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收藏中國

作者:吳樹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09年04月29日


誰在收藏中國

        記得總大曾寫過關於一篇藝術品炒做的文章,當時看了覺得開了眼界,這次看了這本「誰在收藏中國」,更是令我瞠目結舌。

        一張幾輩子人趴在桌上吃過飯的方桌價值數萬人民幣、一只老祖母泡酸菜的瓷罐子價值十幾萬人民幣、一幅掛在屋子裡破爛的舊畫價值幾十萬人民幣……一夜暴富的故事層出不窮,五斤豬肉換來一幅價值一千六百萬人民幣的國寶古畫、五十塊錢淘出一件價值六百萬人民幣的瓷碗、四萬塊錢換得一件價值九百萬人民幣的小酒杯,中國文物價格被炒上了天,鬼迷心竅的文物販子、見錢眼開的市井小民、居心叵測的國際炒家,交織成一部非理性的賭博遊戲,也讓中國這個歷史悠久、遍地黃金(古墓)的地方,又一次登上了的投機市場的屠宰場。

        舉凡事情牽扯到了利益上,那就離不開人性本貪的天生缺陷,於是股票市場有鯊魚與沙丁魚,於是藝術品市場見得到相同的手法。

        收藏家(也可以說是投資客)手中的古文物,可以藉由拍賣場的”假拍”炒高價格;曾有一個元代青花瓷瓶初登場就拍了幾的億的天價,其後所有參加拍賣的元代青花瓷器都像鍍了金的一樣,身價水漲船高,然而初登拍賣場的那只青花瓶,不但下落成謎,買家也是神祕的無人知曉。

        既然古文物有著那麼迷人的價值,殺頭的生意也是有人做,中國那麼大,隨便的深山林子裡到處不是古墓,所以能刨的能挖的一個也不放過,盜墓成了全民運動,鄉下種田的拿了炸藥、鏟子挖墓;海邊撈魚的開著魚船、拖著漁網撈沉船;三、五個人自成一組算是攤商、加上看風水的、懂歷史的成了中小企業;尤有甚著,專人負責末端銷售、出口貿易成了大型企業;更有與國外炒家合作成了跨國集團,還不乏外國人直接組團,假研究、探險考察之名的盜寶行為(這算外商)。

        新出土的文物天天在流失,放在博物館的好東西也有人覬覦,文物研究員、文化研究單位借職務之便,貍貓換太子的事件時有所聞,管他是國寶、活寶,有機會全部中飽私囊,每年九月、十月新、舊官員交接之時,流出來的古文物最多。

        真東西越挖越少、價格越炒越高,於是仿古、造假的行業興盛,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高科技產品的幫助之下,瓷器、青銅器、書畫等文物越做越真,連專家學者都分不出真假,一時之間雌雄莫辨,有人遠渡重洋花重金卻買到假貨,有人訂製贗品飄洋過海成了真古董。

        最後重頭戲上演,隨著投資古文物的風潮,類似鑑定團的”鑑寶”節目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然而媒體除了捧紅了幾位鑑寶大師,他們難道真的教會了社會大眾文物收藏的本質與意義嗎?答案是否定的,所有的大師除了能吹會捧之外,就是與投機者掛勾聯手出貨;有人拿著真品上節目被說成了仿品,最後便宜賣給了某不知名、不介意真偽的收藏家,但不出多久,原收藏者便會看見他原來的收藏登上了某拍賣場,以極高的價格參與拍賣,也有人拿著藏品上節目鑑寶,結果被估出極高的價格,後來被踢爆那不但高於市價數倍,更是某位鑑寶大師自身的收藏。

        這種食物鏈看起來有沒有很眼熟?然而這種等同於自我毀滅的賭博遊戲日以繼夜的上演,但游戲中的角色卻依然前仆後繼,儘管大多數是悲劇收場的典型結局,卻仍有一波波的人潮緊跟上來。

        作者寫道:「凡是搞過收藏的人,誰都難免會打眼買到假貨,可即便人家把話挑明了,告訴他買回來的是贗品,不少人還會找幾本書翻一翻,按照書裡的要點反覆對照,一直找出買對了的理由為止。其實誰不知道,那些古玩造假者全都是照一些專家著作裡的文字和圖片按圖造驥。還有一種買錯不認錯的人不光是為了面子和自我安慰,他們把手裡的錯買的贗品說的比真品還真,目的只有一個,為贗品找到下一家買主,嫁禍於人。」

       原本文物收藏是源自於對文明的熱愛,但是當文物收藏變成一種投資活動,而且是全民運動,那麼人吃人、鬼打鬼的慘烈故事也就層出不窮了。

        而收藏者、偷盜者、投機者,究竟誰才是最後的贏家?誰會成為浪底冤魂?這食物鏈還沒走到頭,鹿死誰手還沒有定數呢!投資市場的詭譎,這裡又是一個鮮活、殘酷的明顯鐵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