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是邏輯,還是鬼扯?
作者:伯納.派頓

是邏輯,還是鬼扯?

         先節錄大師的文章,當成本書的導讀「範本」,以下若稱到這篇文章一律稱之為「範本文章」

         新興市場旺 工業電源供應器崛起 2010年08月23日蘋果日報
        『義大利夢幻居家用品牌ALESSI(1921年成立),是由喬凡尼˙艾烈希(Givoanni Alessi)將累積3代鑄造技術重新改造,它在二次大戰時期主要以生產金屬製品為主,戰後,生產規模及技術更大及更先進,更利用此利基點,擴充營運,廣邀ALESSI家族以外的設計師為其設計作品,讓產品融入不同風味。
        1970年代之後,塑膠射出成型技術,大量取代金屬沖壓製程,ALESSI快速調整產品,從金屬製品調整為夢想居家產品,積極與設計師合作推出實用、體貼產品,並同時融入了美感及創意,讓ALESSI成為品味與藝術代名詞。
        ALESSI從純鑄造、機械製造轉變成為夢幻家用品設計製造商,這80年的轉變過程中,可以發現都是利用本身所奠定的基礎做演進。因此,我觀察一家公司的新業務內容,一定會深入了解新業務是否為本業所延伸,唯如此,一家公司業務拓展厚度才漸紮實,我們投資也才能心安。
美國道瓊指數2010年(至8/19)跌幅1.5%,英股跌3.7%,歐美股市因經濟復甦不確定性高,呈現橫盤狀況。
        然在同期間美國掛牌的POWER-ONE及Vicor漲幅分別為780%及108%,英國掛牌的XP-POWER漲幅163%,其中POWER-ONE第2季獲利季增率達500%,Vicor第2季獲利季增率達150%,XP POWER 2010年上半年獲利年成長69%,股價在8月都創下今年新高。
         觀察上述3家公司產業狀況,可發現主要以通訊、高階工業設備、交通運輸、航太、醫療等非消費應用的工業電源供應器為主,由於上述產業屬高精密度、高單價產品,對於電源穩定度要求相當高,且都屬小量多樣化產品,因此工業電源供應器擁有高單價及高毛利優勢。
        再加上目前IC(Integrated Circuit,積體電路)等零組件,製程技術愈來愈先進,運算速度也愈快,所需驅動電壓愈來愈低,為應付日增的多功能性產品所需的高電流,工業電源供應器因而發展出中間總線架構(Intermediate Bus Architecture,IBA),提供負載更穩定的電壓、電流及高效率,更重要的是讓價格走向便宜,這對工業電源供應器市場需求拉升,會很大。
        而中國等新興國家崛起,所拉出的高基礎建設需求,對高階工業設備、交通運輸、航太、醫療的需求更一路攀升,其中在全球建置3G、無線寬頻等通訊市場的成長將使工業電源供應器應用更加擴大,其中幸康(3332)及博大(8109)早已切入中國高鐵及新興國家市場等,新應用端將愈來愈廣,未來發展性將值得追蹤。』

        本書第六章「團體迷思」提到:「當順從團體的焦慮邸觸現實原則,遠離真理走向錯誤,並純粹以團體的想法作為判斷基礎時,就出現稱為團體迷思的現象。」之所以為造成團體迷思在於「太早接受錯誤結果、不喜歡指出彼此思想過程的瑕疵並寧可將決定權交給強勢者。」

        報紙上的大師專欄是「單向給予」,並沒有閱讀者與撰寫者之間的雙向溝通,媒體更沒有一個或多個正式的「制衡者」,也就是說長期沒有人或團體可以告訴閱讀大眾「哪些報導是謬誤的!」或「哪些言論是毫無根據的!」以致於產生團體迷思。

       然而這些媒體與大師為何可以繼續操作這種團體迷思?讀者該如何破解呢?本書提出許多方法,如作者提到「以證據支持結論,推論就會讓人信服,推論與結論的關係越緊密,支持結論的證據越多,結論就越可能是正確的。」然而大家為何還是會服從這種團體迷思呢?因為:
       「多數人屈服既定事實,因為他們不想破壞結果。」

        許多人都曉得一些推銷股票的專欄文章的結論與推論過於偏頗,也知道其撰寫的動機並不單純只是為了理念的推廣和經驗的分享,更多人都聽聞一些媒體人或名嘴的「聲名狼藉」,但為何多數人不願意或不知道如何挺身出聲,對周邊的人作出警示呢?我覺得其更大的原因在於不懂財經專業也不懂邏輯推論,畢竟想要反駁一位「大師」,所需要的勇氣和智慧是相當巨大的。因為一個大師代表著多方人馬的既定利益。

       本書的第七章「詐騙」提到詐騙的六原則:勸誘、誘因、誘餌、調包、壓力、遲滯。其中勸誘絕大多數訴諸個人魅力,而個人魅力在現在,則往往利用媒體塑造之,第二項「誘因」,以「範本文章」來看,前面兩段提到的「義大利夢幻居家用品牌ALESSI」就是「誘因」,早期金光黨在菜市場詐騙,一定拿出金光閃閃的金條讓受害者「眼睛為之一亮」,而寫股票推銷文章時候也一樣,一定得拿出「金光閃閃的金條」讓讀者掉進設定好的思考迴路。

        第三項叫作「誘餌」,絕大多數騙局會運用第三者,也就是誘餌,一如「範本文章」之第五段中的POWER-ONE、Vicor與XP-POWER三家公司,把這三家公司的股票大漲拿來鼓動讀者貪婪的心。

        第四項叫作「調包」,詐騙行為終究必須用假貨來取代真貨,用形而上的「義大利夢幻居家用品牌ALESSI」吸引人們注意,再用無關的POWER-ONE、Vicor與XP-POWER三家股價大漲公司來形塑貪婪氣氛,接著才在最後一句話用遮遮掩掩的方法把真正的目的與底牌掀開:「其中幸康(3332)及博大(8109)早已切入…..」,故意用輕描淡寫的模樣造成讀者有一種「不小心偷窺到大師秘密」的快感,來造成讀者一種「壓力」,詐騙第五原則正是「壓力」。

        以「範本文章」來看,最後三段的目的正是要造成「壓力」,如文中有…高精密度、高單價….. 高毛利優勢….崛起…. 拉出…. 速度也愈快…高效率…. 應用更加擴大…. 愈來愈廣…這些字眼都是屬於「積極鼓動式」的主動詞,一如戰場上的戰鼓以及市井金光黨的三寸不濫之舌之語辭。

        運用邏輯可以視破一些騙術,譬如一位大師想要隱藏無知的證據的最好方法是「套套邏輯迴避問題」,比方說我講:「嗎啡之所以讓人想睡,是因為嗎啡具有催眠性質。」感覺上這句話已經具有完整性,但是卻沒有說出真正問題的解答,它不過只是重複原來的說詞;譬如我說:「玻璃只所以會被我打破,是因為玻璃易碎。」循環證明是一種套套邏輯,完全無法證明什麼;如「股價之所以會乃是因為買方積極買進」,這類話語是不是很耳熟。

        在「範本文章」第三段當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觀察一家公司的新業務內容,一定會深入了解新業務是否為本業所延伸,唯如此,一家公司業務拓展厚度才漸紮實,我們投資也才能心安…..」為何會心安?因為其業務紮實!為何業務會紮實?因為有拓展厚度!為何有厚度?因為新業務是本業延伸!為何本業會延伸?因為為了厚度!為何想要有厚度?因為為了業務紮實!為何要追求業務紮實?因為為了投資心安!….這段話乍看之下好像有推論與結論,但是其實只是運用了「套套邏輯」。

        此外,「轉移焦點」也是常見的詭計,為的是要人偏離主題。以「範本文章」而言,其目的是要推銷幸康(3332)及博大(8109)兩檔明牌,卻用倒敘的方式並佐以不斷轉移焦點的論述去模糊化,以逃避嚴謹的「證據-相關性-推論-結論」的敘述,因為,「範本文章」的作者知道他無法使用正常的論文表述,因為其文章當中,不斷地轉移焦點下,每個焦點之間的相關證據相當薄弱。

        三段論的謬誤:
        1、 蛇吃蛋
        2、 我也吃蛋
        3、 因此,我是蛇

       「範本文章」也發生了這樣謬誤:
       1、 POWER-ONE、Vicor與XP-POWER等生產工業電源供應器的公司其股價大漲
       2、 幸康與博大也生產工業電源供應器
       3、 所以,想當然爾,幸康與博大的股價也會大漲

        我在本書學到的第二個論點:「證據的適當性」:如某件事情A需要另一件事情B才能發生,則B是必要的。然而,在「範本文章」中,它將明顯不相關或根本找不出證據證明相關的事件,應兜成一連串的必要事件,如POWER-ONE、Vicor與XP-POWER三家公司的上漲歸因於「小量多樣化產品,擁有高單價及高毛利優勢的工業電源供應器。」,一家公司的股價上漲的原因千奇百怪,或許是因為這幾家公司有超級大廠的大量訂單在背後支撐,或許是因為購併或特定大戶買進,就算其上漲的原因是「生產高毛利優勢的工業電源供應器」,這也無法推論出其它工業電源供應器公司就一定會上漲,如高階與低階的貨品差異,如供應鍊的排他性,如毛利率的差別……

        用這種「缺乏證據相關性的推論」來演繹結論,事實上是無效、非理性的,一如本書作者在第十章「愛麗絲的邏輯」P305頁所言:「非理性會影響我們的知覺能力,使我們遠離真理走向錯誤」,媒體上的專家大師圖的不過就是如此而已。

      此外;我再節錄一則媒體股票推銷大師的文章:

       「2010年08月02日蘋果日報
         OpenTable本益比160倍,較網路零售龍頭Amazon高出3倍;網路新商業模式逐漸茁壯,市場也給予最高的歡呼聲,這就是美國股市異於全球其他股市最重要的勝基,源源不絕的新生力量為美國及美股不斷注入新火苗,這些新英雄崛起,市場以極高本益比給出肯定,這就是歡呼聲,這樣的氣氛是會蔓延的,而多頭市場就是這樣慢慢的,在一般投資者都仍陷入景氣低迷徘徊時,紮紮實實的往上在拉升了!
        當下美國景氣確實低迷,但新英雄在各角落的崛起,已將美股帶往多頭方向走了,看美股想台股,萬點以下的台股,投資者都該陽光以對。」


       這段文章犯了幾個邏輯謬誤:
       第一是「模糊定義」,本書將「模糊定義」放在第二章,用字眼的模糊也可導引邏輯誤用,作者提到:「簡單的字眼也會有豐富的意義,特別是那些閃爍其詞的….留意那些用來修飾陳述的簡單字眼,它們可以顯露隱藏的核心意義。」,以上一篇我所節錄的股票推銷文章中,該文章將「OpenTable股價的大漲」與「台股會漲上萬點」畫上等號,放大且虛構將兩個獨立事件的相關性;且用了一些簡單無須用腦的辭藻如「歡呼聲」、「新火苗」、「崛起」與「陽光」,這位聰明的股票推銷專家巧妙地故意模糊了兩個毫不相關的獨立事件,並用暗示性的修辭去填補與推論兩者之間的正相關,譬如黃國華是壞人,黃國華不必然等於壞人,但是只要在這個命題之間用一些聯接性夠強的字眼做敘述,就可以做出「黃國華是壞人」的強烈暗示。

        如黃國華出身在貧民窟,高中時曾經被記三次大過退學,曾經上過法庭當過證人,老婆身體經常有瘀青痕跡,開車飆車….用一些略為負面的模糊字眼自然就可以做出黃國華是壞人的暗示了。當然,如此薄弱的證據相信的人自然不多,但是若與人的貪婪有關的論述,即便再荒謬怪誕,相信者就會比較多,因為相信者會給予自己「有利益可期」的心理回饋。
導讀本書用股票推銷專家的媒體專欄當成教材,無意對該股票推銷者有何不敬,若有冒犯,那我也沒有辦法,純粹學術探討並無「拆台」之意。

       當然本書還要許多更深入思索的內容,限於篇幅就無法一一條列,不過,本書的閱讀難度有點偏高,若時間不夠的讀者可以擇要閱讀,但是無論如何,本書的高難度的確提高了閱讀的門檻並降低的閱讀樂趣。換言之,本書是一本對邏輯學相當有幫助的書但也是一本相當枯燥的書。


        評:四顆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