升值,造成日本國內資產價格大漲,又加上日本政府無視各項資產價格全面性大漲,繼續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一九八○年代末期,東京帝國大樓周邊的土地價格總值相當於整個美國加州。

    當時台灣經濟與日本接軌,在資產價值大漲波浪下,日經指數從六千多點漲到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廿九日 的最高點三八九五○點。台灣也跟著日本升值,新台幣從四○.六兌一美元一路升值至二四.五二元,台幣升值,房市大漲,股市從到六三六點,瘋狂漲到一九九○年初的一二六八二點。即使因日圓大幅升值,造成日商大量投資到海外設廠,形成一九八八至一九九○年日圓曾經小貶,然泡沫已成。

    在土地與股市,甚至所有可投機的物品瘋狂漲升的過程,不論日本還是台灣,所有人皆在空前的景氣繁榮中隨之瘋狂,相信明天會更好,股票只要拉回就是買點、永遠都會漲,土地今天不買明天價更高。政府無視資產市場發生的泡沫,當所有人的觀點趨於一致時,泡沫終於破滅,資產市場崩潰,官方進退失據無對應之良策。

    亞洲金融風暴 

    一九九二至九五年,東亞國家因美國的三○一法案與貿易保護政策焦頭爛額,被迫將本身的匯率升值之際(日圓升值到八○元兌一美元,台幣升值到二六,韓元升到七○○,泰銖升到二二,印尼盾升到二二○○)。中國卻在一九九四底年宣布人民幣貶值四十五%(五.四貶到八.四),一夜之間中國的匯率、工資、土地、原料與各種製造費用通通便宜了四十五%,大量的資金開始湧向中國。 

    一開始亞洲新興國家政府無法預見中國吸金的能量也就罷了,然而對之後兩年資金大量且外流過於輕視,以勞工與製造業「吸引外資設廠購置新機器→加工出口」的招式失靈,終至資金不繼的困境,一九九七年六月由泰銖大貶揭開亞洲金融風暴的序幕,然而在這之前的泰國股市已是腰斬再腰斬。一般人總把本次風暴的焦點放在索羅斯的外匯攻擊上,其實亞洲新興國家若非資金出現缺口,導致經濟面出現問題,外匯炒家豈敢逆勢而為。

    網路科技泡沫

    從一九九五年微軟作業系統視窗九五的上市與之前瀏覽器Mosaic的出現,有圖、有文,開啟www的網路世界,相較於早期的BBSDOS,簡直是親民不已,引爆了一股網路充滿無限可能的世界潮流。只要有部電腦與一台數據機,所有人都可以悠遊網際網路的世界。

    網路打破傳統的傳播方式,不同於報紙、雜誌、廣播、電影、電視,它沒有範圍與載體數量的限制,理論上可以在短時間內接觸到無限制人數的受眾,是一種全新的媒介,在當時也被塑造成已知地球的全新世界,吸引無數有志創業的人上網一搏。 

    由於一開始IPO的網路股例如入口網站yahoo股價漲幅以百倍計算(市值最高時成長四五○倍),這樣的盛況吸引更多的投資人、避險基金忘卻了評估風險急於投入,「.com」成為投資顯學,加上市場資金相對寬鬆如氧氣般持續供應,泡沫焉然形成。當時筆者在採訪的過程,受訪者總是高談夢想、未來,B2BB2CC2C,千奇百怪型態的公司,只要跟網路扯上關係,無一不是眾人目光的焦點,即使絕大多數的網路公司都持續燒錢,只進不出,但是「本益比已過時,本夢比為王」的市場說法卻讓投資人持續徘徊夢裡,不再理性。

    歷史一再重演,當泡沫大到無以為繼時,只有破滅一途,聯準會以利率些微緊縮資金,卻能讓人們過度驚慌。另一方面由於對千禧年Y2K電腦危機過度被渲染,企業過度下單與庫存大增,雙重影響之下,導致美國Dow Jones指數大跌超過三成,Nasdaq指數更是從二○○○年三月五一三二.五二的最高點一路跌至二○○二年的一一○八.四九。

    次貸風暴與金融海嘯

    在網路泡沫之後,美國聯準會二在○○二至○三年以低利率創造資金寬鬆的方式,試圖為景氣注入新鮮的氧氣,資金過度剩餘,讓人們可以用極低的利率購買房地產,也連帶使得不動產市場活絡起來。

    但聯準會從○四年因擔憂通膨之故,開始調升利率,一年後終於見到美國房屋市場需求減緩。此時金融業與房屋業者開始大膽地推出各式的房貸金融創新商品,讓邊際客戶進場買進價格已遠高於其負擔能力的房屋,也造成許多財務實力不強的人大膽進場投機房地產。○六年的房價其實已經進入緩步修正的階段,卻因所謂的金融創新而造成金融業與營建業的荷包滿滿,加上媒體報喜不報憂,創造出美國前所未有的房市泡沫。 

    《資本主義的代價》一書提到「房價上漲讓次級房貸的貸款人可以經由房子賺取資本利得,並藉此奇蹟般的轉型為優質貸款人。不過,一旦房價停止上漲,抵押房貸市場馬上就得面臨一個急迫的問題。最初,只有次級房貸貸款人和他們的放款者會遇上麻煩,不過,房價下跌的動態發展將很快感染整個房屋產業。

    一開始,只有高風險的抵押房貸出現違約不繳款的情況。但房屋查封潮將導致房價下跌的幅度驟然擴大。眾人很快就會瞭解到沒有人是安全的。這時不僅是以次級房貸購買的房子跌價,所有房子全都在跌價。結果,在房價下跌的區域,所有以房屋作為抵押品的抵押貸款的價值都開始下降,即使是優質貸款人的貸款價值也受到牽累。到這時,華爾街企業才發現它們已深陷在評價大有疑問的抵押貸款上。更糟的是,它們還為涉入房屋抵押貸款更深的地區性企業提供信用。

    ○七年八月,第一波恐慌發生,房屋危機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絕大多數的分析師這才開始承認房屋價格注定要大幅下跌」,房價永遠不會跌的夢幻一夕破滅。另一方面,這些高風險的抵押房貸被層層的包裝入各式不同名目的有價證券包裹出售,因此當次貸風暴像雪球愈滾愈大時,才發現「代誌大條了」原來全球許多大型金融機構都持有這些問題證券,也使得不少知名金融業如雷曼兄弟,被滾入了歷史洪流之中。

    問題不只在貪婪 還在資金

    古往今來的各式泡沫,問題不僅在人心的貪婪,而在於資金,若沒有資金的配合,都不足以形成泡沫。隨著全球經貿體系愈加緊密,跨國資金的流動更加迅速有力,因此藉由觀察資金的流向與流量可以讓投資人在市場保持清醒,甚至多幾分戒心。

    知名財經作家王伯達表示,美元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清償貨幣,所以他個人將美元指數當作國際資金流向的主要觀察指標。以九五年起美元指數上漲的趨勢而言,網路股紛紛掛牌上市,吸引了資金回流美元,指數一路漲到二○○○年至○二年於一一五至一二○作頭,資金大量流入,為網路泡沫的狂潮提供大量的活水。

    而金融海嘯後可由美元指數與匯率變化可觀察出資金往新興國家移動,王伯達指出,隨著美國二次量化寬鬆政策即將到期、加上美國自阿富汗與伊拉克撤軍有助於美國改善財政,將吸引資金回流美國,而八○整數關卡可視為美元指數轉強的信號。

    在全球化的年代,資金的移動對台灣絕對有影響,前述四個泡沫對照圖一的台灣股市就是最好的明證。至於如何在泡沫爆破前逃生?王伯達說,當資金過度追逐特定標的就會產生泡沫,此時必須戒慎小心,畢竟沒有人知道泡沫何時會破滅。

    鉅豐財經資訊執行長獵豹郭恭克則表示,總體經濟需考量的變數頗多,每個時期都不盡相同,但美國目前仍為世界經濟的中心,大量美元的走向會決定投資市場的起落,台灣也不能免除在外。他指出除了美元指數以外,美國十年期公債利率也需考量,當聯準會連續調升利率,對全世界的資金將會產生強大的緊縮效果,因此美國的總體經濟指標也要配合追蹤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