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前町九十番地》書評
張超英口述 陳柔縉執筆

宮前町九十番地

        會想寫這本書的書評,只有兩個理由。

         第一. 我喜歡帥哥,呵~呵~。
        這本書的封面,傳主叼著雪茄,頂著High class的西裝頭,眼神挑釁的直視鏡頭。說真的,我很少看到台灣人展現這樣帶著自信的霸氣。

        第二. 總幹事有開出這本書。總大~~~~呃~~~是率性之人的率哥….(逃~~~~~)

        宮前町的名稱由來,乃因為圓山的台灣神社,後升為台灣神宮,就是現在圓山大飯店,當時的中山北路稱作敕使路,因為所有日本來台的官員、貴族,都要到台灣神社參拜之故。

        本書有66小節,記錄張超英家族,及張從小到大的經歷。張超英何許人也,他是張月澄〈父〉、甘寶釵〈母〉之子。根據本書他自己的自序,父親張月澄將自家「宮前町九十番地」;也就是書書名;在日治時期以象徵性一圓,租給中華民國當其在台灣的領館。有問題嗎?是的,當時台灣是日本人,中華民國在台灣設有駐台領事。宮前町九十番地就是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台灣水泥對面,佔地一千多坪。僅以一圓出租的理由十分浪漫,就是能看到「祖國」的國旗在自家屋頂飄洋。直到228時期張月澄也和其他多數台灣知識分子一樣被中國特務所逮捕,所幸在死刑前獲救,浪漫不切實際的祖國情懷才徹底粉碎,好像「葉公好龍」一般。不過,台灣的葉公,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呀,等到真正的「龍」現身,嚇到魂飛魄散,卻已太遲。母親甘寶釵是彰化名紳甘得中之女,1920年就剪個耳上的時髦短髮。總之,張家是台灣舊世家的片影之一。

        本書前15小節,描述他的生長環境、父祖的經歷與受教育情況。其中,讓人最感心痛的是這一段:「二二八的影響確如一般所說,台灣的菁英階層頓時噤若寒蟬,心態上混合了恐懼、絕望和不屑….拿父親來說,祖父只有他一個兒子,日治時代為了抗日,坐了兩年的牢獄。國民政府來,卻差一點喪命,他的夢、他的希望,完全破滅….當他發現同時代的菁英朋友消失無蹤時,他也對生命的熱誠摯意消退殆盡,他的餘生從此在孤獨的書房渡過,不再與外界接觸,也不與家人多說一句話,過著自我封閉的日子。」(頁98)老包在2009.6.24「台灣新聞週刊」(已經暫停出刊,但仍持續在網頁上po文章) 以「多桑的哀愁」形容他們這個世代是孤獨的世代。我也深有同感,他們內心有一片如「挪威的森林」般,是戰後國民黨化教育下的我們,觸摸不到的地方。他們的人格、教養、生活方式,我們不曾好好去理解過。

        以上已經是逸出書評,屬於筆者我自己的感想啦。16節以後主要是張超英供職新聞局,在美日的經歷。一九五零年代到一九八零年代,台灣內外發生許多事情,在號稱「高級外省人」最多的新聞局,張超英有哪些經歷,當然十分精彩,不過容我賣個關子,請諸位自己去找書來看。

        有頭有尾的書評,既然介紹前面幾節,那就再來介紹最後幾節,62-66節談到《台灣的主張》從找執筆者到李登輝口述完成的經過。李登輝也是「多桑的哀愁」那個孤獨世代;可能因為我很擔心我們這一代也將成為以後子孫所稱的孤獨世代(以後子孫可能會說,那最後一代用正體中文的那批人) 所以特別有感受吧;總之,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我認識某位中文非常好的日本人,他說,如果你想學好日文,找李登輝的日文書,不論是《武士道解題》或者是《台灣的主張》,他的書日文翻譯非常精準。

        附帶一提,本書的作者陳柔縉,最早曾是尚未墮落前之《新新聞》主跑政治記者。我曾任職其中的朋友如此形容她:總是在新聞要截稿前,才會看到她踱踱踱的踩著高跟鞋跑進來,交出一篇篇又快又精準的文章。之後她又出版《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廣受好評。

       以上拉拉雜雜的書評,不過,上面提到的書,都是水準之作,各位有空之餘,可以敗來享受文字之旅。

        By liling2002

        


        各位網友即日起,只要在部落格總幹事或是網友來稿的書評當中透過『可以連結的書本封面』或是『購買XXXX字樣』,連結至博客來購書;將可以回饋購書金額的4%,給總幹事作為他圖書館運作的小額基金。也歡迎路過鄉民,透過總幹事書評語推薦購書,給總幹事一些支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