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個月以來我推薦的書有:

獵豹財務長投資羅盤:總體經濟與投資策略應用

獵豹財務長投資羅盤:總體經濟與投資策略應用

      大開眼界:葛拉威爾的奇想(What the Dog Saw)

大開眼界:葛拉威爾的奇想



直搗蜂窩的女孩

      直搗蜂窩的女孩


隋亂 1 塞下曲

隋亂 1 塞下曲


不毛地帶

不毛地帶上冊+中冊合購.限量特價版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還想靠關係與鑽營的方法在金融圈分一杯羹,唯一的方法是繼續留在圈內,畢竟被人踢出圈外正意味著「利益斷炊」的絕境,除非真的具備有兩把刷子,懂些財務分析、總體分析和超脫常人的投資天份;萬一被踢出圈外,還想要擁有在圈內所享受的利益分配光環的唯一方法只剩「裝神弄鬼」,裝神弄鬼顧名思義正是偽裝,而偽裝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藏起來,於是,我這位朋友變開始一步步地建築起讓外界摸不著頭緒的城堡,用神秘的面貌來吸引眾人的目光,用眾人穿鑿附會的耳語相傳來建立他的城堡的專業外牆形象;當然裝神弄鬼的最佳也是唯一途境就是運用媒體,可是媒體是個營利單位,媒體人更是個個都是營利掛帥的商人,只不過媒體老闆是大商人,記者名嘴是小商人罷了。

        這位朋友可說是下了一番工夫經營媒體關係,舉凡媒體名嘴忙著看盤玩女人以致於沒時間寫稿,沒關係,通完電話三十分鐘內就可以到電子信箱去收代筆的專欄文章;媒體主管需要一百份的訂量,沒關係,二話不說立刻下訂兩倍的訂購量,反正送報地址直接寫資源回收場,省事又環保;媒體記者想要投資一些新上市承銷中的股票,那更是家常便飯舉手之勞;每當報社雜誌的年輕小小女記者採訪時,自然就會備上一份厚禮,如LV、香奈兒…之等級的「見面禮」;若碰到當紅媒體名嘴想要買車時,往往就是那麼巧合,我的朋友恰好也要換車,於是一部只開了三個月的雙B名車只用原價五折價錢賣給需要買車的媒體明星;在這位朋友奮鬥的過程中,讓我想到從前一位掏空數百億的票券交易員,他連金主客戶家裡的狗都擺平的服服貼貼,不禁讓人感嘆,在金融業混口飯吃難道要如此卑躬屈膝嗎?但是話說回來,不願意委曲求全的我,只為了顧全不值得的死硬尊嚴應該就是我此生未能發大財的最重要原因吧!

       要在非典型金融界出人頭地當然不是請請飯送送禮那麼簡單,還得具備洞悉人性的本事才行,而且還要有下重本的決心,記得那位朋友剛出道時(如同藝人也就是第一次在螢光幕前登臺亮相),透過鏡頭報了一檔「明牌」,第二天起,他很有氣魄的砸下至少數千萬元連續拉出三根漲停板,這只能用石破天驚來形容,一如當年呂明賜在日本職棒的「初登板」就轟出全壘打的氣勢,那位朋友甫出道就成為全國性的投資名嘴,而且拉出三根漲停板的事蹟在散戶圈的耳語中延燒了數個月,從此他就一躍成為散戶心中明牌報的最準的名嘴,雖然十年下來,也不過就是準那麼一次,但是誰在乎呢?

        照理說,一個在投資市場爭戰的老元帥或老兵,他的作戰基地應該得具備後勤支援、幕僚參謀等等功能,換成是我,說不定會把法人研究部門與交易部門那一套運作模式原封不動的搬了過來;但是我那位朋友,他複製一個類似法人的作戰團隊的目的除了裝神弄鬼之外,更大的作用是要撫慰他那顆受過多次傷的心啊!他曾經被資本主破例地拔擢擔任超過他預期的權立核心職位,卻又被資本主無情地從雲端高處重重的打了下來,他曾經受惠於大量耀眼同事而集光環於一身,卻又因為利益衝突而遭到眾叛親離,其實,這些事情在金融業中稀鬆平常,當自己的貪婪影響到老闆的統治或剝奪了部屬戰利品時,腥風血雨的鬥爭與背叛總是不斷地在金融圈中上演著。

        沒有人可以兼顧名與利,特別是金融圈,想要獲得尊敬與榮耀就不要對非份內之財有所妄想,想要滿足自己的貪婪之心的話,一切的一切只能如鴨子滑水般的低調隱密。

        帶著傷痛離開金融圈,他的城堡成為療傷治癒的小小王國,滿足一下昔日指揮投資大型部隊作戰時的榮光(如果有的話),彌補那些他心中的失落感。許多在金融業中爬到高位不懂得急流勇退見好就收的朋友或長官,無法對昔日權仗所給的虛無榮耀釋懷,一個個想要在資本主底下掙扎出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王國,譬如到關係企業的週邊金融去當個不管事的董事或窩在大金控底下幹個沒有半點權力的顧問,天天只想著如何重獲資本主的青睞,再嚐金融業權利與利益的誘人嗎啡,卻不去為自己的人生作出妥適的安排,一生都在權利的迷失和利益的起伏中度日。

       然而,如果仔細計算那些握有金融業權仗的核心份子所能控制與支配的利益,就不難得知,那些拼命要擠進去的以及另外一批拼命要擠回去的人,他們的心態了。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當我還是金融界的操盤主管時,那幾年間,我至少碰過不下三十次所謂公司派或市場人士的炒作邀約,常見的模式是只要我用公司的資金買進該公司的股票,公司派就會透過市場人士的白手套給我一些報酬,每買一張的報酬從一萬到三萬不等,其中最誇張的是,有一家現在已經倒閉下市的公司,當時他的股價才25元,也就是說一張才兩萬五千元,他們竟然開出一萬元的現金回扣,可見這家公司大股東想要套現的決心是如此的堅決,雖然我拒絕了,但是據我所知,有一些法人的確是參與其中。

        有一回,兩家所謂的投顧公司同時找了一家投信,A投顧老師找了幾位基金經理人合作拉抬X股,B投顧找了這家投信的高層想要合作拉抬Y股,遭糕的是各自都已經答應對方,或許是前金後謝以及搭便車策略都已經談妥了吧!但是沒想到,這幾個基金經理人竟然不理會高層的指示與壓力,將投信基金的資金進場大力拉抬X股,而讓這位投信高層與B投顧的合作破局並且損失不訾;當然好戲就此上演,這位投信高層指責旗下這些子弟兵背叛他,這些基金經理人不甘示弱,拿出會議記錄與錄音檔指責這位高層不當施壓,干預經理人權限。雙雙鬧到資本主老闆與報紙上頭,結果出乎大家預料之外,那些經理人竟然贏了,老闆暗示那位高層主管盡早辭職了事。那些經理人之所以會背叛高層的主因是,那位高層已經三番兩次指示旗下子弟兵與市場人士配合炒作與鎖單,但是卻不願意分出部份利益給參與的一干人等,所以那些子弟兵乾脆就自己接起外頭的生意來了。另外為何資本主老闆會選擇站在經理人這邊呢?那是因為這些經理人放出風聲,打算全公司的基金經理人一起跳槽,而幫忙放風聲的就是媒體,這些幫腔的媒體記者在X股上也獲利頗豐,為了回報並且建立未來互利互信的基礎,就配合這幾位基金經理人演出這一齣逼宮大戲。

        我之所以還記得並瞭解這件窩裡反的金融圈秘辛,是因為連我的名字都被那位記者寫進金融圈人事大跳槽的新聞中,當一位記者要替特定人製造跳槽的聲勢時,總是會夾帶一些不相干的人事物來稀釋文章的焦點,我就因此也被捲入跳槽傳聞裡而困惱了好幾個月呢!         金融業運作的模式在於分配,懂得分配的人才能保有那止至高無上的利益權杖。

        過去和現在、外在與內心、貪婪與失落的交纏,時時提醒著,人,不就是由過去與現在拼貼而成的破裂事實。但是,話說回來,除了你, 沒有人能夠主宰你的貪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