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者     橫山秀夫

        背景導讀:在一九八五年發生於日本群馬縣造成五百二十人死亡的史上最大墜機案,橫山秀夫也是身歷其境採訪的一員記者,當時他正處二十八歲的年輕記者年紀,持續一個半月踏入現場的橫山感受到些什麼,在十八年後的二零零三年,踏入中年的四十六歲橫山秀夫,將其化為一個扣人心弦的動人故事,也就是《登山者》。

      故事簡介:
      「一場死傷慘重的空難,讓資深記者悠木臨危授命擔任報導專案負責人,無法與同僚安西結伴登山。怎料,本應獨自登山的安西,卻莫名地昏倒在燈紅酒綠的街頭,從此失去意識。在探究安西病倒原因之際,悠木發現報社內正醞釀著一股規模龐大的派系爭權戰。
        一方是如火如荼、分秒必爭的空難報導大戰,一方是爾虞我詐、私利真理混淆難辨的媒體人鬥爭,加上降到冰點的親子關係、晦暗童年的羈絆……與災難對峙的這七天,悠木在度日如年、備受煎熬的一分一秒中認清了真實的自我,脫離了原本的人生道路……複雜的人際糾葛、難解的親子心結,在媒體的報導天秤上,生命是否有貴賤之分?新聞的本質究竟為何?
        文化流氓的惡鬥廝殺,掀起的腥風血雨有時更甚地痞!這是一部摻雜苦澀與甘醇人性、探討生命本質、高潮迭起的的人性劇場。
        一場空難奪去了五百多人的性命,亦成為地方上史上最大的事件,北關的記者們投入在這個案件裡面無法自拔,是新聞大自由,還是再一次在罹難者家屬的傷口上灑鹽?是派系的鬥爭阻擋了新聞的專業,或是對利益的追求矇蔽了雙眼?記者需要的究竟是看透真相,或是編織謊言呢?」引用自出版社獨步文化之官方網站。

       「上山是為了下山」,真的能如此豁達嗎?人命有分輕重貴賤嗎?媒體新聞界是不是另一座更巨大難以撼動的共生利益腐敗巨塔呢?橫山秀夫在這本「登山者」一書中拋出了這三個命題,很清楚地,讀者在流暢的文筆與高低起伏的劇情張力下,讀完以後心中的那一把天秤將會更加平穩。

        一條登山繩連繫了十七年;小說描述記者悠木帶著故友之子重登與故友當年約定欲攀登之屏風岩,在那拉繩勾索倒懸於半空的攻頂過程中,攸木且回憶起當年在報社任職時負責「史上最大空難」之過程,另一位記者出身的作家山崎豐子也為了這場群馬縣御巢鷹山空難,寫了一套巨著「不沉的太陽」。這讓我不禁想起,空難的次數與規模遠大於日本的台灣,為何沒有良心者願意寫出這些共同傷痛呢?是台灣人缺乏內省精神?還是台灣社會不具有社會共同療傷的概念?還是台灣人的苦痛多到不想再寫這些黑暗深沉的內容呢?我有一個最深的認知,一個民族願意用文學藝術戲劇音樂等等創作,去碰觸傷痕並嚐試自省的話,才是進步的民族與國家。

        作者描述了記者與媒體在空難巨大事件陰影下的百態,在重大事件下,所有個人被要求內去除個人鮮明的外在而被迫融合成組織份子,漸漸地喪失自我,所以在上位者如報老闆、資本主甚至於政府當局,往往會利用巨大事件去要求底層的上班族與國民做出許多讓步,納粹德國不正是獨裁者利用德國戰敗、景氣衰退與柏林奧運等事件逐步地縮減國民自由嗎?這種運用各類合理化的原因由上而下的集體壓縮,所以,人漸漸地成為層層控制下的簡單螺絲釘。

        作者藉由悠木,陳述了巨塔下螺絲釘的掙扎,《登山者》很像是媒體(記者)版的白色巨塔,悠木為了信念去衝撞與協調各方,文中透露著多少人情冷暖,也掀開了媒體惡質的利益關係、派系糾葛下的複雜的人際關係,攸關生命的權力惡鬥,悠木不願在腐敗的報社當成沒有靈魂的工具而被使喚,造成報社利益與良知之間的兩難。另一條故事軸線是「登山者」,登山之路險峻如同記者之下筆報導,不論是有形的險峻山路或是無形的良心責任,都是複雜無比,踩上了這塊岩石,卻又要擔心下一個峭壁,到達了山頂還要思考如何下山的智慧,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十多年前的登山約定,因為空難的發生而讓主角不得不與老友毀約而投入採訪工作,十多年後老友過逝,來不及的遺憾在現登山的過程中獲得化解,悠木與故友未竟之約,以及悠木將年少的故人之子當成自己的兒子所延生之愧疚感,都在攀登屏風岩的過程中獲得救贖,尤其是攻頂最後一刻…..,登山的過程又是典型的「失落-找尋-救贖」,失落了哪些?找到了哪些?彌補與救贖了哪些?讀者自己去慢慢體會吧!或許每個讀者藉由閱讀而產生的「失落-找尋-救贖」都不盡相同。

        不過,這本書的唯一敗筆是,橫山秀夫想要給讀者太多東西,或許這場空難的採訪對於橫山秀夫是場人生的最大衝擊,我曾聽過一些幾天幾夜不眠不休的實地大園空難採訪記者談起,採訪一場數百人死亡的空難後,人生觀都會完全改變,可以了解橫山秀夫的內心衝擊,這大概是「input」太巨大以致於「output」地有點失序;橫山秀夫創作這本書的年紀才46歲,與七十多歲的山崎豐子同樣面對一個巨災下所創作出來作品相較,橫山秀夫則是企圖將災難、新聞界、登山、身世解謎、父子兩代鴻溝、友情…等等豐富元素一股腦地宣洩出來,但比起山崎豐子渾然天成的境界,還是遜色一些。


     我喜歡悠木母親所哼的搖籃曲:

「小事情 記得害怕
    大事情 怕也沒用
    小事情 記得害怕
    大事情 總會解決
    小事情 記得害怕
    趁事小 記得害怕。」

      用這首歌當作書評的結尾吧。

      評:五顆星

         後記:我在2006年看過這本「登山者」,三年多後重讀,讓我驚喜的是本次的重讀讓我獲得比較多的東西,以往,重讀後大多會給個較差一點的評價,那大概是看過的好書越來越多,導致於我的閱讀越來越挑剔,然而這本「登山者」卻能夠讓我把她的評價從四顆星升到五顆星,或許是這本書對媒體有強烈的控訴所致吧!媒體新聞人更是要看這本號稱新聞界的白色巨塔的「登山者」。

     

五月份要看的書:


模仿犯

爺爺的微笑

慈悲情人


六月上旬書單

刺蝟的優雅

蜂鳥的女兒

奪命旅人


獸之道

姊姊的守護者

5/30買書清單

Golden Slumbers-宅配男與披頭四搖籃曲(伊坂幸太郎)

雛菊的人生(吉本芭娜娜)

張學良口述歷史

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

糧食戰爭

在建築中發現夢想:安藤忠雄談建築

貝納德的墮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