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罪行

罪行


        作者:費迪南.馮.席拉赫

        我個人寫書評,絕大部份是寫在網路(如部落格或書評網站),少部份才會幫書商寫所謂的推薦,其中大部份的因素是與作者有私交或淵源(如郭恭克、王伯達),不然就是作者是我崇拜的偶像如山崎豐子,除此之外,我很少替人寫推薦言,因為寫推薦序或掛名推薦的作業時間相當急促,往往沒有時間可以好好閱讀,所以自然就比較不願意替書商掛名推薦,本來並沒有打算替這本「罪行」掛名推薦,但經不起先覺出版社的行銷人員的請託,出版社的行銷人員一再告訴我:「這是一本好書,推不推薦無所謂,但請你務必一定不要錯過….」,於是就基於估且信之的念頭看了一下電子檔書稿,沒想到,一看下去就停不了,兩個多小時後完後,我寫下了這樣的短評寄給書商:

      「法律在人性的夾縫中其實顯得微不足道。作者不用法匠的角度去講故事,而是讓故事自己去講故事,每篇故事有如一道道酸甜苦辣的菜餚。作者在起鍋前用了一丁點法律去調味,竟然就把人性烹調得如此入味。」

        或許大家會以為寫個推薦就會得到什麼稿費,其實完全沒有任何酬勞,當下會書寫些感言純粹就只為順從當時的讀後心情。

        這是一本由十一則令人讀來欲罷不能的故事,全都取自於作者的辯護律師執業生涯,並且以冷靜而和緩的筆調寫成,字裡行間有股德意志日爾曼特有的冷靜不濫情的適中溫度;作者費迪南.馮.席拉赫是一位執業十多年的辯護律師,比較有趣的是他的祖父是當年納粹的戰犯,而作者辯護的客戶上自前東德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前聯邦情報局特務諾貝特.尤瑞次科、工業鉅子下到中下階層人士及尋常百姓,可說是看透法界與人生百態。寫起故事來不說教、不大聲疾呼也不會悲天憫人故作煽情。

       這十一個故事與其說是司法故事,倒不如說是人性百態,只是角度與出發點選擇了冰冷、矛盾且毫不完美的法律去闡述,我相信第一個故事「費納醫師」就足以讓讀者陷入人性、法律、尊嚴與靈魂的多重掙扎了;為了不曝雷,我不去探討十一篇短篇故事的內容與情節,而是想要去探索作者到底拋出了哪些東西讓讀者去咀嚼,即便明知道不會找出任何解答,人性與司法、善與惡、罪與罰的最終解答應該在神明身上,凡人是無法尋覓完美答案的。

        法院的審判的到底是從「被告」的角度?還是從「被害人」的角度?如果犯罪者的動機是「毫無選擇」的呢?司法的角度往往與輿論大眾的角度會相左吧!

        司法必須要「冷酷」亦或是帶點「同理心」呢?司法與政治或商業截然不同,政治或商業必須要帶有同理心,但司法呢?作者似乎透過故事隱隱約約地說出了他的想法。

        人的「罪」是法律承擔得了的嗎?法律或司法可以清楚地瞭解與審判人的罪行嗎?我們從法院得到的是「正義」嗎?亦或只是一紙「判決書」罷了;人的罪行不論是惡意亦或是「欠缺期待可能性」亦或是「沒有選擇餘地下的罪行」,不論動機是什麼?司法能夠替社會做哪些事情?以一件犯罪事件來看,法官與司法不過是犯罪過程的最後一道手續,家庭、社會、教育、經濟….等等環節的不公義或失衡才是犯罪的起源吧。

      「罪行」萬一符合「人性」,是司法制度的崩潰?還是這是無法避免的「集體之罪」呢?作者在本書所提出許多他所辯護的罪行,多數是圍繞在這個矛盾上,也正是如此,所以本書的某些故事總帶有些許的悲傷,但作者似乎無意去作太多的辯解,我想這或許就是作者也充分瞭解到「司法只能給判決而無法提供正義」的意涵吧(我個人猜想)。

        罪行不一定有絕對錯誤,司法無法判斷,頂多只能給個判決。作者讓故事自己講故事,司法只是一道故事當中必要的表面手續罷了,如同我寫的推薦語:「每篇故事有如一道道酸甜苦辣的菜餚。作者在起鍋前用了一丁點法律去調味,竟然就把人性烹調得如此入味。」


        評:五顆星

        後記:評五顆星的比重似乎又高了一些,反正就只是忠於自己閱讀當下的好惡,目前正在閱讀的還有小川洋子的「抱著貓與大象一起游泳」、桃樂絲庫姆森的「冰淇淋女孩」、Milly的「九州,大人的理想休日」,大部份都是小說,我大多數都是在閱讀小說,可說是不上進到了極點,也許有人會認為我應該多讀一些財經的書這樣才能增進寫作功力,但我就是不喜歡讀財經書,沒有辦法。

       我看了一下未來半年的行事曆,除了未來兩周忙著辦公室搬家與八月中旬去德國觀光之外,完全沒有任何行程、待辦事項、工作計畫….很棒很棒!就這樣下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onddeal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