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莫拉的雙生
作者:泰絲格里森

莫拉的雙生


         到目前為止,我所讀過的三大醫界小說分別是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的「姊姊的守護者」和泰絲格里森的「貝納德的墮落」,相信短期間應該沒有第四本書能夠取代這三大經典。

        然而,寫出經典作品的作家,卻會背負著讀者的巨大期望,期望其新的同類型作品能夠超越舊經典(或至少也要能夠相媲美),但很遺憾的是,這些期待卻常常會落空,畢竟一部經典的誕生有其必然更有其偶然,且一個作者的鋪陳能力、說故事的企圖和創新天份,大多數是有其限制,所以同作家的相同類型的作品,或經典故事的續集作品,往往會有新不如舊之感慨。

        以這三大醫界小說為例,最資深的山崎豐子聰明地選擇不寫第二本醫界小說,她在1969年出版「白色巨塔」後,將創作舞臺從醫界搬到金融界(華麗一族)、西伯利亞集中營(不毛地帶)、國家認同(兩個祖國)、航空界(不沉的太陽),她再也沒有從醫界取材,聰明的山崎豐子沒有繼續炒老埂;然而在2004年寫下「姊姊的守護者」經典之作的茱迪.皮考特,陸斷寫了「第十層地獄」(2006年出版)、「事發的19分鐘」(2007年出版)、「換心」(2008年出版)等書,然而卻被評為了無新意的老梗劇情;而泰絲格里森的醫界新小說「莫拉的雙生」雖然較上一本「貝納德的墮落」少了點震撼性,但是泰絲格里森卻勇於改變寫作型態,讓新舊作品之間的落差沒有像茱迪.皮考特的作品那麼大。泰絲格里森的新作品「莫拉的雙生」有很大的變化,沒有流於如茱迪.皮考特的作品中的「犯罪→法庭→結案」的千篇一律模式,

         劇情簡介:《莫拉的雙生》描寫女主角莫拉是位法醫,出差後回國到了家門口,卻發現家門口聚集了一堆警察與鄰居,原來是家門附近停放的車子中陳屍了一個女性,最可怕的是這位女性竟然跟莫拉長得一模一樣,原來四十歲的她有一位從未謀面也毫無知悉的雙胞胎妹妹,莫拉心驚之下展開調查,意外發現數條有關自己身世的線索,莫拉循著已故之雙胞胎妹妹的腳步去追尋自己的根源。

這本《莫拉的雙生》與「貝納德的墮落」最大的不同在於

         一、 推理風格:

        本書的結局終於有點推理的風格,不到最後真的無法窺得真相,有點跌破眼鏡的轉折發生;本書焦點在於販嬰,雖然和「貝納德的墮落」的器官販賣一樣有讓人髮指的人性淪喪,但是本書略為偏重在推理的過程,對不公不義的控訴就明顯比「貝納德的墮落」不足。


        二、 控訴的質與量:

       「貝納德的墮落」的文字力道相當強硬,讓讀者融入那股對為富不仁者的唾棄,也激起讀者對書中主角-那位無助的被迫害女住院醫師的強大共鳴,然而在《莫拉的雙生》書中只用了不是很多的篇幅去批評精神病被罪犯濫用以為脫罪的情節,且批判的力道也不是很強,或許正因如此,本書很有可能會被一些讀者認為比起上一本「貝納德的墮落」,相較之下精彩度就遜色許多,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本書依然用強烈公義與是非去作鋪陳沉重的控訴的話,恐怕也會流於濫情老梗的窘局。


        三、 驚慫的戲劇效果:

        上一本「貝納德的墮落」的重心放在揭弊,本書《莫拉的雙生》的焦點放在推理,既然是推理,難免就要有一些驚悚的情節,因為既然本書描寫的是殺婦取嬰的連續殺人狂魔,作者就順著劇情的轉變而嘗試著去改變一下文風,在這本書當中加了許多會讓人毛骨悚然的背景鋪排,所以和上一本「貝納德的墮落」相比較,本書比較接近傳統推理小說,會讓讀者投入情緒的不是對人性的喜怒哀樂,而是投入那種隨著案情撲朔迷離的焦慮,以及投入對案情變化的驚聲尖叫。

評:四顆星。

波赫士全集(四冊)


卡內提三書(目光的遊戲+耳中的火炬+得救的舌頭)


天使遊戲


小說的五十堂課

文學講稿


奈波爾的作家論


阿特拉斯聳聳肩(三冊不分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